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发展循环种养业 山村建起致富产业链

南充日报 2020-05-10 04:14 大字

●本报记者 钟林

广阔农村,大有可为。2013年,带着这样的信念,陈华东回到老家仪陇县立山镇燕子岩村,投资创办一家农业公司,发展生态循环种养业。在偏僻的山村里,他用7年时间建成一个产业链,带领乡亲致富奔康。

整合资源扩产业 线上线下卖产品

4月28日下午,记者前往仪陇县立山镇燕子岩村。燕子岩村曾是贫困村,由于传统农业利润低,加之交通不便,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村子显得寂寞而萧条。

2013年,陈华东在燕子岩村流转土地500多亩,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发展生态循环种养业,并成立一家农业公司。2014年,陈华东开办酒厂,用酒糟养羊喂鸡,喂养蝗虫、蚯蚓作为跑山鸡食材;收集畜禽粪污及工业(生活)废弃物、废水,采用生物降解、发酵或沼化技术进行无害化处理,制作沼气、有机肥、有机饲料以及灌溉水,实现“养殖———沼(糟)———种植”一体化综合利用。

陈华东和他的农业公司给山村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如今,燕子岩村酒香四溢,鸡鸣羊叫,村民们或在家发展种养业,或到农业公司上班,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燕子岩村,绿油油的牧草茁壮成长。“公司最近在更新牧草品种,那边是已经收割的地,过几天要种新种子。”正在割草的村民王佑琴看到陈华东,立即上前介绍地里的情况。“嗯,这几天太阳大,注意莫热到了。”和村民寒暄几句后,陈华东告诉记者,王佑琴是公司农业产业循环模式带动下,与公司共同发展的农户,她家土地流转有租金,她又在公司务工,还承包了牧草种植,年收入不少于4万元。在燕子岩村,目前像王佑琴一样与公司共同发展的农户有50余户。

为拓宽销售渠道,2016年,农业公司入驻仪陇县“互联网+”产业园,借助共享电商平台,将高粱酒、鸡蛋等农产品上网销售。“去年,公司年产值1500余万元。”陈华东告诉记者,公司每年雇佣村民50余人,季节性用工2000人次,其中贫困户800人次,实现农户与公司双赢。

振兴乡村产业 带领乡邻奔康

陈华东说,考虑到村民实际情况和切身利益,产业园积极推广“母牛托养”项目,探索建立“贫困户+公司+合作社”的托养模式,由公司统一提供成年母牛、优质牧草种,承担疾病治疗、疫情防控、配种和保育等技术指导,帮助购买保险等,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和致富机会。

陈华东还建立了一个1500立方米的沼气池,酿酒产生的酒糟和水用来喂牛,这让养牛成本降低50%;牛粪产生的沼气用作酿酒燃料,降低燃料成本;沼气渣替代肥料用来浇牧草,每亩牧草节约肥料成本300元。通过建立生态立体循环链,陈华东的整体利润比同行高出一倍。如今,100多户农户主动加入“母牛托养”项目,户均增收3.5万多元。

陈华东还定期免费组织乡亲进行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业技能。同时,积极对接上级主管部门争取项目,并自筹资金,为家乡修建生产便道6公里、便民路15公里,为村民出行和农业生产带来便利。

陈华东的付出,渐渐得到村民和社会的认可。近年来,他先后获得“四川省百名农业科技服务能手”“四川省返乡创业明星”“四川省改革开放40年‘举旗致富路’创业典范”“2019年四川返乡下乡创业创新领军人才”等荣誉。

新闻推荐

仪陇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出让公告仪自规告字〔2020〕18号 2020-5-8

经仪陇县人民政府批准,仪陇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决定以拍卖方式出让2(幅)地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

仪陇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仪陇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