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突出规划引领、招引龙头企业,打造百里产业示范带,走现代农业之路传统农业转型 企业百姓双赢

南充日报 2018-12-03 03:46 大字

●马永红

12月1日,仪陇县赛金镇潮水坝村,连片的柑橘树沐浴着暖阳,长势喜人。纵横的厢垄、白色的大棚、蜿蜒的道路、忙碌的村民与绿水青山相得益彰,呈现出一派“放眼是园区,处处皆繁忙”的景象。仪陇县以柑橘为主的百里产业示范带正走向成熟。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仪陇县摸索出怎样的经验?县农牧业局负责人介绍,该县突出规划引领、强化龙头带动,依托海升、中味等龙头企业,打造纵贯县域南北的百里产业长廊,走现代农业、高科技农业、大农业之路。

招引龙头 科学谋划“新蓝图”

仪陇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63万亩。“过去,由于种粮未走出效益低的怪圈,加上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等原因,农村存在土地撂荒的现象。”仪陇县农牧业局负责人道出了过去农业发展状况。

如何突破瓶颈,走出发展困局?仪陇县意识到农业基础薄弱、企业带动不够的短板,要取得根本性突破,必须结合自身优势,借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一轮扶贫开发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机遇,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形成独具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走出一条适合仪陇特色的现代农业之路。

仪陇县因地制宜,高标准、高质量编制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现代柑橘发展规划》,明确了“招引大企业、建设大基地、培育大产业、创建大品牌、融入大市场”的发展思路。2016年9月,仪陇县与陕西海升集团正式签约,确定率先在潮水坝村建设高标准柑橘产业示范园。

“海升集团是一个集种植、加工、运输和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其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科研水平较高。”仪陇县农牧业局负责人说,该县需要这样的龙头企业来带动。

“仪陇土壤、土质、气候适合种植柑橘,我们也被县委、县政府招引的诚意和走现代农业之路的信心所打动。”海升集团负责人王一凡说。

柑橘产业连片发展远景如何规划?王一凡介绍,海升集团将根据周边柑橘产业发展情况配套建设冷库、分选线、果品后处理中心、其它精深加工项目,成立科研培训中心,建设2000亩柑橘苗木繁育基地,配套建设柑橘主题公园0.5万亩。

目前,仪陇县引进的亿元级龙头企业还有浙江中味集团、利达丰集团、广东温氏集团,分别发展加工型蔬菜、有机蚕桑、生猪养殖,丰富“3351”产业布局,为脱贫奔康和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完善配套 全力充当“好帮手”

“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上多想办法,在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上狠下功夫。”在一次产业项目招引推进会上,仪陇县作出承诺,也付出了实际行动。

潮水坝村作为海升柑橘产业园的核心部分,率先引进了水肥一体技术。“这项技术是政府运用PPP模式引入的智慧农业技术,实施果园水肥一体化。全县标准化果园实施水肥一体技术达1.2万亩。”仪陇县农牧业局负责人说,这项技术既降低了企业成本,又解决了灌溉不足等问题。

仪陇地形多为低山丘陵、水资源欠缺,如何解决产业园建设遇到的难题?仪陇给出的答案是:加大投入,配套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该县全部产业园区共建设产业道路43.5公里,田间作业便道87.5公里,整治河道5.4公里,新建堰塘27口,蓄水池38口,新增蓄水量1.4万方。

11月28日,笔者踏访新政镇三条沟村,村口2个橙色的柑橘卡通形象、红色的“柑橘之源”几个大字十分醒目,一条宽阔的沥青村道路蜿蜒而下。远远望去,白墙青瓦的民居掩映山间,山坳厢垄纵横连片,不远处的金属大棚熠熠生辉。

走近大棚,笔者看到,网式大棚骨架已安装完成,几名工人正在棚顶安装遮阳网、防虫网。

“这是海升二期脱毒苗繁育基地,今年4月开始场平,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三条沟村党支部书记李家喜介绍,脚下的沥青路是今年按照县上规划的4A农旅景区标准新(扩)建的,全长7公里、宽4.5米,解决了海升二期脱毒苗基地建设运输难的问题。

“以前通往三条沟村的路弯多路窄,大型机械很难进入村里施工,道路问题的及时解决确保了工程进度。”王一凡说,整个基地今年年底可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进行播种和育苗。“政府全力配套基础设施,扫清了产业园建设和发展的诸多障碍。”

劳务倒包 创新铺就“幸福路”

11月28日,潮水坝村二组村民李春秀拿着弯刀,正在对柑橘树进行除杂,保证柑橘树享受到充足的阳光。眼前这片柑橘树,李春秀已经用心呵护了1年多时间。2017年9月,李春秀承包了村里产业园的部分劳务,当起了160亩土地上3000株柑橘树的“管家”,每月可以拿到2000元的工资。

潮水坝之变,给村民带来了更多的获得感。李春秀算了一笔账:今年流转了4亩土地可得租金2000元,承包劳务年入24000元,相比以前种庄稼总收入翻了3番。

今年5月,海升集团与学习技术快的李春秀签订了正式员工合同。“今年公司为我购买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5份保险。”李春秀告诉笔者,她还带领着5名村民,在产业园从事除草、喷药等日常工作。

在潮水坝村,与李春秀一样承包劳务的还有邓秀兰、唐克辉、李菊珍等6人。据了解,潮水坝村451户1699人,留在家中的不到35%,全村有劳动力村民都在产业园找到了“饭碗”。

“去年9月到现在打工挣了8000元,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把老骨头还有这个本事。”在园区务工的饶世菊信心满满地说,她今年75岁,身体康健,产业园的活儿干起来得心应手。

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得益于海升集团“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链接机制。群众通过流转土地、园区务工、入股分红、返租倒包、销售产品实现增收致富。

“让村里有能力的人把劳务承包出去,参与管理,务工挣酬。我们公司每周进行技术培训。”王一凡说,下一步,该公司将进一步完善、推广“劳务倒包”模式,让更多的农民参与进来,共享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果。

新闻推荐

剪纸培训助脱贫

11月23日,记者在仪陇县马鞍镇秀容职业培训学校看到,100多名学员在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何小铿老师的精心指导下,...

仪陇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仪陇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