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年坚守初心不改,14个新品种创造效益约70亿元何素兰:让甘薯变成“金疙瘩”
●本报记者 谯灵敏 文/图
甘薯,又称红薯,南充市的主产农作物之一。烤红薯、蒸紫薯、红薯饼、紫薯粥……各品种的红薯深受市民喜爱。
现年52岁的何素兰,便和这一被每家每户端上餐桌的“小作物”打了一辈子交道。自从业以来,她便一心一意从事甘薯新品种培育,29年间培育出省内第一个紫薯品种和广为推广的食饲兼用型品种等14个南薯系列甘薯新品种,为全市乃至全省在这一领域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小人物就是该钻‘小作物’。”她常常这样说。
A 生长于农村 儿时梦想成为农业科研人员
9月1日,时值周末,市农科院内略显宁静。何素兰的办公室位于办公楼3楼,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电脑上查阅资料,厚厚的镜片下眼神专注。年过半百,一场疾病让她的身体状况不如从前,甘薯试验田里去的少了,她便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培育新人和为合作社业主、农民进行种植技术培训方面。
为了更好地培养年轻人,今年7月,何素兰主动辞去了副所长职务,建议院领导提拔了两个年轻人担任副所长。何素兰说:“我也是从年轻人过来的,年轻人想干事、干事有激情,让他们早点担起担子是对的,希望我们的甘薯事业更加辉煌。”
农业科研,是一份要受苦、要出力的行业,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行业内女性甚少。何素兰就是这极少数之一。她选择这个行业并不是巧合,而是多年的梦想。
何素兰出生于仪陇县文星镇,父母均以务农为生,从小她便在田里长大,与甘薯、玉米、水稻、小麦……这些农作物打交道。
“我出生于1967年,那个时代农民生活较为清贫,粮食就是农民的希望。”何素兰告诉记者,因为这一原因,她从小就立志做一名农业科学家,提高农作物产量,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在追梦的道路上,她遇到的第一个坎来自家庭。“那个时代,农村人没有读书的观念,念完小学、初中,就该回家务农了。”何素兰说,她的父母最初也是这种观念,加上家中经济困难、农活繁重,读完小学,父亲便让她回去种庄稼。“我要读书。”何素兰含着泪、咬着牙,与父母“谈判”,并保证不会因为学习而耽误家中的农活。看到她态度坚决,父母勉强点头同意了。何素兰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从此,在文星的田坎上、山坡上,常常可以看见一个身体瘦削、眼神专注、埋头学习的姑娘,那便是少年时代的何素兰。
努力付出终获回报,何素兰顺利考上了大学。她没有想过借此机会跃过“农门”,而是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在填报志愿时,她选择了与农业相关的专业,被西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录取,成为了全家唯一一个大学生。
B 从业29年 培育出14个甘薯新品种
在何素兰的电脑里,大部分都是关于甘薯的照片及科研资料。她告诉记者,1990年,从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至南充市农科院,至今已经29年。“我所在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培育甘薯新品种,以满足不同用途的特殊需求。”何素兰说。
四川是全国最大的生猪养殖大省,在粮食短缺的时代,饲料从何而来?何素兰参与的第一个重要项目便是省科技厅攻关项目———食饲兼用型甘薯新品种选育,既要口感好,适合人食用,又要藤叶和薯块产量高,适合养猪。
“那是我入职的第一年。”何素兰回忆,接到任务后,大家开始筹划起来。选择亲本、杂交、播种、育苗、移栽忙得不可开交。当时市农科院的甘薯试验基地在今稻香路、玉带路一带。何素兰明白,做农业科研就是要到地里去,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就有多少成果。由于是夏季作物,她和同事们每天早上5点多从家中出发,到甘薯试验基地“视察”。“甘薯杂交、育苗的过程非常繁琐,移栽到地里以后可不能马虎。”何素兰说,早期栽插、覆膜、灌水,中期需要观察、记载、收集第一手资料。最后就是收获,将产出的甘薯比对筛选,如果达不到攻坚项目的要求,来年再重复试验。
就这样,何素兰每天在农民与科研人员之间转换身份。1999年,历时9年,这一品种通过了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命名为“南薯99”,有效解决了猪饲料短缺问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何素兰主研完成的“高产抗病耐贮藏甘薯新品种南薯99的选育与应用”2003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南充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的“基于集团杂交基因聚合的紫色甘薯选育与应用”研究项目2010年获得南充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9年间,她主研选育了14个南薯系列甘薯新品种,累计推广8000余万亩,创社会经济效益约70亿元。
何素兰还勤于笔耕,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先后在《国外农学—杂粮作物》、《中国甘薯》、《西南农业学报》等刊物上发表了20余篇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论文。
C 醉心甘薯地 成为老师眼中的“狠心家长”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扑得下身子,吃得了艰苦,这是农业科研工作者的真实写照,也是何素兰的真实生活。
由于将大部分精力都献给了热爱的事业,何素兰对儿子的照顾少了很多。“我和丈夫都在从事农业研究,平时工作比较忙,以至于对孩子疏于照顾,心有亏欠。”回忆起对儿子的亏欠,何素兰记忆犹新。1997年,由于城区扩展,甘薯试验基地迁到了顺庆潆溪,每天需城区、潆溪两头跑,工作非常辛苦。何素兰的丈夫在市农科院从事玉米研究,也是科研骨干。因为都是从事大春作物研究,两人刚好忙到一块儿,经常无暇顾及孩子。
时至今日,何素兰仍然记得1997年的一个冬天,正值甘薯收获的时节。那是一个周末,她需要前往基地加班,丈夫又远赴云南,她只得将4岁的儿子托付给邻居照看。在与小伙伴玩耍时,儿子的嘴角被砖头打破了,待她下班回家已是晚上,发现儿子受伤才急急忙忙往医院送,嘴角一共缝了6针。第二天,儿子的嘴肿得不能吃饭。本来她可以请假在家照顾孩子,但一想到地里的甘薯,她还是忍痛把儿子送到了幼儿园。说了不少好话,老师才勉强收下,还说了句:“竟有这么狠心的家长。”临别时儿子一直在哭,何素兰顾不得安慰儿子,只能骑上自行车流着眼泪急忙赶回单位,赶乘开往基地的班车。
“现在儿子的嘴角还有若隐若现的疤痕,每每看到都愧疚不已。”何素兰说。
29年来,何素兰一直行走在追梦的道路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辛勤耕耘,圆满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研究任务,攻克了一道又一道科研难题,抒写奋斗人生。2007年被评选为南充市首届“十大杰出女性”,2008年任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南充综合试验站站长,2009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2013年晋升研究员,201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人物名片
何素兰,1967年生,南充市仪陇人。研究员,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南充综合试验站站长。 她所在课题组长期承担国际强化育种、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国家西部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四川省育种攻关等科研项目, 甘薯育种始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先后多次荣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主持培育甘薯新品种14个,创造了极大的经济价值。201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新闻推荐
8月15日,仪陇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赵德武携相关人员一行到国网仪陇县供电公司看望慰问电力员工。赵德武一行在公司负责...
仪陇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仪陇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