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农村学生的语文素养
●仪陇县板桥小学校 聂积明
在我国语文课程资源的平台上,乡村学校在条件性课程资源方面处于弱势,但在素材性课程资源方面却有着一定的优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我们乡村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特有的课程资源,弥补农村教学资源的不足,缩小城乡课程资源的差距,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1、广开思路,开发有限设施的多种功能。在新课程的改革过程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根据各地和各学校的实际,广开思路,创造性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开发有限资源的多种功能。如可以把科技小制作请到语文课堂,借此训练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
2、激发热情,激活教材“二次生命”。孩子们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思维、独到的见解,已获验证的成功的学习方式,自己的游戏等都有可能成为教材“二次开发”的契机。
3、结合实际,开展丰富的课余活动。 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多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可见,新课程强调以活动教学为手段,由教室移向生活,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全体性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实际的环境中学语文、用语文。
二、 合理利用家庭课程资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学生的发展同其所在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我们在使用学校资源的同时,还要发现、利用家庭课程资源。
1、 结合农家中的课程资源,使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孩子们生在农家,长在农家,对蔬菜、水果等农作物再熟悉不过了,对它们的外形特点和生长过程自然有深刻的印象。记得去年我的表姐带着她12岁的女儿到乡下探亲,她女儿指着路旁的禾苗问道:“妈妈这些水草为什么长得这么整齐啊?”同行的人不禁开怀大笑,这也许是她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城里的缘故吧。而禾苗在我们农村田野随处可见。当教到小学语文第一册识字㈠时,教学文中的“禾”就可以结合学生所见,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外形特点以及种植方法为什么要“整齐”等。实践告诉我们,农村孩子的见闻也不少,农村特有的生活和学习语文结合起来,就能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2、凭借学生的经历体验,使理解课文与切身感受相结合。 学生本身就是特殊的课程资源。他们有特殊的生活经历和家庭故事,如:旅游见闻、探险、急救,父母打工,有做农活,捕鱼、种菜等体验和收获。这些经历和体验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能力的锻炼、合作精神的形成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利用,把学生的这些经验同课文的感悟结合起来。
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时,教师也是一种独特的课程资源,那睿智的谈吐、丰富的社会阅历、广博的文化知识、真诚细致的人文关怀、独特的人生感悟都是学生终身受益、用之不竭的精神资源。让我们在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发展我们自己,塑造我们自己,超越我们自己,让我们的农村语文教育真正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发展,真正地有效地提升每一名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闻推荐
(张明张超)6月28日,仪陇县人民检察院举办了以“关爱祖国未来擦亮未检品牌”为主题的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
仪陇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仪陇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