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贫困 喜看出列村百姓的新生活

南充日报 2018-02-22 02:12 大字

●本报记者 李奎 实习生 童铃曦

打了一场脱贫攻坚硬仗,乡村旧貌换新颜,茅草房也成为时尚民宿……2018年春节大假期间,记者在南充市一些脱贫出列的贫困村看到,群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四个好”目标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过上好日子 老百姓开启幸福生活

2月19日,记者在仪陇县新政镇金鸡山村看到,纵横交错的水泥村道连接着整洁的村舍,漫山遍野的柑橘树排列得整整齐齐。在二号村民聚居点,一栋白墙青瓦的二层洋房十分漂亮,屋檐下挂着喜庆的红灯笼,大门两侧贴着崭新的对联,上面写着“帮扶温暖万人心,扶贫恩惠千家户”……在实施***以前,金鸡山村村民李光元没有想到,他家的日子竟然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李光元今年70岁。走进他的家中,记者发现,地板拖得干干净净,床上的被子叠得四四方方,家具一尘不染,厨房里挂着一排腌制的腊肉香肠,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因为身患慢性病,李光元一家因病致贫。2017年,他一家6口人用帮扶资金入股村里的产业园,土地流转每年还可以收取租金。同时,李光元还享受了低保、医疗救助等多项帮扶政策。2017年,李光元一家不仅顺利告别了贫困,还搬进了140平方米的小洋楼。

金鸡山村村委会主任李伟军告诉记者,金鸡山村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统规统建4处村民聚居点,集中安置了94户400人,大大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水、电、网络等一应俱全,水泥路通到每户人家,家家户户的门口都修建了篱笆庭院。村里鼓励村民发展庭院经济,每家每户都在房前屋后的菜圃内种植花卉蔬菜,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2017年,仪陇县共退出130个贫困村。2018年,仪陇县将围绕安溪潮村、险岩村、潮水坝村为核心的“三大组团”,着力金马、新马、成巴三条主线,培育生猪、粮油、水果三大支柱产业和中药材、蔬菜、有机蚕桑三大特色产业,建设大基地,发展大产业,培育大品牌,助推三产大融合,实现助农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让更多的群众在奔小康的大道上越走越快、越走越稳。

乡村旅游火了 茅草房成时尚民宿

刚刚过去的春节大假,阆中市天林乡五龙村游人如织。游客在村里或观花赏景,或骑游,或垂钓。在农耕博物馆里,全面展示了川北农村生产生活情景,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打铁铺、砖瓦窑、竹编铺、豆腐坊、耕牛推磨等场景,让游客乐在其中。

在五龙村,一间名叫“素清”的时尚民宿特别吸引游客。在小院里,房屋古色古香,废旧的自行车、音响摆上花草,成为农家小院里一番别致的风景;菜篮子、旧草帽摇身一变,成为卧室的床头灯罩。就连一旁用于堆柴草的废弃茅草屋,经过巧妙打造后,也成为了让人眼前一亮的客栈。

“素清”时尚民宿源自村里一位贫困老太太,名字就叫王素清。五龙村第一书记李国富介绍,王素清老人的老房子保存较好,一直闲置没有居住。在开发乡村旅游时,村里征得老人同意后,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由专业公司进行统一规划打造,内部改造为民宿,各类设施一应俱全。改造完成对游客开放后,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拍照和住宿。平时王素清在民宿内做一些简单的管理服务工作,每月按时拿工资。

“五龙村是阆中探索乡村休闲观光‘农业十旅游\’助推脱贫奔康的成功尝试。”天林乡相关负责人介绍,五龙村2014年被审定为省定贫困村,2017年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村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穷乡僻壤到“业主产业十乡村旅游”新村的华丽转身。

在规划时,五龙村以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山村田园风光为基调,修建各类村道公路近30公里,路边栽种各色鲜花;引进业主建设沃柑、瓜蒌、有机蔬菜、水产、辣木五大产业园区实现产旅融合。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特别注重突出乡村特色,做浓乡愁,结合实际开发一批体验性、互动性、参与性极强的游玩项目,修建了农耕博物馆,营造浓厚的乡村气息。同时,选择部分视线开阔、位置较好的农房,由旅游开发公司统一租赁后投资改造,打造成环境优美、乡愁浓厚的高端民宿,同时随山就势修建玻璃屋、木屋,打造乡村民宿区,让游客住下来体会乡村生活乐趣。

新闻推荐

在新政老街,看文昌宫变迁,了解走社火兴衰老街寻旧

●尹小丽三面环水的仪陇县新政镇,有着1400多年的建城历史,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曾被评为四川省十大名镇之一。走进新政老街,随处可以寻觅到文化的印迹。而城内遍布的寺庙宫殿,构成了这浓厚历史...

仪陇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仪陇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