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发展 唱响“田园牧歌”

南充晚报 2020-11-05 01:41 大字

位于西充县莲池镇的张澜故里景区,拥有厚重的人文历史、良好的自然生态、 古朴的民风民俗、 浓郁的乡村风情、 秀丽的田园风光。近年来,景区立足自身的生态人文优势,将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旅游兴业、文旅富民的特色发展之路。

项目建设 提升景区品质

11月3日, 记者来到张澜故里景区,一进景区,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典型的川东北民居风格四合院建筑,幽静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有机融合。

景区的梅文化博览馆建设现场一片忙碌。“梅博馆主体工程已经全面完成,正在实施柱体装饰、玻璃幕墙及周边景观绿化等工程。” 西充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李雄说,梅文化博览馆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 馆内将采用声光电技术,融合科技互动元素,重点展示张澜生平和张澜精神,延伸展示与梅花关联的文化艺术、文创产品等,展现文旅融合发展新变化。

据了解, 西充县城至莲池文旅融合产业带项目年度投资约8000万元,按照5A级景区标准,以“文旅建业、乡土筑境、文化铸魂”为规划理念,主要建设“一带一馆一核心”。“一带”: 即改造提升县城至张澜故里景区10公里旅游道路;“一馆”:即新建梅文化博览馆1座,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一核心”:即实施张澜故里景区核心区提升工程。

县城至莲池文旅融合产业带项目建成后, 将有力推动张澜故里景区规模拓展和功能提升, 进一步增强景区核心吸引力,提升景区知名度,聚集景区人气, 将景区建设成为文旅融合发展新样板,并带动、辐射周边景区景点。

文旅互动 展现景区魅力

张澜故里景区有一座张澜书院, 书院内部的装饰和布局, 体现了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书院合理利用空间,规划出棋艺区、书写区、阅读区、文创区、展演展览区等多个功能区域。

“书院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张澜书院负责人介绍, 创办书院就是为了给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志之士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有助于他们进一步提高个人修养和素质,从而弘扬国学、传承经典。

西充县举办的首届乡村文化旅游节、 四川省第五届乡村文化旅游节以及玫瑰花节、荷花节等节庆活动中,作为分会场的张澜故里景区广泛开展泥塑、篆刻、剪纸等非遗传承展示,以及民间歌舞、徒步等群众性文体活动, 并推进《布衣张澜》《家国长歌》等大型文艺演出进入景区, 吸引了八方游客。

游客来到景区, 不仅能瞻仰伟人、赏梅花、品美食,还能现场参与多种互动体验, 观赏当地节目表演等。 旅游使文化更具活力, 文化让旅游更有魅力。景区,在文旅互动中,奏响了“诗”与“远方”的共鸣曲。

产业融合 实现倍增效应

农旅、 文旅深度融合就是按照“保持田园风光,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原则”,将有机农业、地域文化、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为此, 莲池镇立足自身的生态人文优势, 引进明和农业、 盛祥玫瑰等多家旅游企业,打造以红色文化、农业休闲、花卉观赏为主的“张澜故居 玫瑰花谷”生态文化旅游景区。 该景区规划占地3000亩,计划投资6.5亿元。景区除了引进近千种玫瑰花品种外,还种植了千层金、迷迭香、薰衣草等花卉苗木,形成农业观光、玫瑰花海休闲、浪漫文化度假、 风情乡村体验四大旅游休闲产业。

磨盘山下,是灵宝宫村。该村距离张澜故里景区只有2公里路程,这成为了灵宝宫村发展乡村旅游的一大优势。 该村以村里的马尾包山为产业核心, 山上除了种植花椒外,还种植了猕猴桃、西凤脐橙等经果林, 山下养殖了甲鱼、乌鱼等水产品。

该村通过开展以“花椒采摘快乐游” 等为主题的一日游、摄影、绘画、文艺演出等系列旅游活动, 充分发挥花椒产业附带的旅游资源, 拉动该村的旅游经济发展,带动村民致富。

近年来, 莲池镇在张澜故里景区沿线新建乡村酒店、农家乐20余家, 民宿客栈6家,年接待游客超过60万人次, 年旅游综合收入超过3亿元。 目前,以农业观光、 文化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业正成为当地发展最快、潜力最大、带动性最强的产业,实现了“1+1+1>3”的效应。

西充记者站 李同周 文/图

新闻推荐

发展家庭农场 助力乡村振兴

秋收时节,镶嵌在西充县广袤田野间的家庭农场农事正忙:仙林镇永鑫家庭农场,10余名工人有条不紊地给柑橘套袋、施肥;晋城街...

西充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西充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