创新驱动 点燃发展新引擎2018年以来,全社会研发投入8000万元;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户,高新技术产值达47亿元
创新驱动是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近年来,营山县立足县域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多举措开展创新创业系列活动,构建起助推营山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良好环境,2018年经济总量突破200亿元、向210亿元迈进。如今,千年营山城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加大科技投入 培育创新型企业
一台类似集成灶的巨型铁皮箱正在慢慢吞噬生活和餐厨垃圾。不一会儿,铁皮箱上方的烟囱里飘出薄烟,无色无味。最后,所有垃圾经过铁皮箱的“大肚皮”处理以后变成粉末从排放管排来……近日,在四川精丰机械有限公司组焊车间内,来自达州、遂宁等地的客商参观了该公司最新研发的的生活、餐厨垃圾一体热解处理设备的操作程序后,不约而同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并当场表达了合作意向。
“这台设备是公司历时4年、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研发出来的。”四川精丰机械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设备通过高温热解气化处理技术,使垃圾处理后无毒无害,达到国家环保排放标准。它的投产将解决传统的深埋和焚烧处理生活垃圾带来的污染问题。“生活、餐厨垃圾一体热解处理设备于今年8月研发试验成功,其排放标准已经过权威机构检测认证。目前,公司正着手对该设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科技创新、铸就品牌”是精丰机械一直秉承的企业精神。该公司平均每年投入技改资金3000万元,拥有国家专利5件。其生产的盾构机、硬岩隧道掘进机、浓缩带式压滤机等产品广泛应用于隧道建设、轻工、船舶等行业,产品畅销意大利、德国、美国、俄罗斯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同样,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生命线的还有营山本土老牌机械汽配企业———四川奥龙集团。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通过技改扩能,改进生产工艺及设备,研发并生产了推力轴承座、盖等110个新产品,主要用于风电、石油钻井、舰船制造。因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公司受到多家大型机械制造企业的青睐,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10月14日,在四川奥龙集团旗下的四川顺宇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从熔炼到加工再到打模,工人们忙个不停。“这条空壳双振铸造生产线,专门生产轧机轴承座。其生产过程中采用的耐火材料,是我们公司研发的一种新材料,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与原有工艺对比,这种材料更加安全可靠,应用效果稳定。”四川奥龙集团董事长魏书林告诉笔者,这条生产线是公司与重庆中冶建工集团合作开发的一条全新生产线,于今年6月投产。
近年来,营山把推进技改作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重要手段,让“技改—产品—市场—效益”环环相扣,实现企业发展质效双升。在技改中,该县千方百计给企业提供科技支持,2018年共争取省市科技资金达400余万元。此外,县财政每年预算1000万元工商业发展资金,用于支持企业转型升级;预算1000万元应急转贷资金鼓励企业改造升级,淘汰落后的机械加工工艺和设备。
2018年以来,营山全社会研发投入(R&D)达到8000万元,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5户,高新技术产值达到47亿元。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1户,今年还将新增认定入库科技中小型企业30家。申请国家专利240件,其中发明专利50件。
产学研合作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10月17日,秋日阳光暖暖地洒向大地。笔者来到位于清水乡红岩村的南充市营渔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水产养殖基地。与传统的水产养殖不一样,该基地采用新型池塘循环水集约化养殖技术,基地分为外塘、生化池、集约化养殖池。“这一大片湿地是外塘,湿地中间的方形水池是生化池,4个圆形水池是集约化养殖池。”该公司技术骨干兰松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据他介绍,集约化养殖池安装有“水产养殖推水增氧设备”“流水养殖槽污物收集排放装备”等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精细化养殖管理,对鱼类粪便、残饵等废弃物进行过滤分离后,由定时排放系统进入外塘,通过湿地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实现有害物质降解,然后循环进入生化池进行进一步净化,最后再进入集约化养殖池,实现养殖水体和外塘水体的半开放式循环,让整个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打造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的健康养殖模式。
“整个养殖模式都是可以用手机智能控制的。”兰松边说边打开手机演示,“养殖池里的设备都是我提前调试好,链接到了手机APP。我在手机上按一下键,增氧机会自动开始或停止工作。如果基地出现停电等特殊情况,手机也会自动报警并启动发电机。”
在前不久举行的第三届“嘉英荟·南充双创大赛”营山选拔赛上,《新型池塘循环水集约化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参加了“创新项目”的比赛,得到了评委高度评价,称其为非常成功的一次现代科技农业生产模式的尝试。
其实,这并不是营渔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的第一次创新。该公司一直致力于实施科技兴渔战略,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成立了专家团队,包括2名研究员、2名副研究员、2名高级工程师以及1名水产工程师等。公司在清水乡顶子村建立了专门的专家大院和水产养殖研究基地,供专家们开展科研活动。目前,公司累计申报专利15项,获得专利授权6项。2017年,营渔水产与省农科院水研所等单位共同研发的“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省科技厅成果鉴定。
“近年来,营山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为助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营山县教科体局副局长罗恒明告诉笔者,该县围绕打造机械汽配、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四大产业集群,深入企业征集科技需求,组织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聘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与该县重点企业开展合作。推动绿辰生态与川农大、营渔水产与省农科院、永华食品与川大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强产业技术攻关,提升产品创新水平。大力完善技术成果向企业转移转化的扶持机制,支持企业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应用,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鼓励企业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共同开展研究开发、成果应用与推广、实现技术革新与改造升级。2018年,该县完成技术合同登记10项,合同登记金额达到1003万元。
搭建平台建设“双创”示范基地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营山重点提升“双创”服务平台,促使一批批创业企业崭露头角,一批批青年才俊脱颖而出。
入驻营山国际工业港“创业小镇”的四川玺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电感线圈的设计、生产、制造的小微企业。10月14日下午,笔者在该公司的厂房看到,生产线上的工人并不多,源源不断的产品从自动生产设备上涌出。“我们2017年入驻园区,2018年初就正式投产了,几乎是‘拎包入住’。”该公司负责人李枭告诉笔者,这一切都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和园区提供的良好生产环境和服务。
为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促进企业集群集约发展,营山在国际工业港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园,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占地26亩,已建成3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该园以引进电子信息等科技型生产企业为主,着力打造小微企业培育和孵化基地,实现“小企业、大发展”。
创新创业不仅在城市、在企业,乡村振兴同样需要更多知识青年的支援。近年来,营山县一大批大学生放弃城市高薪,回到农村创业,成为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36岁的赵春艳毕业于四川大学会计学专业,在成都积淀了一定财富后,于2015年回到东升镇黄岭村种植油橄榄2000亩,和她一起回到农村的,还有她的大学生团队。通过4年发展,赵春艳和她的团队在营山注册了四川益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油橄榄种植、深加工、产品研发、产品销售于一体。如今产品涉及橄榄油、橄榄醋、橄榄茶、橄榄酒、化妆品等,申请了6项专利,已成功取得有机种植基地认证。目前该公司已在东升镇、骆市镇建立了油橄榄种植基地3600余亩,成为南充市规模最大的油橄榄种植企业。
为了给创新创业创造者们提供足够的发展平台,2018年,营山县委、县政府还出台了《营山县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并进一步完善针对返乡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创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根据不同情况减免有关税费,放宽投资创业领域、项目审批管理、投资创业注册等限制,对符合条件的给予相应的房租、水电等补贴,帮助解决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短缺问题,全面推行订单、定向、定岗式技能培训,激发了劳动者创新创业热情。
同时,打造电商服务平台。引进北京信安盟在全县建成130余个“兴农易站”电商服务点,通过平台解决贫困村农产品上行销售问题,以销带产推动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同时引导乡镇广大青年利用电商平台进行创业。
新闻推荐
(杨汉国唐利李永辉)10月11日,笔者从营山县总工会获悉,由中国职工文化体育协会主办的“中国梦·劳动美”第六届全国职工书画展...
营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营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