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旅结合 农旅融合 文旅配合 讲好乡村振兴新故事

南充晚报 2019-04-02 01:01 大字

■ 南充晚报记者 陈高洁/文 余中华/图

近年来, 南充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绩。今年3月22日,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落实好南充市乡村振兴三年行动方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营山县的“10件大事”之一、全市“100件大事”之一,目前正在稳步推进,呈现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培育产业 建乡村振兴示范区

眼下正是踏青的好时节。 连日来,不少县内外的游客慕名前往营山县新店镇千坵村“打卡”。3月29日,记者在千坵村核心景区的千坵湖畔看到,竹桥凉亭、绿道花丛环绕。在露天咖啡馆里,三三两两的游客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欣赏着大自然美景; 旁边的玻璃房餐厅内,一群游客正在开自助火锅派对。

据了解, 千坵村景区打造是新(店)法(堂)朗(池)30村连片现代农业产业融合项目的一部分。按照“产旅结合、农旅融合、文旅配合”的思路,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乡村振兴新路子,营山总投资预计30亿元,涵盖6个乡镇30个村,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示范区连片种植晚熟柑橘、茶叶、花卉、中药材3万亩,修建园区道路115公里、水利工程60处,民居风貌打造1130座;建设文化体验中心、千亩花海、十二篱院等景观节点,发展集优质果蔬、花卉园艺、乡村旅游和乡村民宿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康养产业等。项目建成后,预计实现产值6亿元,每个村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

看着村庄的喜人变化,今年67岁的张大爷十分感慨。他告诉记者,自己入股了村里的花椒基地,每年有数千元的分红,平时在花椒基地参加劳动,每个月也有近千元的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

据悉,营山依托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培育为重点, 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量。以新绿色药业、陕西海升、广东温氏、恒阳牛业等农业龙头企业为引领, 建成优质花椒基地5万亩、道地中药材基地3万亩、晚熟柑橘基地3万亩,新建环保生猪种养循环产业园1万亩、 黑山羊核心种羊场3个、扩繁场8个。创立“草药山黑山羊”“通宝牛肉”等名优品牌,全县“三品一标”认证总数达61个。

依托优势 建一体化优品园区

当天,记者驱车来到朗池镇兴云村,沿途新种植的中药材产业一望无际,道路两旁姹紫嫣红的鲜花竞相开放。 在新建的木制休闲走廊旁, 清澈的流水哗哗作响; 古色古香的民居聚居地让人眼前一亮,整个画面让人沉醉在“小桥流水人家”的诗韵中。

在兴云村十组村民周超颖的家中,客厅里摆放着与房屋风格相一致的中式古典家具, 茶几上的果盘里盛满了新鲜水果;厨房里燃气灶、油烟机、冰箱、微波炉等家电一应俱全; 卫生间进行了干湿分区, 安装了带抽水箱的蹲便器和浴霸。谈到现在的生活,周超颖直言,这些变化是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她家于2017年底从危房搬进新楼房后发生的。目前,她家办起了农家乐,真正实现了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据了解,兴云村按照“农旅融合”的发展思路, 依托交通优势、 优美环境,整村推进房屋改造,同步实施“五改三建”,开展“六顺六净”活动,并深度挖掘耕读文化,以“春夏秋冬”四季节为入口、“日月风云”四创意为景观台、“天地人”三才为节点,兼具“渔樵耕读”、“琴棋书画”、湿地公园等节点景观工程,建设集旅游与扶贫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双创等优品园区。同时,坚持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并重,全面提升对外形象和品位。

培养新农民 为乡村振兴储备人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营山县着力推进人才战略,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发人才活力上持续用力,坚持培养一批新型农民,破解人才“瓶颈”制约,有效激发了乡村振兴活力。

李世能是营山县双流镇人,16岁到广东打工,先后创办了制衣厂、大型餐饮店。2015年,他回乡发展绿竹笋种植业。创业期间,县农业部门多次推荐他参加省、市、县举办的技术培训和管理经验交流会, 并指派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如今,李世能已成长为职业农民和致富带头人,并在双溪、太蓬、高码等地流转土地1700亩发展绿竹笋种植。

“依托产业基地、农民夜校等,村村培养适用技术人才、职业经理人,造就了一批特色种养方面的‘土专家’‘田秀才’。”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蹇建生介绍, 营山以增强实用技能、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以专业化、职业化为方向,建成实用技术实习基地46个,提供实习岗位1.2万个。2018年共在实习基地组织技能培训18期,培训2650余人次,培育致富带头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等140余名,为推进乡村振兴储备了人才。

新闻推荐

举行联谊活动 80名小朋友心手相牵

(邓斐)3月27日上午,营山县新店镇千坵村千坵湖畔欢歌笑语,营山县机关幼儿园和营山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小朋友们,在这里举行一...

营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营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