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建设智慧检务 看科技如何改变公诉

四川法制报 2018-01-05 06:03 大字

营山县检察院刑事职能办案区功能演示图

大数据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及出庭一体化平台演示图本报记者赵文文/图

“你好,欢迎来到检察服务大厅,请问有什么可以帮你?”呆萌的表情,亲切的声音……这是来自都江堰市检察院检察服务大厅新“干警”——检务机器人“都灵儿”的热情问候。这名与众不同的“检察干警”从2017年12月底开始上岗,已经成为了检察官的得力助手。“都灵儿”的出现是四川省推进智慧检务建设浪潮中的一个缩影。在全国推进智慧检务、智慧公诉建设工作中,四川省成都、自贡、泸州、绵阳、南充、资阳、攀枝花市东区、峨眉山市8个检察院成为了全国试点单位。1月3日,全省检察机关大数据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和智慧公诉建设应用工作推进会在营山县召开,各试点单位介绍了各自建设智慧公诉的情况。省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智慧公诉”包括出庭一体化平台建设,刑事办案区智能化建设、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和大数据职能辅助办案平台等。科技如何改变公诉工作?记者带你一起了解四川省智慧公诉工作取得的成绩。

出庭一体化平台从“听”证据到“看”证据

2017年,资阳市检察院研发的“出庭一体化平台”被最高检公诉厅作为创新型多媒体示证系统在全国推广。该平台覆盖庭前准备、庭审指控、后台支持,使办案系统与智能化出庭无缝衔接,可实现卷宗证据数据化,大数据办案智能化、出庭公诉团队化以及庭审质证实质化等功能。“出庭一体化平台”在四川省推广使用后,改变了传统的制作纸质出庭预案和携带案件卷宗出庭模式,将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中制作的法律文书、出庭预案、审查报告,包括制作的电子卷宗下载到专用笔记本电脑上,根据需要对示证的原始证据内容再次进行编辑,即完成庭前准备工作。

庭审时,公诉人只需携带专用笔记本电脑,就可以像多媒体一样展示电子卷宗的原始证据内容,并根据庭审现场情况变化,在不公开显示情况下,在专用笔记本电脑后台重新组合证据,拟制辩论提纲,同时围绕争议焦点,对关键内容进行现场标注圈引,改变了传统庭审中法官、辩护律师、被告人及旁听群众“听”证据的局面,将证据直观、完整地展示,实现无纸化科技出庭。通过建立远程智能庭审指挥平台,后台的公诉团队不仅能看到庭审情况,还能进行指导和远程数据传送,及时出谋划策。

刑事智能办案区远程提讯系统基本建成

自贡市自流井区检察院刑事智能办案区,设置有讯问、询问、远程开庭、远程提讯、远程指挥、律师(当事人)接待、不起诉公开审查、四类人员出庭辅导、刑事和解、法律咨询、模拟法庭等20余个功能室。除了自贡市自流井区检察院,在智慧公诉试点工作中,四川省的泸州市纳溪区检察院、营山县检察院等多个试点院也已建成刑事智能办案区,集远程提讯、远程开庭、远程送达功能于一网,简称“三远一网”。

对于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被告人认罪的轻刑案件,检察官利用“三远一网”集中移送、连续提讯、集中开庭审理,结合记录语音识别生成、远程校对验证、网上签字捺指纹等技术,能够解放双脚,节约在途、等待时间,降低路途风险,缓解看守所关押压力。

截止到2017年11月底,自贡市自流井区检察院已使用远程视频开庭5件,每案开庭时间至少节约1个小时;简易案件通过远程讯问系统,仅需10-30分钟就能完成讯问,办案效率提升40-60%;远程提审检察官语音识别准确率达到80%以上,现场提审检察官语音识别准确率达到85%以上,现场提审犯罪嫌疑人语音识别率达到75%以上,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

智能语音识别系统方言识别率达80%以上

作为全省唯一的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建设试点单位,自贡市贡井区检察院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建设智能审讯系统、智能会议系统、智能检务输入法“三位一体”的智能语音识别系统,该系统包含,普通话、四川话、自贡话三种语音的自动识别和转换。该系统中,智能检务输入法将广泛应用在检察院办案部门的法律文书起草、案件信息录入、阅卷笔录等场景;智能会议系统主要应用于检委会、党组会、办公会等场合,通过人机互动,自动生成会议纪要,实现全过程留痕;智能语音审讯系统主要应用于侦监、公诉等部门讯(询)问过程,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将讯(询)问双方语音按照问话笔录格式实时转写成文字,形成规范化讯(询)问笔录,做到保持讯(询)问过程的真实性。

自贡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系统普通话识别率为95%,方言识别率为80%以上。运用该系统,公诉人员的笔录制作时间缩短了,办案效率提高了20%-50%,节约了司法资源。特别是针对远程提审速裁案件,通过格式化讯问模板,有效节约了提审时间。同时,该系统还有助于提高讯问质量。语音识别使公诉人有更多精力投入讯问,提高了讯问质量和效率。另外,该系统的拓展性功能具有实用价值,系统自带的录音功能,给个别需要回听录音的案件提供了技术支持,全方位将检察官从审讯、会议以及其他检务的手打工作中解放出来。

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对案件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

2017年9月,四川省法、检、公、司等部门联合颁布《关于办理刑事案件的证据规范(试行)》,搭建跨部门办案平台,将各类案件通用的证据标准指引和八类常见案件的个别化的证据标准指引,纳入互联互通的智能辅助办案系统。

该系统包括各类案件通用的证据要求和八类(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抢夺、盗窃、运输贩卖制造毒品、交通肇事、危险驾驶)常见案件个别化证据要求,确保政法各部门在同一个证据标准下办案。同时,系统还搭建了跨部门办案平台,实现各部门信息数据的交换、共享;完成了业务系统升级改造,将八类案件证据标准指引、证据校验规则等功能嵌入办案系统中,初步实现了证据标准的数据化。截止到2017年12月29日,试点地区通过跨部门办案平台共接受公安机关移送案件546件,共向法院移送案件347件。今年上半年,全省将全面上线运行系统1.0版。

据了解,下一步四川省检察机关将开启该系统2.0版试点建设,通过建立政法大数据中心,为全省各级政法机关司法办案提供数据支撑;建立政法大数据应用引擎,建立证据分析模型,实现单一证据合法、合规性校验,实现证据链完整性智能校验,为案件定罪量刑提供适用参考。

该系统是一个集电子卷宗系统、出庭一体化平台等多个系统在内的综合性、模块化的现代化高科技案件办理平台。系统将案件办理流程数据和实体案件数据全部采集进行可视化分析,实现了案件审查繁简分流,对关键性证据进行程序管控。另外,该系统还将根据证据规范建立证据分析模型,解放大脑,实现单一证据的合法性、合规性校验,证据链完整性校验,并为定罪量刑提供适用参考,为审判监督提供辅助支持。目前,试点检察院已经开始试用,接下来将及时全省推广。

新闻推荐

春风“化育” 学子起航———营山县化育中学教学纪实

白塔掩映,朗水曲绕,十一年来,营山县化育中学沐春风而扬帆,师生砥砺奋进,教育教学质量创造出优异的成绩。据了解,该校大力实施“培养名师、培育名生、铸就名校”的“三名工程”,涌现出一大批“师德高...

营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营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