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宫廷扇 川东北一绝

四川农村日报 2019-08-30 06:56 大字

何启荣和他的何氏宫廷扇作品。

何启荣指导女儿练习竹编。

何氏宫廷扇代表作“麻姑献寿”。

何氏宫廷扇代表作“跨虎入山”。

□贾登荣文\图

在川北的营山县,有一个大名鼎鼎的竹编工艺大师何启荣。他独创的竹编宫廷扇,被誉为“川东北一绝”,受到海内外行家的推崇。他的作品“女娲补天”“麻姑献寿”等在南充旅游博览会、中国首届民间艺术群英会等评比中,荣获金奖。他的不少竹编宫廷扇,都被北京、济南、成都、台湾等地的客商收藏。而何氏宫廷扇,已经被列入南充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世纪50年代初,何启荣出生于营山县朗池镇天平村。他几岁时,便学会了用竹条编织背篓、扇子等竹器。后来,何启荣的父亲去世,家里一贫如洗,他一边坚持读书,一边干农活,还利用空闲时间编织竹器贴补家用。

何启荣在长期的竹器制作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不同色泽的篾丝对光线有着不同的反射效果,而且放置的位置不同,便会有不同的视觉感受。这让他脑洞大开,从而萌发了编织工艺竹扇的想法。

何启荣是个爱动脑筋的人,他开始认真研究传统竹编工艺,并结合传统刺绣工艺,思考如何把二者结合起来,用竹丝创造丝绸的效果,给扇子赋予更多的艺术价值。不过,一连数月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了。

当时20岁出头的何启荣听说外地有这样精致的竹工艺品,就背着干粮,自费前往自贡、眉山等地学习,没想到,却吃了“闭门羹”。

何启荣没有气馁,回到营山后,他把突破的关键放在两个词上:精细、逼真。经过一年多的摸索,1973年,何启荣编织出了平生第一把工艺扇。这把用头发丝一般细的竹丝编织的扇面上,有着“熊猫戏竹”的图案:胖胖的大熊猫悠然自得地赏玩着竹子,惬意而满足,非常逼真。

“熊猫戏竹”扇问世后,有行家认为,何启荣制作的扇子可以和从前皇宫中匠人编织的扇子比美,于是建议何启荣将它定名为何氏宫廷扇。这把具有较高工艺水准和艺术价值的扇子,很快被外贸部门收购。作为这把扇子的创作者,何启荣还受到了原南充地区外贸局的奖励。

这次成功更加坚定了何启荣对竹编工艺的追求,他在查阅大量图片资料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竹扇的造型、用料、图案,然后进行大胆创新。不久后,他创作的第二把工艺扇“喜鹊闹梅”问世了;同年12月,他又编织出第三把工艺扇——“孔雀开屏”。这两把扇子,也全部由原南充地区外贸局对外出口了。

三把工艺竹编扇,奠定了何启荣在“竹编江湖”上的地位。从此,“何氏宫廷扇,川东北一绝”的说法,开始在营山流传开来。

何氏宫廷扇能够脱颖而出,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其中到底蕴藏着什么秘密呢?

严谨的工艺流程,是保证何氏宫廷扇品质的关键。制作一把何氏宫廷扇,其工艺流程极为复杂。在何启荣的工作室里,笔者看到他一笔一画写下的这些工序:备料、编织、装配。别看工艺流程就这么简简单单几个字,其中却包含着丰富且繁琐的步骤,真正操作起来,需要漫长的时间:从备料选材到一把扇子的诞生,一般需要大半年。

何启荣十分重视画稿的设计。他不愿意在扇子上随心所欲地编织图案,编织之前,他总是先在纸上一笔一画描出画稿,再严格按照画稿图案进行编织。为了让扇面上的图案栩栩如生,没有专门学过美术的他,从书店买回若干美术作品,进行临摹,以掌握基本的技巧。同时,他还专程前往敦煌等地,观看洞窟中的壁画,掌握古代仕女图的特征,以求类似风格在自己的扇子中得到完美呈现。

一把竹编工艺扇的编织过程,实际是考验一个人耐力、毅力、恒心、决心的过程。用细如发丝的竹丝编织一把扇子,需要好几个月时间,如果没有定力,是难以忍受这种枯燥而繁琐的工作的。

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农村,所有人还必须天天到生产队参加集体劳动。何启荣白天和其他人一样参加劳动,晚上便潜心钻研竹编工艺。那时,农村没有通电,没有电灯,他就用镜子将煤油灯的灯光反射到自己手上来增加亮度,以便准确地操作细如头发的竹丝。冬天天气太冷,何启荣就把棉絮捆在双脚上来增加温度,保证自己能心无旁骛地创作;而夏天蚊虫多,他就用床单缠绕双臂、双脚。

编织每一把扇子,何启荣都反复斟酌,精益求精。有时,发现一根竹丝有瑕疵,他就会马上停下来,拆掉不合格的部分,重新编织。在他成名后,上门定制扇子的人络绎不绝。但他不为名所诱,不为利所动,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精挑细选,一丝不苟地创作。有人劝他说:“何老师,你何必那么认真,加快点进度,多编几把扇子,多卖点钱吧。”何启荣总是淡淡一笑,回答说:“钱是挣不完的,如果为了钱毁了何氏宫廷扇的名声,我是绝对不会干的!”

这些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少场合,何启荣都表达出了对何氏宫廷扇编织技艺失传的担心。

何启荣的女儿何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大学毕业后在家乡任教的她,在与父亲接触的过程中,渐渐感受到了父亲创立何氏宫廷扇的艰辛,同时也认识到传承何氏宫廷扇的意义。在帮助父亲整理回忆录的过程中,何瑜心中涌动起一个愿望:传承父亲的何氏宫廷扇编织技艺。

说起来容易,而实践起来却是困难重重。何瑜是一名语文老师,还是班主任,她承担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结婚生子后,家庭的事情也不少。然而,看到父亲额头不断增加的皱纹,头上不断增加的白发,何瑜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千方百计挤出时间,学习编织技艺。她利用休息时间,从选择竹子、划竹条等基础学起,一步步学到了扇面编织。经过几年的努力,何瑜逐渐掌握了基础的技法,已经能够独立进行何氏宫廷扇的编织了。

后来,何瑜的工作发生变动,她被调到了远离家乡几百公里的双流一所中学上班。但是,传承何氏宫廷扇的决心,并没有因为和父亲距离遥远而动摇,相反,何瑜更加珍惜和父亲相处的时间,抓住一切机会向父亲请教、学习。她暗下决心,要在掌握何氏宫廷扇的全部技艺后,加以总结,把它编写成教材,并在学生中组织成立竹编兴趣班,把何氏宫廷扇这一非遗项目推广、普及下去,力争教出更多的何氏宫廷扇传承人。

新闻推荐

志愿者牵手留守儿童 夏令营里“筑梦成长”

日前,在营山县民政局、民盟营山总支的指导下,由成都电子科大MBA“筑梦者”公益小组、营山县新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办...

营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营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