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产权制度改革创新举措,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西充:信息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

四川经济日报 2019-01-10 06:45 大字

确权登记是关系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工作。作为四川省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试点县,西充县围绕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出“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集成办理”“上门服务,办证‘零距离’” 等多项创新举措,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最大限度提升群众获得感。

信息共享

“互联网+”服务高效便民

“你好!是何正彪先生吗?你在西充县不动产登记中心门户网站申请的房屋不动产登记,我们已受理。你所有资料都已审核通过,什么时候来窗口办理证件呢?”日前,市民何正彪接到来自西充县不动产登记中心网络预约登记窗口工作人员的电话时,还有些不敢相信,“原本只是想在网上试试,想不到还真能通过网络办理。”

县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罗庆勇介绍,该县通过“外网申请,内网审核,当面查验,即时领证”的“线上+线下”办理模式,推出“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搭建了“互联网+政务”网站、微信公众号、自助终端机等服务平台。群众足不出户就能通过电脑或手机享受不动产登记中心的“键对键”智慧服务,使登记办理驶入了“快车道”,有效解决不动产登记“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高效便民。

该中心还建成了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数据信息库”,将房产登记数据、土地登记数据、林业资源数据及业务办理、权籍调查、测绘测量、档案查询等不动产领域多方面的“数字档案”收录其中。截至目前,已成功上传数据16760条,共完成了7万条土地登记数据、10万条房产登记和17万条林权登记数据。

创新机制

多方联动为民解忧

“我想与父母分户,派出所要我提供房产证,能不能帮我办一个?”去年4月,家住常林乡林芝桥社区的杨承鸿来到该乡国土所办公室。“房屋产权证要有独立的户口才能办理,这是有规定的。”所长何伦勇解释道。

据何伦勇介绍,派出所分户需要提供房产证明,国土所办理不动产登记需要独立户口,政策制度本身并不矛盾,但存在互为前置的问题。

针对类似问题,该县持续推进农村户籍制度和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规范农村户籍管理。该县公安局、国土局、房管局等相关单位多方联动,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当地实际情况,于2018年6月初出台《西充县农村地区分户立户工作的通知》等便民、利民的地方性文件,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文件一出来,杨承鸿的分户问题就解决了。他的经历,只是该县产权制度改革中,多方联动为民解忧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为方便群众办事,西充县国土、房管、城建、规划、农牧、林业、税务等多个部门协调联动,通过联席会议制度、互通信息机制、协同办公机制等模式,相继出台了《西充县关于解决当前不动产统一登记若干遗留问题的实施意见》等6个解决不动产登记“卡脖子”问题的规范性文件和工作方案,化解群众矛盾,赢得群众点赞。

该县不动产登记中心还与县人民法院联动协调,形成“先行登记、并行完善”容缺受理快速处理问题机制。同时,该中心与驻县3家银行网络联动,开设了抵押登记业务办理点,凭不动产权证马上就能办理抵押贷款,快捷方便。

上门办证

“零距离”服务群众

“办证群众因病等原因不能到现场办理,我们就上门服务。”县不动产登记中心现场办证窗口工作人员张佳作为该中心“爱心服务小分队”的一员,经常走进办证群众家中开展工作。

该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副主任谭政介绍,该中心组建的“爱心服务小分队 ”,对老弱病残办证群众提供爱心上门服务,多次到监狱、医院、养老院、居民家中等办理签字和确认业务,还为重点项目、实体经济企业等开辟了绿色通道,把为民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最末端,实现“零距离”为群众服务。

该中心还组建了“政策宣传服务小分队”,定期到企业和乡镇开展送政策和服务上门活动,帮助企业现场解决实际困难;针对办证人员较多且集中的房地产开发小区,通过事先沟通、协调,利用休息日派工作人员上门办理相关业务并提供政策咨询,共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套,制作宣传展板80余幅,受到群众的高度评价。

同时,该中心实行“不限时、不限号”,将服务从柜内延伸到柜外,从工作日延续到休息日,开展延时错时服务;在登记业务高峰,实施“提前上岗,延迟离岗”措施;开展预约服务,安排工作人员在节假日期间为外地预约群众办理登记服务;开通绿色通道,为有特殊需求的业主开辟绿色通道,尽可能为办事群众提供方便。

赵荣 蒲建民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张小星

新闻推荐

西充围绕产权制度改革创新举措,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信息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

●赵荣蒲建民确权登记是关系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工作。作为四川省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试点县,西充县围绕产权制度改革,探...

西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充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