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山构建“引、育、用、留”一体的农村人才开发体系 引来人才 振兴乡村

南充日报 2019-07-29 07:29 大字

●鲜润

农业要发展,乡村要振兴,离不开乡村人才的可持续供给,离不开心系乡土的带头人、领路人,也离不开在乡村创业的 “新型职业农民”。

“乡村振兴首先是人才的振兴。近年来,围绕乡村振兴需要的社会治理、规划建设、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人才,营山县持之以恒构建‘引、育、用、留’一体的农村人才开发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营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蹇建生表示。

A 能人带村 群众有了“主心骨”

7月26日,四喜乡老街村党支部书记莫小东头顶烈日,在他的梅花鹿养殖基地忙碌着。“我承包了1050亩荒山荒坡,自2017年开始饲养梅花鹿和牛,并栽种了大量牧草。去年开始,我又栽种了560亩绿竹笋。”莫小东告诉笔者,“现在有梅花鹿56只,较大的每头价值4万元,小的每头价值1万元左右。”莫小东对鹿子的习性十分熟悉,缘于他曾在深圳野生动物园工作过10多年。

说话间,该村4组的侯良奇老人背着一背篓青草来到门口。“一背青草卖15元,现在只要有空我就去割草来卖。”侯良奇是贫困户,每个月仅割草就能收入七八百元。在莫小东的带动下,他种了10多亩庄稼。去年莫小东又送给他20多株绿竹笋,明年就能采收,到时候收入还会增加。

“现年45岁的莫小东曾一直在外务工和创业,直到现在也还在川内从事建筑行业。2014年,他带着儿女回到家乡,曾经熟悉的小路早已荆棘丛生,这与他在沿海地区看到的情形相差甚远。”四喜乡党委书记李维立说,此后莫小东时常思考老街村的出路。

养鹿、养鸵鸟、养孔雀,养牛、养鸡、养鱼,栽种绿竹笋和各类蔬菜,修水池、修公路,自酿白酒并泡制养生鹿茸酒,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如今莫小东的鑫华农牧专业合作社搞得风声水起。

由于莫小东的实干加苦干,他成了党员和群众心中的榜样和模范,2017年他被推举为村党支部副书记,今年又被推举为村党支部书记。

在莫小东的带动下,如今全村又新建了喜成山羊、汇丰蔬菜两个专业合作社,加上鑫华农牧,全村3个专业合作社和200多户农户形成了稳定的利益联结。201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9000多元,老街村也如愿摘掉了“穷帽”,全村58户贫困户成功脱贫55户。

面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机遇与挑战,营山县选拔德才兼备者担任村干部,一大批善治理、能带富的“80后”“90后”进入村“三委”班子。同时该县通过培训优化提升基层“带头人”素质,助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B 职业农民 助力乡村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根本。随着集约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赋予农业丰富多样的业态,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投身乡村,在广袤的田野上播种希望。

7月26日下午,四川省朝阳天成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邓鹏在位于营山县城的经营部,向来自广东的朋友介绍明德茶叶。

“明德茶生长在860米左右的高山上。经过7年的精心培育和研制,现在有明德富硒茶、陈大寨甘露、毛峰、老鹰茶等10余个品种。明德茶叶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著称,在市场上十分走俏。”邓鹏说。

邓鹏曾是一名军人,退伍后在北京一家公司从事管理工作。2011年,邓鹏回到家乡营山明德乡,决定重振明德茶叶。2012年,他流转土地在明昌村种植茶树1300余亩,取名为鹏达茶园,组建专业合作社,申请注册了茶叶商标,并申请了国家技术专利6项、知识产权4项。

邓鹏还是中组部、农业农村部组织培训的现代青年农场主和农村实用人才。在他的带动下,117户村民(包括贫困户34户)以投资金、出劳力等方式加入专业合作社。村民不仅有土地租金收入、工资收入,年底还有分红。

“昔日红军主战场,今朝满山生态茶。下一步,我将继续完善茶园的基础设施,开发生态旅游,打造品牌茶叶,提升明德茶叶和明德生态旅游的知名度。”邓鹏说。

近年来,一批有想法、善经营的职业农民在转型升级浪潮中抢占先机,勇立潮头,走出了一条农业新型发展道路。2019年6月,在营山县返乡创业示范者李远红等人的倡导下,该县成立了返乡创业协会,如今该协会共有会员100余人,涉及种植、养殖、加工、培训等多个行业,一批退伍军人、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反哺家乡,成为乡村产业兴旺的领路人。

C 创业青年 为乡村注入“新鲜血液”

乡村振兴,还需要更多知识青年的支援。近年来,营山县一大批大学生放弃高薪,回到农村创业,成为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今年36岁的赵春艳毕业于四川大学会计学专业,在成都积攒了一定财富后,于2015年回到东升镇黄岭村种植油橄榄,和她一起回到农村的,还有她的大学生团队。

7月27日上午,笔者在黄岭村油橄榄种植基地见到了赵春艳和她的伙伴们,他们正在察看油橄榄的生长情况。

“去年4月栽种的,今年就已经挂果,看来这个品种不错。”23岁的技术负责人一边说话,一边给树修枝整形。说话间,团队销售负责人罗忆拿出手机,在线上平台推广油橄榄的相关产品。“去年5000斤果子委托其他企业加工,产品上市颇受青睐。再等两三年,油橄榄将进入丰产期。目前公司正在策划建立研发部和深加工厂,到时需要更多专业人才的加入。”赵春艳说。

通过4年发展,赵春艳和她的团队在营山注册成立了四川益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油橄榄种植、深加工、产品研发、产品销售于一体。产品涉及橄榄油、橄榄醋、橄榄茶、橄榄酒、化妆品等,申请了6项专利,已成功取得有机种植基地的认证。目前该公司已在柏坪乡、东升镇、骆市镇建立了油橄榄种植基地3600余亩,成为南充市规模最大的油橄榄种植企业。该公司于2018年被列为南充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公司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赵春艳介绍,公司高度重视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研发,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使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如今,大学生、第一书记、农技指导员等一茬一茬地奔赴基层一线、田间地头,用自己的眼界、创新和汗水,为乡村注入了“新鲜血液”,为村民送去了致富和发展的希望。

“人才兴则乡村兴,人气旺则乡村旺。营山将继续出台各种措施,选拔、优化村级组织的带头人,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更多的人来到乡村、留在乡村、建设乡村。”营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贾敬铣表示。

新闻推荐

创新模式 发展学校环境教育

本报讯7月25日,营山县金华希望学校应生态环境部主管的《环境教育》杂志社邀请,在“全国生态文明与环境教育师资培训”...

营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营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