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日是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提到艾滋病,不少人“谈艾色变”,但对于行走在防艾一线的工作者们看来,“谈艾色变”不如以爱相待,只有知艾,才能防艾

南充日报 2018-11-30 02:31 大字

●本报记者 罗虹 文/图

父亲是西充县的一名老中医,在父亲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环境的熏陶下,2004年,从重庆医科大学毕业的张芹选择了一条治病救人的道路。从走进南充市疾控中心防艾所的那一天起,张芹就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结缘,这一干就是14年。

14年里,张芹不是在探望艾滋病患者的路上,就是在参加艾滋病宣传活动。11月28日,张芹向记者讲述防艾工作,希望人们了解艾滋病,做到真正地防治艾滋病。

一线奔忙 坚信“邪不压正”

“世界艾滋病日”即将到来,终日坚守在防艾一线的张芹更加忙碌。她奔走在各大社区、学校、医院,用自己14年的从业经历和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讲授如何正确认识艾滋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等,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11月27日下午,张芹在南充中专为学生讲授防治艾滋病知识,当晚,她又马不停蹄地赶到西充县人民医院为该院600余名医务人员宣传防艾知识。28日上午,她前往蓬安相如讲堂作了讲座。临近中午,张芹才有空坐下来,向记者聊起她在防艾一线的经历。

“我们主要的工作就是上社区、娱乐场所等人流量集中的地方进行宣传,对检测出艾滋病的患者进行干预治疗。”张芹说,2004年,她刚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时,艾滋病患者主要集中在吸毒人员中。她每天与吸毒人员打交道,对他们进行检测、干预治疗等,要是遇到个别比较极端的吸毒人员,还要面临威胁和心理恐惧。

“我记得以前有一个县上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因为受不了吸毒人员的威胁,就调离了原来的岗位。”张芹说,有些吸毒人员毒瘾犯了,经常干一些极端的事情,“见得多了,我就习惯了。”

“邪不压正”,这四个字是张芹从事14年防艾工作信奉的准则,也是支持她坚持走在防艾道路上的动力。在张芹看来,只要摸清吸毒人员的心理,就能很好地处理与他们的关系。

14年坚守 写成近10万字报告

“我见过太多人因为对艾滋病不了解,染上后又追悔莫及,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莫大的悲哀。”张芹说,经过他们的调研,现在青年学生、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艾滋病患者的增长速度比较快。

“虽然现在防艾形势依然严峻,但令人欣慰的是,大家的防艾意识也逐渐提高了。”张芹告诉记者,很多学校在开学时会邀请他们去为学生作讲座,有些听过课的人认为防艾十分重要,也会邀请她到自己单位讲课。

“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不仅社会对艾滋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政府也组织多部门联动宣传,宣传面越来越广。今年艾滋病的检测将按照常住人口的25%比例推进,主要对流动人口、留守老人、城乡接合部人口检测。”张芹说。

近年来,张芹牵头的市艾滋病防治队伍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转变,艾滋病防治工作从粗到细、由散到专的跨越。在防艾所工作期间,张芹组织实施了多项国际国内艾滋病防治项目,包括国家级“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现况及策略研究”、“社区—家庭为单位的流出地农民工艾滋病防治工作试点研究”及“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及高危人群干预标准成本测算初步研究”等项目,并撰写了近10万字的专题报告,为国家制定流动人口、吸毒人员等防治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艾滋病干预中,男男同性恋人群干预难度大,不愿将个人的隐私被暴露、隐蔽性强,我们很难对这一人群进行有效干预。”张芹说,艾滋病的潜伏期长达10年左右,艾滋病携带者凭肉眼是看不出的,“感染者对早期用药不理解,有些患者把药拿回家了,却觉得自己没有发病,不按时吃,我们也无法对其进行监测。”

“尽管目前艾滋病无有效的疫苗和可以治愈的药物,但通过早发现、早检测、早治疗,可改善病人症状、延长生命。要有效阻断艾滋病的流行,还要提高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加强性道德教育。”张芹说,为了更好地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14年里,她与团队在艾滋病防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足迹遍布9县(市、区)的城市社区、乡村院落、公共场所等地。为宣传艾滋病防治工作,她先后举办了200多期培训班,培训对象包括疾控专业人员、机关干部、社区群众、公安民警及各类高危人群近10万人次。

新闻推荐

排查校园安全隐患

本报讯为进一步做好学校常规安全检查管理工作,确保校园安全稳定。连日来,西充县公安局多扶派出所对辖区内学校的门卫治...

西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充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