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的祈愿

南充晚报 2019-02-19 00:00 大字

□ 杜小春(嘉陵)

入夜,蛙声四起。隔壁贾大娘破口大骂:“死瘟煞, 十四夜过了你还在闹!”她摸了摸小儿子的额头,体温仍偏高,怒不可遏。

我想起30多年前邻居贾大娘将儿子感冒发热归咎于青蛙鸣叫,不禁哑然失笑。于是,一段有关“十四夜”的回忆渐渐浮现在眼前。

每年正月十四夜, 在嘉陵区、 顺庆区、西充县、南部县的部分农村,孩童们自发组织起来, 向滨水之地送去自制的蛴蟆灯,俗称“十四夜送蛴蟆”。

“十四夜”追本溯源众说纷纭,但在嘉陵区西路一带约定俗成: 正月十四就是新春佳节的最后一天。

上世纪90年代以前, 这里的人们对元宵节浑然不知,却对“十四夜”刻骨铭心。在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丰盛的饭菜难得一遇,但在正月十四这天中午,家家户户皆可吃到荤菜,因此,所有人都翘首以盼这一天的到来。

正月十四的中午, 乡亲们大多会蒸白米干饭,当大米煮到半熟时,便用筲箕滤出米汤,再放入锅中蒸熟,米汤留下用于裱糊“蛴蟆灯”。

在这里, 人们从小便是制作“蛴蟆灯”的民间艺人。伐竹截节,手起刀落;破切编拱,技法娴熟;糊搓穿插,一气呵成。

晌午过后,人们便去竹林选材,截取一段竹簧较薄粗细适中的竹竿, 把第一节竹筒均匀地破成八九份; 切一根篾条编织成圆圈,放入破开的竹筒内,将其拱成橄榄状;用米汤将废纸糊在“橄榄”的外面,在空隙处做一个可以随心所欲开闭的纸门,一个精美的灯笼便呈现在眼前;再用棉花搓成灯芯,穿进一端有竹节的细竹筒内,灌入煤油; 用稀泥将这支煤油灯竖直地固定在灯笼的底部。最传统的“蛴蟆灯”便大功告成了。

当然, 这种传统的手工艺活大多由功底深厚的成年人完成, 孩子们一般是站在旁边聚精会神地看,炫耀谁家的“蛴蟆灯”最漂亮。

随着时代的发展,制作“蛴蟆灯”的材料不断改进,制作技法也五花八门,但万变不离其宗———制作带有罩子的灯笼, 避免灯火被夜风吹灭。

在当地人的口语里没有“青蛙”,青蛙被称作“蛴蟆”,蛙类之一的蟾蜍却被称为“癞疤狗”。

迄今关于“送蛴蟆”的习俗已引发百家争鸣,但传统意义就是“送瘟神”。春暖花开之际,结束冬眠的青蛙上岸活动,恰逢病菌生殖繁衍,免疫力低下的小孩极易患病。旧时缺乏科学知识的大人将风马牛不相及的二者联系起来,认为青蛙是瘟神的化身,小孩患病是青蛙作祟。于是,大人们选择新春佳节最后一天,让小孩将“蛴蟆灯”送到水田、溪流等青蛙栖息的潮湿地带,希望赶走生性怕光的青蛙,寄予驱邪之意,祈福身体安康。

正月十四夜幕降临, 小孩迫不及待地擦燃火柴,点亮“蛴蟆灯”,从千家万户冲出去,山村顿时喧闹起来,星星点点的灯光在山野里缓缓移动, 向田野进发, 向河岸会聚,逐渐集结成一条火龙,有说有笑地蜿蜒游弋,浩浩荡荡的队伍从头望不见尾。

送瘟神讲究速度, 看谁跑到了队伍前头,谁先扔掉了“蛴蟆灯”,谁最早回到竹林“摇嫩竹”……于是,大家边走边高声哼唱童谣“十四夜,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把你蛴蟆送下河,送下河去吃酸醪糟……”到了预定目的地后,单手握住“蛴蟆灯”,振臂一挥,将它掷向远方,或斜插在淤泥上,或将其横卧在溪流里。

看到有的小朋友扔掉了“蛴蟆灯”,走在半途的小伙伴便慌了神, 急忙找块水田抛下“蛴蟆灯”往回赶,难免会遭到家住水田附近的小孩的伏击和驱赶, 吆喝他们把瘟神送往别处。

返回的小朋友第一时间冲进竹林,抱住早在白天相中的一根又高又壮的嫩竹,拼命地摇动起来,爽爽朗朗地唱起了童谣:“十四夜,摇嫩竹,嫩竹长,我也长,我跟着嫩竹一起长;嫩竹高,我也高,我和嫩竹一样高……”新年的祈福声此起彼伏,一场乡村狂欢的乐趣在朦胧的月色中徐徐传向远方,温暖着每个人的梦想。

如今,嘉陵区三会镇每年打造的特色节庆,将“十四夜”衍变成“蛴蟆节”,通过增添文艺活动,丰富文化内涵,弘扬民俗文化,发展旅游经济。于是,天南地北的游客汇集于此,点燃一年之春寄望家人安康的美好祈愿。

新闻推荐

工作安心,生活舒心,对未来有信心 陈华君:生活在南充很幸福

●本报记者罗虹2月16日,记者一走进顺庆区舞凤街道将军路社区居民陈华君的家,就感受到浓浓的过年气息。客厅内宽敞的沙...

西充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西充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