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重生”的蚕桑产业
处暑时节,车辆行驶在仪陇县铜鼓、 土门等乡镇的村道公路上,透过车窗,满眼翠绿,田间地头排列着整齐的桑树,长势喜人。如今,该县已发展蚕桑10万余亩、标准化规模化的蚕房达780个,百里蚕桑丝绸产业长廊焕发出勃勃生机。
兴盛蚕桑 一度谱写辉煌
面对低潮,永不放弃,多年探索,为的就是突破僵局的瓶颈。
蚕桑作为仪陇县传统优势产业,在农村、 农业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历经多年的发展,仪陇成为南充蚕桑主产区之一, 蚕茧收入也成为当地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田边、地边、溪河边、道路边,农民们都自发栽起了“四边桑”,荒坡荒坪、房前屋后也建起了小桑园。“1981年全县产茧量达207万余公斤。”仪陇县蚕业站站长吴小康依然清晰地记得这一数据。1993年, 是仪陇县蚕桑生产的辉煌时期,全县年养蚕超过12万张,为老百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桑茧丝绸的红火, 曾让仪陇人受益多多,而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起落,也使仪陇的蚕业饱受辛酸和折磨。从1996年起,由于市场、体制、劳动力等原因,全县种蚕、产茧逐年滑坡。
转机出现在2006年。 仪陇县依托“东桑西移”项目,积极对接市委、市政府蚕桑“百万工程”, 加快蚕业发展步伐,2006年,丝绸行情更是达到顶峰,生丝价格一度攀升至30万元/吨的历史最高价格, 鲜茧收购价格也曾一度达到每公斤28元至30元。该县全力推进“基地规模化”建设,整合项目资金,突出抓好基地乡镇、专业村和专重大户建设,变分户栽桑养蚕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因为招引企业资金实力不足、 产业链短,只有“协助栽桑-收茧-卖茧”三个环节,受市场波动影响极大。随着2010年丝绸行情整体走低, 大规模毁桑情况再次发生。“背心都湿透了栽种的桑树,一锄头又给挖没了,真的心痛!”回忆当年, 吴小康心头仍堵得慌,“但心里更焦灼的是,仪陇的蚕桑产业究竟该怎么走?这几十年发展的症结在哪里?”
解放思想 创新机制体制
破局发展,老树开花,枝繁叶茂,为的就是抓住久盼的机会。
蚕桑是四川省委、 省政府制定的“10+3”产业体系之一,南充市也有打造丝纺服装千亿产业集群的战略构想。故而, 仪陇县提出了走一条符合仪陇实际、具有仪陇特色、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之路。
按照“建设大基地、发展大产业、培育大品牌”的思路,建设百里蚕桑丝绸产业长廊的规划呼之欲出。
2014年,奥特丝落户仪陇,选定蚕桑基础较好的铜鼓乡盐井坝、 新政镇猫儿寨、柴井乡狮子头、张爷庙等项目村建成有机桑蚕基地。 奥特丝拉开了仪陇县有机蚕桑基地建设的序幕。 一花引得百花艳。香港利达丰集团、四川语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相继落户仪陇。
仪陇县深度对接《四川省推进现代农 业 “10+3” 产 业 体 系 工 作 方 案(2019-2022年)》等规划方案,着眼优化县域蚕桑产业体系、 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聘请国内专业机构,按照“功能分区、布局合理、配套完善、融合发展”的思路,高水平编制《仪陇县蚕桑发展专项规划》等规划,细化发展目标、阶段任务和建设重点,按图施工,挂图作战。
政策方面, 在保障蚕业发展用地和水、电、路、气、讯等基础配套方面,出台优惠政策,给予倾斜支持,确保招引蚕桑企业与园区企业享受同样政策、 处于同等地位; 将蚕桑产业纳入特色农业保险范畴,县财政补助70%的保费,切实将产业发展风险降到最低。
资金方面,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的原则,在企业承担主体投资的同时, 县财政每年整合涉农资金3000万元, 安排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400万元,用于支持优质桑品种推广、蚕桑基地标准化建设、水肥一体化、自动化养蚕设施建设等方面, 努力破解资金短缺难题。
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四川语山农业开发公司目前主要从事桑蚕种养殖及蚕茧粗加工,后期将建设缫丝厂;四川奥特丝纺织有限公司着力于有机蚕桑、 丝纺的开发,产品全部出口欧美市场;香港利达丰集团投资兴建的南充家丰时装有限公司, 主要以订单的方式为欧美市场生产丝纺服装。
舞动龙头 建基地育大户
综合发展,瀚海桑田,大有希望,为的就是丰羽腾飞的振翅。
站在铜鼓乡九龙山村一个小山上望去,随处可见漫山遍野、郁郁葱葱、满眼碧绿,汇成“桑海”一片。桑园内一座“新时代养蚕大棚”拔地而起,业主廖千正带领村民采摘蚕茧。
2019年,廖千通过返租倒包新建桑园150亩,当年栽桑当年见效。家门口的“丝绸之路”,让他告别背井离乡的苦日子, 过上既挣钱又顾得上家的美满生活。
以建设蚕桑现代产业园区为抓手,仪陇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坚持基地统建、桑园分管、小蚕共育、大蚕分养、 订单收购, 公司从农户手中租地后,实行整地调型、规范栽植、配建标准蚕房、统一配置蚕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共育至3龄,就近提供蚕农饲养;蚕农在合作社的组织下,与公司签订“返租倒包”协议,从公司返租标准桑园、蚕房进行管桑养蚕,公司以最低35元/公斤的保护价收购鲜茧,形成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大企业与小农户有机衔接、 互惠双赢。
近日, 走进仪陇经济开发区南充家丰时装有限公司。 只见生产车间宽敞明亮,在工人们娴熟的操作下,真丝面料经裁剪、缝纫、检查、装箱等工序,变成一箱箱成品衣不断运出仪陇,远销海外。
如何延伸产业链条, 促进产业后续质效?仪陇县探索出围绕栽桑养蚕、鲜茧加工、缫丝织绸、服装生产等环节,补齐产业短板, 延长产业链条, 提高综合效益。
同时,优化路径推进种养循环,组建蚕桑绿色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3家,推进与海升、温氏合作,将蚕粪、桑枝、植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收集, 统一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 将温氏畜禽粪污经发酵处理后的沼液运输到园区滴灌系统,提升有机肥使用量,科学解决多产业的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实现种养循环、绿色发展。加强横向产业联合,充分利用桑园行间空地,积极推广桑菜、桑豆等套种模式,发展中味有机原料基地3万亩,订单种植花生、大豆、榨菜等原料,带动群众实现亩套种收益2000至3000元。仪陇记者站 李斌 尹小丽 张梓睿 文/图
新闻推荐
尧斯丹在南充广元巴中达州调研时强调 抓实防汛减灾以园区引领乡村振兴
本报讯(四川日报记者袁城霖钟帆燕巧蒲南溪本报记者兰宜谦)8月18日至19日,副省长尧斯丹前往南充、广元、巴中、达州四市调研...
仪陇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仪陇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