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主导产业 做优特色产业 南充着力推进“5+5”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南充日报 2021-03-17 02:13 大字

三月,春回大地。田野里、山坡上、大路边,是那一望无际的金黄菜花、粉红桃花、雪白李花……

3月3日,市委重大产业和项目推进办公室会同南充日报社组成的采访组,走进南充现代农业园区,看到一个个园区串珠成线,智慧大棚里,工人正抢抓时节,掀起春耕春种热潮。

现代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近年来,南充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现代农业千亿产业集群建设为抓手,深度对接全省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全力做强优质粮油、生猪、蔬菜、蚕桑、晚熟柑橘5大主导产业,做优木本油料、中药材、牛羊、水产、酒业5大特色产业,培育形成链条完善、特色鲜明、结构完备、全省领先的“5+5”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2021年,全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产值力争达到1300亿元、增速8.3%;力争新建现代农业园区21个,招引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个;计划新(改、扩)建优势特色产业基地10万亩,实施重点农业项目66个、总投资123.15亿元。

不误农时 春耕生产忙

3月3日,西充县古楼镇“充国香桃产业园”,道路两旁成片的桃树花开正艳,粉红色的桃花一朵紧挨一朵,挤满整个枝丫。

在元斗果业桃树基地,业主高元斗正在桃树林里向村民讲解桃树春季管护知识,进行技术培训指导。高元斗从事果树种植13年,从最开始的30亩桃树基地发展为现在的600亩元斗果业,一路走来,他依靠勤劳的双手,实现致富增收。

去年,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元斗的香桃还是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10多个省(市),实现产值200万元,创办的合作社带动当地200多农户发展香桃产业,户均增收4万元以上。“今年,是一个好年头,预计产值将翻一番。”望着眼前花开满枝的桃林,高元斗充满希望地说。

在西充县仁和镇金子山村,白色地膜成长条状分布在田地里,从远处看上去好似五线谱。在田地里,每两人一组,分布在地膜两边,熟练地进行玉米苗移栽。“当下气温回升,正是水稻育苗、玉米移栽的好时节,每天有50多名村民分布在各个田间地头。”金子山村乡土香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胡联钛介绍,在春耕关键时节,该镇农技站技术人员蹲点指导,助春耕、解难题。

日前,一支由嘉陵区吉安镇干部组成的助耕队来到该镇雷家沟村,帮助村民揭开地里的塑料薄膜,露出玉米、蔬菜等青苗。“镇领导包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组织村民抓好春耕生产。”吉安镇党委书记杜鹏说,早在春节之前,镇上就启动了春耕备耕,组织农资经营户备齐备足农资。

全域规划 形成错位发展格局

一片连一片,一山接一山……沿着高坪区百公里柑橘产业环线,进入阙家镇利光村,公路穿村而过,水渠依园而建,以前废弃的荒山、荒坡、“鸡窝地”“巴掌田”全部栽上了柑橘苗。

近年来,南充柑橘产业发展势头向好。高坪溪头—马家—东观100公里环道,南部定水—升钟、盘龙—八尔湖、火峰—长坪等一大批档次高、规模大的现代晚熟柑橘产业基地相继建成。成功注册了“果城果橙”系列商标,南部脆香甜柚、蓬安锦橙100号等产品先后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高坪区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甜橙之乡”称号。

嘉山嘉水出嘉桑,好山好水产好茶。嘉陵区,这个全国唯一以江命名的区县,近年来因“桑茶”闻名中外。桑茶产业是一个绿色产业、朝阳产业、长效产业,拓宽了贫困地区农村群众的致富路子。目前,嘉陵区仅尚好桑茶一家公司就发展优质茶桑基地8000余亩,形成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民俗体验、农事活动、文化展示、桑茶采摘等于一体的特色茶桑基地,并通过流转土地、入园务工、入股分红的方式,带动当地1000余户群众,年增收600多万元。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在遵循“全域规划、区域布局、流域发展”原则上,目前全市建成百公里产业示范带8个,建成特色产业基地386万亩,形成了区域之间各有特色、各有主导,园区之间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良好格局。

品牌强农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西充县围绕“东桃西橙、南薯北禽、中粮油”的总体思路,兼顾产业基础和综合条件,不断优化有机农业产业布局,做大有机农业产业“金字招牌”。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该县有机农业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有机农业已成为西充最靓丽的名片。

西充县坚持发展有机农业,是南充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品牌强农”战略的生动写照。目前,南充构建了以“好充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核心,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中法农业科技园区”等“国字号”园区为名片,以“南充冬菜、营山黑山羊、西充二荆条、阆中川明参、高坪甜橙”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为支撑,以“张飞牛肉、保宁醋、川北凉粉”等中国驰名商标为特色的南充农业品牌集群。

今年,南充市将进一步强化品牌运营管理,完善区域公用品牌使用和退出机制,支持现代农业园区优先使用“好充食”品牌,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道地药材认证,建立以“好充食”区域公用品牌为主导、地域特色品牌为补充、企业自主品牌为支撑的南充农产品品牌集群,力争入驻“好充食”企业超250家,“三品一标”总数达390个。

农业大发展,受益最大的是农民。南充始终把培育农业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巩固乡村发展成果。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充立足农村、依托农业,积极探索融合之路,拓展精深加工,拉长服务链条,培育新兴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在文化上有说头、在景观上有看头、在休闲上有玩头、在经济上有赚头。

■部门声音

抓好四方面工作 推进现代农业大发展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 滕明鹏

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坚决落实市委 “稳农业”要求,围绕“开门红”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推进现代农业大发展。

第一,抓稳粮食生产。对照目标,按照粮食种类分解到乡镇,落实到地块,压实责任主体,力争超额完成生产任务。抢抓育苗播种,确保在规定时间完成育苗、播种。通过改善耕作条件、提升耕地地力、配套农机装备推动撂荒地复垦, 充分利用低垄宽厢、桑(果)园套种豆类、马铃薯等粮食作物,扩大种植面积。力争完成省政府下达南充市845.4万亩、312.7万吨的粮食生产任务。

第二,抓牢生猪生产。全面落实中、省、市有关恢复生猪生产政策举措,加快推进大型规模养殖场建设,推动老旧猪场改造升级提质扩能。抓早抓实填槽补栏,坚持补栏增养和疫病防控两手抓,进一步完善防疫和治理设施设备,持续巩固生猪恢复良好势头。力争生猪全年出栏560万头以上、年末存栏393万头以上。

第三,抓好产业培育。有序推进现代农业园区梯度建设,力争新建现代农业园区21个,争创省星级园区2个以上。强化要素保障,加快实施66个农业重大项目。新(改、扩)建优势特色产业基地10万亩。持续壮大“5+5”主导特色产业,做好蔬菜、晚熟柑橘、家禽产销对接,下好加工棋,做好农旅文章,努力提高农业产值。

第四,抓紧乡村建设。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洪涝灾害毁损农田修复项目实施, 全面启动2021年47.4万亩建设任务。 整村推进111个行政村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力争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15%以上。引导在家农民就近务工,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记者手记

大农业 大产业 大有希望

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

农业现代化这条“金扁担”,一头挑着“绿水青山”,一头挑着“金山银山”;一头连着国家的“粮袋子”,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

近年来,南充全力做大粮油、生猪、蔬菜、蚕桑、晚熟柑橘“5大主导产业”,做优木本油料、中药材、牛羊、水产、酒业“5大特色产业”,传统农业格局华丽转身,现代农业干得风生水起,老百姓的“钱袋子”“米袋子”“菜篮子”不断充实。

大农业、大产业、大有希望。南充是全省农业大市,全市现代农业产值已突破千亿大关,达1205亿元;建成现代农业园区78个,率先在全省实现省级园区县域全覆盖;建成特色产业基地386万亩,产值306亿元,带动120万农民入园发展,入园农民人均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1%。

让农业发展扛起“金扁担”,是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繁荣、农民全面富裕的必然路径。未来,要“跳出南充看农业,跳出农业抓农业”,走“特色路”,打“科技牌”,唱“农旅戏”,促进农工结合、农旅结合、农商结合,让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东风起,万物勃发。农民正以辛勤的汗水和饱满的信心,孕育着乡村全面振兴的希望!

本版稿件由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晓江/文 梁洪源/图

新闻推荐

一站式服务助农民工返岗

本报讯2月23日,22名西充籍农民工从西充县汽车西站坐上“返岗专车”到达成都后,将换乘“专机”直达务工地广州。据了解,...

西充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西充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