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悉心照顾 瘫痪公公站起来

南充晚报 2018-04-27 08:05 大字

■ 仪陇记者站 马永红 文/图

“多亏了大女儿啊,我这把老骨头才能活到今天,让她受苦受累了。”4月25日,当记者与79岁的陈青文交谈时,老人噙着泪花。口中的大女儿,其实是他的大儿媳妇饶桂华。

陈青文精神状态良好,口齿伶俐,丝毫不会让人想到,他曾经历了从瘫痪卧床不起到坐轮椅度日再到如今能拄着拐杖独立行走的漫漫5年多时间。

谁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自陈青文患病至今,2000多个日夜,饶桂华不离不弃陪伴着公公,悉心照顾。喂饭、擦身、按摩、推轮椅……这些活儿她早已成为了一种习惯,也成了她每日生活组成部分。

不抛弃 照顾瘫痪公公

2012年,家住仪陇县马鞍场镇上的陈青文摔伤瘫痪, 面对经济压力,饶桂华对丈夫陈斌说:“老陈啊,你看现在这个境况,我们不怨天,不尤人,日子还得过,照顾父亲的事全交给我吧。” 陈斌与妻子共同照顾父亲几个月后, 不得不把担子全压在妻子肩上,外出务工。2013年初,饶桂华便独自挑起了料理公公饮食起居的担子。

“公公生病时,不能自己吃饭,肠胃也不好,只能用一把小勺子,像对待婴儿似的慢慢喂, 既要控制饭量,又不能让公公挨饿, 每天进餐七八次。” 饶桂华告诉记者, 为了让公公吃得舒心, 深更半夜起床也成了习惯。

“桂华这闺女,比亲生女儿还孝顺。” 邻居张玉芳告诉记者, 一年四季,只要遇上好天气,饶桂华都会背着100多斤重的公公, 小心翼翼地从七楼下来,让公公坐上轮椅,推到1公里外的马鞍广场散步, 回家又背上楼。记者给她算了一笔账,这5年多的行程至少3000公里。

除此之外,饶桂华每天坚持给公公做2个小时的康复锻炼,揉腿、按摩,帮助公公的下肢恢复知觉。还请一些老人来家里陪公公玩耍, 讲故事逗公公开心。

2017年, 陈青文病情有了好转,下肢能行动了,自己能动手吃饭了。“我上辈子积了德, 娶了一个好儿媳。”陈青文常说。

辞工作 当公公的“全职保姆”

饶桂华出生于仪陇县石佛乡一个农民家庭,1996年与马鞍镇永安社区居民陈斌结婚,2007年前, 夫妻俩一直在外务工。后来为了照顾儿子和年龄渐大的父母,饶桂华才回到老家找了份工作,丈夫仍在外乡打工。

当生活的光阴流到2007年,这个家庭宁静的生活出现了不幸的阴影。“2007年9月, 我婆婆突发脑出血,与世长辞。第二年10月,公公砍柴时从树上摔下来, 埋下了病根。”饶桂华忆起家中的连环遭遇, 几度哽咽。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2012年10月的一天晚上,下班正走到小区楼下的饶桂华听见楼上传了呼救喊, 急忙冲上去,只见公公摔倒在地板上,她赶紧拨打了120, 陈青文被送入马鞍医院急诊室。 丈夫陈斌第二天也从外地火速赶了回来, 夫妻俩默默地守护在父亲床前,3天过后, 陈青文苏醒了。住院一个月后,医院告知,陈青文颅内大出血, 余生只能卧床度日了, 建议出院保守治疗。“照顾老人是做儿女的本分。”饶桂华决定辞去工作,专门在家服侍公公。

再上岗

工作之余不忘尽孝

公公患病后, 饶桂华对他不离不弃悉心照顾。她也渐渐成了社区的“名人”。

2017年,永安社区举行民主选举会,饶桂华全票当选为社区副主任。 陈青文的二儿子主动要求把父亲接过去由他的妻子照顾,让嫂子能安心工作。

白天,饶桂华忙于社区工作,下班后,还要去弟妹家陪公公聊天, 给公公端洗脚水,捶背揉肩,帮助弟妹做一些家务事。“弟妹家并不宽裕, 赡养老人是我们共同的义务,妯娌间应不分彼此。”饶桂华这样认为。

“饶桂华不仅是个孝媳妇,工作上也是一把好手。”永安社区的同事说。饶桂华深深地体会到,子孝父心宽,她经常深入社区看望慰问老人, 调解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纠纷,教育引导年轻人孝老爱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饶桂华尽孝以身作则,感染了社区每一个人。日前,仪陇县委县政府授予饶桂华“仪陇县第三届十大孝星”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近千个农家书屋成农民“文化粮仓”

本报讯(尹小丽范红英)“有了农家书屋,查个资料,学习种养知识、卫生常识什么的,比以前方便多了。农家书屋让我找到了科技致富的门路。”4月11日,正在农家书屋里看书的仪陇县日兴镇黎明村村民李祖雄...

仪陇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仪陇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