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笋、萝卜、豌豆尖长势喜人村民抱团种菜 收入翻上几番

南充晚报 2018-11-30 01:37 大字

本报讯 11月26日,记者沿着崎岖的村道路来到泡渣石梁的山脚, 这里便是玲珑乡文武村。田间地头绿意盎然,莴笋、萝卜、豌豆尖长势喜人。在一块萝卜地前,一群村民围着驻村农技员郭章清, 听她讲授蔬菜种植技术。

“不是村民不勤奋,而是实在没办法。”村民殷喜琼告诉记者,以前村里交通不便,种出的蔬菜难运出,同时又缺技术,一年辛苦下来,微薄的收入,严重挫伤了大家积极性。迫于生活压力,许多人举家外出打工谋生,以致土地撂荒,杂草丛生。如今村里的路修好了, 还有农技员驻村教授大家种植技术,去年她一个人在家种蔬菜,就收入了4万元。“今年过年,丈夫回家后也不打算外出务工了,守着自家的地,收入也不比打工差。”

如今, 在文武村像殷喜琼这样的种植大户有6户,他们中还有人在营山县城租了门市,建起了直销点。同时,村民种植蔬菜致富增收的效应还引导了不少贫困村民发展蔬菜种植,陈绪财就是其中之一,去年他把自家屋前的荒地开垦出来,种植了5亩蔬菜,现在家庭收入有3万多元。

“文武村历来就有种植蔬菜的历史,如今随着村里交通条件的改善, 越来越多的村民重新开始种植蔬菜, 销往营山各大菜市。”村文书、蔬菜种植大户唐建忠告诉记者,尝到甜头后,村民们又在商议如何打破单打独干带来的种植规模小、成本高、销售难等瓶颈。去年,在帮扶单位和乡政府的引导下,文武村的村民决定抱团发展,村里成立了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 目前全村32户贫困户已有17户加入专合社。

“成立合作社后,我们还积极争取项目,在村口公路边建设蔬菜交易市场。” 文武村第一书记郭林告诉记者,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土地平整。待市场建成后,文武村的蔬菜种植产业将建立起“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形成统一的生产和销售平台,文武村种出的蔬菜经过包装后,除了满足本地市场需求,还将贴上标签销往大型超市、高校食堂等,一举解决村民担心销售的后顾之忧。

“贫困群众是扶贫产业帮扶的主体,他们既是受益者,更是参与者。”玲珑乡党委书记周茂德说,发展扶贫产业一定要因地制宜发展适合地方特色的产业。同时,探索建立科学的供销模式和可持续发展链条,让群众持续增收得实惠, 引导更多群众积极参与,不断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实现脱贫。记者 孙林/文 余中华/图

新闻推荐

昔日撂荒田如今长出“金疙瘩”

本报讯近日,在营山县柏坪乡白鱼村,10多名农民正忙着采收田中成熟的茭白,并将剥好的茭白装箱打包,准备运往市场销售。...

营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营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