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为盾,“暖”为戈

南充晚报 2020-02-24 03:05 大字

□ 周太舸(仪陇)

著名诗人吉狄马加在抗疫长诗《死神与我们的速度谁更快?》 中写道:“每一条街道都是战壕,每一个家庭都是堡垒。”是的,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全民战疫打响, 大多普通人只能居家隔离,每一个家庭便成了战斗堡垒。

堡垒,词典解释为防守用的坚固建筑物,比喻难以攻破的事物。对于每个人来说,家好比鸟儿的巢穴,船舶的港湾。人只要回到家里,就不惧外面的天寒地冻,暴风骤雨。家作为抗疫的战斗堡垒,只要严防死守,新冠病毒就难以攻破,对人类就无可奈何。因为,新冠病毒喜冷怕热,而家是温暖的。温暖既是防守的盾,又是进攻的戈。

人天天居家不外出,似乎跟笼中之鸟没有两样。不,鸟儿禁锢在笼中,无法自由飞翔不说,还无法与山峦、树木、花草、轻风、流水、同伴交流。而人有电视、书报、 手机, 不出门也能知天下事。每天, 疫情信息都吸引着人们灼热的目光。 每一束目光都将信息作为燃料,把胸膺里的情感和思想煮沸,沸腾的是对新冠肺炎患者的祈祷, 是对武汉乃至全中国的祝福, 是对一颗颗爱心的感动, 是对新冠病毒的诅咒, 是对人类丑恶行为的憎恨, 是对某些像病毒一样的人性的反思, 是对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期盼。

人们每天看得最多的, 应该是手机。手机世界里,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热度最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新冠病毒就像老虎一样龇牙咧嘴,普通人唯恐避之不及。可医护人员却要主动请战,凛然逆行。尽管他们有专业知识和技能, 但他们所抗击的病毒是新型的,是能吃人的老虎,甚至是比老虎更可怕的魔鬼。 而他们和普通人一样, 也是父母的孩子, 孩子的父母,妻子的丈夫,丈夫的妻子,也是血肉之躯。血肉之躯稍有差池,就将面临生离死别。 即使能逃离病毒的虎口, 也躲不开战斗带来的身心疲惫与伤痕。他们想念孩子,孩子也想念他们,他们与孩子只能隔空拥抱亲吻。这一幕幕情景,无不感人肺腑,无不让人泪目。

《四川文学》主编罗伟章撰写的《我在成都祝福你》 一文, 结尾处发人深省———有人在微信群里发问:“这场疫情对你的生活有什么改变? 或者说,你打算作出怎样的改变?” 获赞最多的一句话是:“以后对医务工作者好一点。”好一点,应该是指多一缕阳光,多一分温暖,多一点理解、信任和支持,不要等到需要时才想起先前应该“好一点”。由此及彼,对关键时刻需要奉献与牺牲的人,我们平常不是应该对他们“好一点”吗?

对家人,也应该“好一点”。家庭既然是战斗堡垒,人就要有饱满的精神和昂扬的斗志。居家隔离的战斗不是冲锋陷阵,而是可以充分利用多出的时间和清闲制造温暖。家有老人,可以给老人梳梳头,洗洗脚,剪剪指甲。如果老人不愿意, 那么陪老人说说话总可以吧。家有孩子,可以给孩子讲讲故事,做做游戏,辅导辅导作业,和孩子一起看看动画片,一起疯玩疯玩。家有爱人,可以和爱人一起做做饭,洗洗衣,拖拖地,玩一把视频里那些夫妻家中旅游的游戏,秀一把平常无暇袒露的恩爱。法国著名诗人彭沙尔说:“有爱慰藉的人,无惧任何事物。” 对家人“好一点”,就是给家人多一点爱,给家增添一份温馨和温暖,战斗堡垒里与新冠病毒的战斗一定是无惧的。

我家的堡垒里就没有恐惧气氛。儿子儿媳除陪孙子外,争着琢磨和做出可口的饭菜, 抢着把地板擦得能照人影,妻子和我倒落得个清闲。 我每天读读书,看看手机,写写文字,养养花草,陪陪孙子。妻子每天看看电视剧,看看手机上的搞笑视频, 有时候笑得泪花盈盈,让三岁的孙子直问奶奶笑啥。妻子每天当然也要陪孙子玩耍,和孙子逗一逗乐子。有一次,妻子叫孙子跟着奶奶睡。 孙子眨巴着眼睛说:“有爷爷跟你睡,我就不跟你睡了。”话音一落,全家人不约而同爆发出了开心的笑声。

每天清晨,我都要看一看阳台上花盆里的金心吊兰。我发现,金心吊兰越来越精神了。我还发现,立春才过了几天, 楼下坡地上已有小草冒出了绿脑袋。小草们也在为迎接春天的到来而战斗吗?答案是肯定的。我想,大自然的春天已经来临,新冠病毒带给人间的冬天也一定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新闻推荐

抗“疫”一线党旗红

“从大年初二到现在,跑了这个村又跑那个组,目的是精准摸排。衣服臭了,需回家换衣服,由于各种担心,电话约定不进门,从猫眼看...

仪陇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仪陇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