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回“娘家” 建起“扶贫工厂”

南充晚报 2018-10-26 04:20 大字

本报讯 以乡音、乡情为纽带,找准在外营商回乡到贫困地区投资合作的“兴奋点”,实现双方共赢。广东省四川营山商会的乡友们与营山县委、 县政府共同携手,将小小的花椒做成庞大的产业,点燃了百姓致富的希望。

10月22日, 记者在营山县涌泉乡十龙村村口看到, 山坡上栽种的一行行、一列列花椒树长势喜人。“这是去年9月栽种的九叶青花椒,明年5月,产业园里的花椒就能挂果。” 四川众鑫泰农牧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唐金民说。

“自从村里建起花椒基地,我们真正尝到了甜头。”十龙村五组贫困户唐天来告诉记者,以往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现在土地流转每年有固定收入不说,他与妻子入园务工, 光是每月打工收入就有近3000元。

四川众鑫泰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忠民是广东省四川营山商会的发起人之一,通过多次返乡考察,家乡的落后和乡亲们的困苦打动了他的心。 经过多方考察和论证,他们最终对花椒产业动了心。2016年, 四川众鑫泰农牧有限公司在营山正式注册,营山县委、县政府多次召集相关部门、乡镇召开专题会议,为其排忧解难,提供政策支持。目前,公司已完成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万余亩产业园。

一粒花椒,能走多远?据了解,进入盛产期后, 每亩花椒树的产量可达1000公斤,农户、公司、村集体利益都能得到保障。如何保证产得出、有销路、见效益?李忠民说,公司在花椒种植规模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注重多产业联动聚合力,“目前, 公司已成功注册‘营椒’商标,着手在涌泉乡十龙村、双林乡水口村等核心基地建设花椒初加工基地。下一步将建设花椒精加工厂,并逐步建设体验观光新型现代农业项目,实现集花椒种植、加工、销售、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让产业更有生命力,保障脱贫产业发展增收的可持续性。”

扶贫难,难在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难在将输血式扶贫的短期效应提升为产业造血脱贫的长期红利。营山利用商会平台,招引乡友回“娘家”创业,建起一个个“扶贫工厂”, 既盘活了农村的土地资源,又破解了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为更多的农民提供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好门路。

记者 孙林/文 余中华/图

新闻推荐

摆起坝坝席 敬长辈表孝心

(邓斐鲜润)10月17日是“九九”重阳节、全国“敬老日”。当天,营山县通天乡高山村举行了文艺汇演。通天乡党委、政府和高...

营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营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