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拍电影 农家小伙感恩养母

四川农村日报 2018-09-19 05:51 大字

邹修明﹙右一﹚正在摄像。

□谯灵敏 邓林灵 特约通讯员 唐明平 文/图

他在浙江横店“跑龙套”时学会了摄像;感恩养母,他毅然卖掉婚房筹资回乡拍电影……近日,由29岁的仪陇农家小伙邹修明担当导演、制片人、摄像的影片处女作《冬梅》收到国际电影节的邀请函。

横店“跑龙套”学到电影拍摄技术

今年8月,刚完成电影《冬梅》初剪的邹修明收到了来自印度尼西亚和希腊两个国际电影节的邀请函。电影《冬梅》还没正式完成,便受到青睐,这让邹修明很欣慰。“一切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9月6日,邹修明对笔者说。

提起邹修明,不得不说他在横店“跑龙套”的经历。

2011年,邹修明前往浙江横店,从此与电影结下不解之缘。邹修明告诉笔者,刚到横店的半年间,他主要给摄像师们打杂,基本上没有机会接触剧组的高端电影摄像机,但他的刻苦努力被一位摄像师看在了眼里。有一天,剧组的摄像师病了,这位前辈摄像师就推荐邹修明掌机。这是他第一次掌机,从此正式踏入了摄像的大门,他开始跟着前辈摄像师学习现场演员走位调度和视觉轴线,以及实现不同情绪的方法和每个镜头的结合等。从刚到横店时的“跑龙套”,到独立拍摄,邹修明爱上了摄像。

在横店的日子里,邹修明每天还能接触到许多有名气的导演,这更加激发了他追求艺术的梦想。他决定拍摄一部文艺风格的电影,感恩养母,反映家乡的风土人情。

还原身世影片采用四川方言

邹修明要拍电影的消息传开后,曾执导电影《变脸人生》的好友陈庆玉主动请缨担当电影监制。

因为资金很少,请不来大腕级演员助阵,邹修明就通过网络征集新人。其妻子郑鸿媚担当影片的编剧,邹修明执导电影,并担任摄像和制片人。

2018年6月,邹修明带着剧组和一车的设备,回到家乡仪陇县,《冬梅》正式开机。

电影《冬梅》讲述了一位名叫冬梅的农家妇女偶然拾得一名弃婴,含辛茹苦将弃婴抚养成人,并供其上学的感人故事。“这个故事讲的就是我的身世,里面的女主人公冬梅就是根据我的养母塑造的。”邹修明告诉笔者,很早以前,他就有了拍摄《冬梅》的想法,但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正式施行。2017年底回乡时,他发现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不拍摄,家乡的老房子拆了就很难还原故事的原貌。”

为了最大程度还原故事,《冬梅》这部电影采用了四川方言。6月至7月中旬,邹修明和他的团队顶着酷暑,辗转于仪陇县马鞍镇金山村和沙溪村,最终完成拍摄。

为了梦想卖掉婚房完成拍摄

《冬梅》一共耗资28万余元,为了凑钱,邹修明卖掉了自己的婚房。即使这样,还是在影片快杀青时用完了预算。“那时,剧组连最基本的饮食都无法供应了。”邹修明说,拍《冬梅》是他的梦想,不能因为资金停拍,最终他向亲戚朋友们借钱完成了拍摄。

目前,《冬梅》初剪已经完成,时长66分钟,预计两个月后可以确定最终版本。“希望《冬梅》能够让更多的父老乡亲看到。”邹修明说。

因为拍摄《冬梅》,邹修明在圈内有了一定的名声。除了陆续收到国际电影节的邀请函,也接触到一些投资商,他接到了人生的第一笔投资,开始准备拍摄一部讲述乡村老人和留守儿童故事的影片 《向阳的仙人掌》。

近三年里,邹修明还担任了一些影片的摄像,其中包括 《灿烂光辉》《重返青春期》《慈爱的心》等,风格多样。“未来,我会不断提升摄像技能,尝试多种拍摄方法,争取拍出叫好又叫座的影片。”邹修明说。

新闻推荐

党员义务捡垃圾 倡导环保理念

(李斌崔冠雅李沙)为进一步增强党员凝聚力、战斗力,同时增强市民环保意识,8月31日上午,仪陇县新政镇党员先锋队的20余名党员志...

仪陇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仪陇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