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油橄榄、创立品牌、建设加工厂,完善从种到销的产业链 垦荒十年 女“愚公”让土地生金

南充日报 2019-08-19 01:00 大字

●邓斐

初秋时节,天空湛蓝,青山如屏,乡野似画。在营山县东升镇黄岭村的橄榄种植基地, 漫山遍野的橄榄树上挂满了绿油油、 沉甸甸的果实。“今年会是一个丰收年。”营山县圣禾油橄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桂清的脸上掩饰不住喜悦。

回乡创业十载,对事业的执着和辛勤的付出,胡桂清的梦想之花终于在这片土地上绽放。

女“愚公”荒山拓绿

胡桂清是新店镇玄真村人,以前在上海从事橄榄油销售及代理工作。“橄榄油被誉为‘软黄金’,一套橄榄油产品在2007年就能卖到600元。”与橄榄油打了多年交道的她对种植油橄榄的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2009年初,胡桂清返乡创业,成立了营山县圣禾油橄榄发展有限公司,在东升镇黄岭村流转土地500亩,并于2012年组建了东岭农作物专业合作社。

“最初,家人都不支持我。”胡桂清的丈夫在外做工程,收入不错。孩子才三四岁,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大家都认为,她应该安心当好家庭妇女。然而要强的她毅然投身于开荒拓绿的事业中。

“那时候不会开车,每天天不亮就要出门赶最早的班车到镇上,再走好几里山路到基地。有几次,到了山上才发现由于着急出门穿了不一样的鞋子。”在基地和工人一起开荒种树,有时劳作晚了,错过最后一班乡际公交,蓬头垢面的她想在路上招一辆顺风车,却没人愿意搭她。回忆创业之初的艰辛,胡桂清记忆犹新。

被她的坚持打动,胡桂清的丈夫虽然嘴上埋怨着她“不务正业”,但还是一次次拿出资金为她解困。

同年4月,1.5万株油橄榄树在黄岭村的山地里迎风招展。

“软黄金”带来经济效益

发展农业产业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于之前没有种植经验,胡桂清种植的第一批橄榄树苗属于晚熟苗,要5至6年才挂果。这期间,需要不断投入。“前后投入近百万了,还要继续投钱?”“果子到底能收获多少,卖得出去吗?”周围的质疑声又起。

“如果我现在知难而退,那我就是失败者,一辈子都抬不起头。”不服输的胡桂清作出一个大胆决定:再流转500亩土地,种植1.5万株早熟橄榄树。到2015年,橄榄种植基地扩大到2000余亩,种植有30余个品种的油橄榄。

2014年,油橄榄试花结果。接下来,一年比一年好。“我们的橄榄通过代工厂加工成橄榄油,去年产值达到300万元。”今年,胡桂清的橄榄种植基地进入盛果期,年收入预计将达到750万元。

黄岭村发展油橄榄产业后,东岭农作物专业合作社已带动167名社员和400余户农户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我负责基地的日常管护,每月有2000元工资。”70余岁的村民汪友吉告诉笔者,村里有劳动力的老人几乎都在合作社打工。从2009年至今,胡桂清从未拖欠过他们一分钱。

创立品牌走向全国

种植橄榄只是胡桂清创业的第一步,她的梦想是创立橄榄油品牌,建设加工厂,完善从种到销的产业链。如今,这个梦想正在一步一步实现。

“橄榄鲜果每公斤价格在20元左右,而榨成橄榄油,每公斤价格超过300元。”橄榄种植基地挂果后,胡桂清着手橄榄油商标的注册申请。2015年11月,营山县圣禾油橄榄发展有限公司获得“婉贵人”的商标注册权。2016年,该公司尝试将橄榄鲜果找加工厂加工成鲜榨橄榄油。2017年,“婉贵人”鲜榨橄榄油出油量达两三吨,上市后受到广州、上海、台湾等地客商的好评。2018年,“婉贵人”获得“四川扶贫”集体商标使用权。

“今年基地的橄榄树将迎来大丰收,为了保证鲜果能在24小时内鲜榨出油,我必须尽快将自己的加工厂办起来。”胡桂清的工厂选址在营山国际工业港内,占地20亩,初步设置两条生产线,预计今年内投产。

新闻推荐

三管齐下创建公正型法院

本报讯近年来,营山县人民法院以创建公正型法院为契机,以优化审判、执行方式为主线,努力实现审判质效、队伍素质、司法公...

营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营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