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29.85亿元,继续位列全省一方阵,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8.5%!一季度南充经济实现“开门红”

南充日报 2019-04-22 07:01 大字

●本报记者 张春华

4月19日,南充市召开2019年一季度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通报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今年全市经济起步向好,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29.85亿元,继续位列全省一方阵,同比增长8.5%,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1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高出0.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1.9∶42.0∶46.1,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整体实现“开门红”。

1 工业经济较快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二

在高坪区东顺路旁,南充三环电子五期已经建成,正开足马力,加班加点生产。目前,该公司六期、七期正在加紧建设中,预计2022年全部建成,届时将大幅提升该公司产品的全球市场占有份额。

距三环电子直线距离15公里处,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项目一期已建成,现代化生产车间整齐列阵,气势恢弘。南充造“远程”纯电动轻卡及新能源客车行销国内各大城市。

三环与吉利,是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缩影。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148.28亿元,同比增长9.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48家,增加值同比增长10.5%,比上年同期提升0.2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4个百分点,列全省第2位。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市统计局一份调查报告分析,从当前基本经济面来看,结构影响相对较小,有利于全市经济平稳运行。开年以来,全市工业企业运行情况良好、重点项目推进有序。全市重点监控的“四上”企业及投资项目个数均有增加,截至3月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48家,比去年同期净增21家。

在量增的同时,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质。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9.1%。1至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5.39亿元、同比增长11.8%,利润总额31.51亿元、增长17.3%。

全市工业经济量质双升,对此,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葛宗兵认为,工业经济健康较快发展,主要得益于工业投资加大,特别是技改投入的增加。

位于西充县多扶工业集中区的四川九天真空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真空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能做大做强的秘诀就是大力创新,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该公司拥有自己的企业技术中心,由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等35名专业技术人才组成优秀研发团队。公司长期与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合作,拥有30多项专利。其生产的真空产品远销美国、德国、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2018年销售收入达2亿元。

产品更加贴近市场需要,科技含量更高,附加值更高。仅以今年前两个月为例,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工业投资完成29.9亿元,完成技改投资15.8亿元,工业投资增速与技改投资增速双双突破10%。

2 投资保持高位运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出全省4.7%

一季度,全市GDP列全省第6位,与去年同期持平。根据全市经济运行下半年发力的特点,市统计部门预测,今年南充市GDP总位次不会出现下滑,将继续稳居前五。

经济继续平稳向好发展,投资保持高位运行是重要因素。作为拉动经济“三驾马车”组成部分,南充市在投资拉动方面狠下功夫,持续打出“组合拳”。

市委决定,2019年全力以赴实施产业年、项目年、开放年“三大行动”。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各地一开年就兴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以及投资稳增长的高潮热潮。

2019年春节刚过,在嘉陵区花园镇,银翔比速汽车项目建设再度提速。该项目于2018年4月开工建设,总投资120亿元。目前,装配联合厂房正在进行顶棚钢结构安装,冲焊联合厂房地梁浇筑完成50%,涂装综合厂房已完成地勘报告和初版图纸审核。项目预计2019年实现试生产、总装下线,2020年全面投产,达产后预计年收入400亿元,年税收30亿元。

为确保这一全市重大产业项目顺利推进,嘉陵区委分管领导对项目实行每天现场办公,有困难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坚决做到“绝不因为自身工作不到位而影响项目推进”,确保了项目建设进度不缓、投资强度不减。

将军路嘉陵江大桥作为南充市打通主城区东西大通道、连接顺庆高坪一体发展的重要城市干道和重大民生工程,受到各方高度关注。承担该项目主要建设任务的顺庆区强力推动各项工作,2号及3号主桥墩栈桥、2号及3号主桥墩钻井平台,东引桥T梁预制场等工程同时施工、同步推进。目前,大桥主栈桥提前1个月完工,即将正式进入主体工程施工。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大对重大产业、民生、交通等项目的投入,既可对地方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改善带来长远和积极的影响,也能对当下经济增长形成强力拉动。今年全市深入实施项目年行动,努力保持项目建设高点起步、高位推进的火热势头,确保一季度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超时序进度。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4.8亿元,列全省第七位;同比增长14.0%,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4.7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二位。其中,第一产业投资17.29亿元,同比增长54.2%;第二产业投资53.08亿元,增长21.3%,其中工业投资达52.25亿元,增长19.7%;第三产业投资244.42亿元,增长10.6%。

房地产投资是全社会固投重要一环,也直接反映城市吸引力及经济活力。今年一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53.75亿元,同比增长8.1%。商品房销售面积282.6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4.5%。

3 市场消费持续活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省第三

近年来,南充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城市面貌和功能得到质的提升,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成渝第二城”建设步伐更加有力。

在城市不断扩大的同时,市场消费能力也在稳步提升,市场更加活跃。

在大润发、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从各类生鲜到各式家电、床上用品应有尽有;重庆新世纪、茂业百货、仁和春天等大型卖场,商品齐全、服务周到。大型销售实体不但改变着人们的购物方式,也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一站式购物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南充市各主要卖场销售额较去年同期都有较为明显提升。

市统计局通报指出,今年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9.08亿元,列全省第3位;同比增长11.4%,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列全省第2位。

按城乡分,一季度全市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82.9亿元,增长11.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6.18亿元,增长12.1%。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47.81亿元,增长12.1%;商品零售收入211.27亿元,增长11.2%。

此外,全市一季度农业生产实现平稳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6.52亿元,同比增长3.1%;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42亿元,同比增长8.0%;金融市场整体稳定,截至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579.42亿元,同比增长6.5%。

葛宗兵认为,总的来看,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延续了去年良好发展的势头,实现了市委确定的“开门红”目标。但具体分析,在经济运行中,还面临部分行业增长乏力、增速回落等问题,实现高位求进、高位突破难度较大。

他建议,全市上下继续按照全年总量“三突破”,增速“三高于”,排位“一方阵”的目标,坚持“投资主驱动、项目总抓手”,以项目工作组织经济工作,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迅速打开局面,确保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增长8%以上。

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今年全市将聚力推进“100件大事”,始终将其作为牵引带动全局工作的“牛鼻子”,将要素资源、政策支持、服务保障向“100件大事”重点倾斜,奋力推动市本级25个支撑项目完成投资62亿元以上、九县(市、区)186个支撑项目完成投资1034亿元以上,为经济增长催生强劲动力。

新闻推荐

清明节前后全市立案处理森林火案20起

本报讯(记者张春华)日前,记者从市森林防火指挥部获悉,南充市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严查严处失火放火违法行为,仅清明节前后,全市...

西充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西充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