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南充日报》我心灵的家园

南充日报 2017-09-26 08:03 大字

生活中,我有两个家园,一个家是有妻儿共同生活,为我遮风挡雨,用砖瓦砌成的房屋;另一个家,则在我灵魂深处,给我精神的慰藉。

她就是《南充日报》。

我的家乡在南充市营山县农村。1983年冬天,一列火车把我从营山拉到北国边陲小城佳木斯市。那里的冬天,气温降到零下20多摄氏度。在呵气成霜、滴水成冰的冬天,部队在冰天雪地里摔打滚爬搞军事训练,既紧张又艰苦,我开始想家了,想念家中的亲人,想念家乡那熟悉的山山水水。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请假到部队驻地的一家图书馆阅览室,无意中发现了报夹上的《南充日报》。顿时,心里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激情。从此,每逢星期天,我都要到图书馆翻阅《南充日报》,时间一长,引起了连队指导员的注意。指导员得知我喜欢学习,就订阅了一份《南充日报》供全连官兵阅读。每天,只要报纸一到,连队阅览室里,就会出现我的身影。由此,我带动了全连的学习氛围。阅览室吸引了许多官兵读书看报学习,在连队掀起一股学习热潮。第三年底,我们连队加上我一共有五人考上军校,成为连史上辉煌的一页。

《南充日报》改变了我的命运,成了我人生的转折点。

军校毕业回到连队,我被分配到大兴安岭东麓一个偏远的地方,常年执行边防巡防任务。这里远离城镇,人烟稀少。这里没有电视,没有娱乐活动。只有大山和连绵不尽的原始林区为伴。我把一叠厚厚的《南充日报》带上。每当我回到哨所,最开心的事就是看报。在大雪封山的几个月里,在那些漫长枯燥的日子里,有《南充日报》相伴,温馨而又温暖。

时光荏苒。转眼十多年的军旅生活结束,我转业了,并在驻地成家立业,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庭。

成家后,单位、家庭的事情多了,回南充老家探亲的机会也少了。时间长了,浓浓的思乡情结经常袭上心头。这时,我又想到《南充日报》。于是,我又自费订阅了《南充日报》,每天下班到家,我都与她面对面交流,倾诉衷肠,释怀思乡的情绪。

当互联网进入中国,《南充日报》走进数字时代,进入虚拟网络。我又爱上了《南充日报》数字报(http://ncrb.cnncw.cn/index. shtml)。为了能及时看到《南充日报》数字报,四川省吃俭用,积攒了几个月的工资,购置了一台电脑,上了互联网。

《南充日报》数字报的“要闻”“副刊”“社会”等众多栏目都是我喜欢的,我从这些新闻中,看到家乡的发展和乡亲们生活富裕的变化,看到了改革开放后欣欣向荣的可喜面貌。

因工作需要,我经常出差。在广州、在福州、在乌鲁木齐……只要安顿下来,我的首要任务就是让手提电脑发挥它的优势。

屈指算来,这些年来,我与《南充日报》结缘快30多年了。我对她的情是那样的深,意是那样的真。她早已经走进我的心底,融入我的灵魂,她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支柱,是我最温馨的精神家园。

(辽宁省沈阳市 杨红)

新闻推荐

一环路景观工程建设快速推进

(鲜润)9月16日上午,记者在营山县城一环路看到,数十台机械和上百名工人正在景观带忙碌着,有的在中央隔离带栽植树木,有的在铺筑人行道地砖,还有的在加快建设道路外侧绿化带。“目前南、北环已完...

营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营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