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青春留给大山

南充晚报 2018-11-30 01:37 大字

◎任林海

2017年12月,我通过省考离开了热爱的新闻战线,从一名一线记者变成了基层扶贫干部,从繁华都市的空调高楼走进山区农家的露天院坝,从手握钢笔到脚踏稀泥,我经历了从“笔杆子”到“泥腿子”的转变。

到营山县消水镇工作的第二天,我就和镇领导走进新渡村摸底全村37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那天,我们走了接近4万步,相当于20公里,是我第一次走那么多山路。作为一名90后,我第一次看到村民住在摇摇欲坠的土墙房内; 第一次依靠手摇的渡船过河;第一次了解到新渡村是一个“三无村 ”———没有一亩产业、 没有一分集体经济收入、没有一寸通村水泥路。

地处营山上山区的新渡村三面环山,思凤溪河穿村而过,按理说有山有水,本该是富庶的地方。 但和营山所有的山区贫困村一样, 这里的山水恰恰成了乡亲们致富的天堑。在当地,有这样一句俗语:“嫁女莫嫁新渡,受苦受累别想富”。

我的父母都已60多岁, 母亲身体不好,常常生病住院,我是他们唯一的儿子;妻子是营山县双流镇木桥完全小学一名教师,同样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两岁多的女儿常常在妻子下村时被送到学校幼儿园托管。双流镇和消水镇,相隔仅仅10多公里,但我和女儿常常一个月也见不了一面。

起初选择到基层,父母就极力反对,来到这样一个贫困村,我也曾想过退缩。但是,大山里乡亲们最淳朴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我。当我们下村走访,村民们或拿出平时舍不得吃的水果,或硬要煮上一碗醪糟蛋。我知道,作为帮扶干部,我们承载着他们的寄托和希望,不能辜负。

在新渡村,我的帮扶对象叫王淑芳,一位78岁的老人,她的老伴瘫痪在床,家里缺少劳力。记得第一次去她家,老人迈着颤颤巍巍的步子,拿着一根竹竿,从自家的柚子树上敲下几个柚子, 给我们解渴。那柚子苦中带涩,但我至今忘不了那个味道。老人总记不住我的名字,一直称呼我为“任同志”,但家里要是有啥事,她总愿意和我商量。我想,在她心里,早已把我当成她的亲人了。

今年7月24日, 驻村工作组兵分四路入户了解危房改造情况。 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接近中午12点,我已连续走访了7户人家。了解了贫困户吴显仲家C级危房改造情况后,我一个转身,重重地撞上他厨房外低矮的铁皮房顶上。我下意识用手捂住额头,鲜血从指缝中不停流出。迅速赶来的其他成员把我送到消水镇卫生院。医生说:“伤口深可见骨,需要手术缝合。” 那是我第一次上手术台。 一周后,我返回工作岗位,额头上却添了一道七八厘米长的疤痕。同事说,那是男人的军功章;村民说,那是你帮扶工作的烙印;我却说,受伤流血不可怕,关键要对得起群众那份信任。

新闻行业有句话,我不是在采访就是在采访的路上,我想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每一名参与脱贫攻坚的人,因为我们不是在扶贫就是在扶贫的路上。营山县委、县政府发起了脱贫攻坚“百日大会战”,全县党员干部冲锋一线,抢晴天战雨天,白天入户走访,抓项目进度,晚上夜会总结,抓软件资料。

我们身边涌现了太多的感人事迹:新渡村缺少劳力,为了发展花椒产业园,消水镇党委书记张黎明身先士卒,扛起锄头,拿上肥料,与群众一起劳动。一天、两天、三天,从产业园建立到后期管护,无论天晴下雨,50多岁的他总在第一线;增产乡板桥村驻村工作队员刘超前,也是一名90后,他的母亲因白血病于几个月前不幸离世, 孩子尚在襁褓,家里全靠妻子一人照顾,面对群众他总是面带微笑,不曾向别人提起自己内心的伤痛;悦中乡乡长在下村帮扶的过程中不幸摔伤, 还没等到拆绷带就回乡工作,每天拄着拐杖坚持下村……

通过短短10个月的帮扶工作,如今的新渡村有了新面貌、大变化:安全住房、达标饮水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数;小农水利打破了看天吃饭的传统;3.5米宽、7.2公里长的通村水泥路成为致富的康庄大道;500亩花椒产业园、200亩中药材基地敲开了致富大门……王淑芳老人通过D级危房改造住上了新房子,家里通了自来水,看病自筹不超过10%,入股产业园每年有分红。

住上安全房,过上好日子,我们兑现了承诺。现在,乡亲们都自豪地说新渡有三宝:油菜、青蒿和花椒。

如果贫困是爬不过的山,我们就逢山开路;如果贫困是蹚不过去的河,我们就遇水搭桥。“你们不脱贫,我们不离开”,这是每一名扶贫人的庄重承诺;“实干真干不负芳华,我愿把青春留给大山”,这是我的无悔初心。

(作者单位: 营山县消水镇人民政府此文曾在营山县“脱贫攻坚·我在奉献”主题演讲比赛中获三等奖)

新闻推荐

县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要求作风过硬责任明确督导从严

本报讯11月19日上午,营山县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在县委三会议室召开,县委副书记、县长、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长罗明远出...

营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营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