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农人” 带富新农村

南充晚报 2018-10-11 01:01 大字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西充县把破解人才瓶颈制约作为“突破点”,采取多种形式激活“乡土人才”,补齐农村人才短板,努力培育造就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更好地释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人才红利。

深秋时节, 走进西充县华光乡孙家庙村恒鑫种养合作社, 一派丰收的景象映入眼帘。 该合作社的负责人是返乡创业的文含君。

刚开始创业时, 文含君不懂种植养殖技术,便自掏腰包外出学习。同时,也积极向本地“土专家”取经,通过不断学习培训和刻苦钻研, 摸索出了一整套适合当地的种植和养殖技术。 也成为当地第一批持证上岗的“新型职业农民”。

这位乡亲眼中的“土专家”,并没有只顾自己发家致富,而是通过开讲座、办培训班的方式, 将自己掌握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乡亲,引领乡亲共同致富。

“乡村振兴,像文含君这样活跃在田间地头的新型职业农民越多, 就越能带动更多的群众创业致富。”县就业管理服务局局长范雪君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农民老龄化、农村缺人才和留不住人的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西充县实施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将培养对象、培养机制以及培训内容都进行了规范。”范雪君介绍,该县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等作为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 将具有一定技能的农业工人和雇员作为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 将农村经纪人、 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等作为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将从事休闲观光、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的人员作为创业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 利用专家进行规范化、 精细化、 专业化的培训, 造就一批扎根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据了解,该县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000余人,其中600人已领到《新型职业农民证书》。

服务站建在家门口 农民越来越富

何明才是西充县金山乡农民, 为实现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生产,他加入了农机股份合作社。2017年,何明才开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社会化服务面积达5000余亩, 为2000多户农民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劳动成本。同时,该合作社还开展“土地托管业务”,让无劳动能力和无时间管理土地的人当上“甩手掌柜”,增加收入。

近年来, 西充县组建了30多支农技服务型“新农人”队伍,把“服务站”建在群众家门口。着力构建“一张网、一条龙”的农村服务网络体系,有效解决了一些“一家一户解决不了、 一般市场主体解决不好” 的问题,在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村繁荣中展现了新作为。

实验室设在庄稼旁 农业越来越强

“植物和人一样,不能偏食,有机产品才能营养均衡。”10月8日,走进西充县中岭乡四川广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义洋一边介绍, 一边给火龙果树喂“营养餐”。

据了解,李义洋通过多次尝试,研制出来以豆粕、糖蜜等为原料,通过高温杀灭有害菌后, 添加多种高效生物功能菌群、微量元素等,经快速发酵,生产出高品质、 高效用的生物酵素有机液肥。“吃了‘营养餐\’的植株抗病力、抗寒力和抗旱力都能得到相应提高。”李义洋说。

在凤和乡, 白纪介忙着配置“生物农药”。走进白纪介的“实验室”,一眼便能看见角落处数口大缸, 缸口罩着塑料膜。“这是我研制的药剂,可以消灭害虫。”白纪介指着其中的一口大缸说, 里面装的药剂是他在山上采的草药,通过切碎、研磨、混合、浸泡、发酵、过滤等多道程序后制作而成。

近年来,西充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资源和地理优势, 充分发挥科技成果在农业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有力地推动了西充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成效。

据了解,该县组建了由多名高校教授、农业专家、 企业工程师等组成的20支助农增收科研团队, 建起专家大院13个直接为各类民间乡土人才提供智力帮扶和技术服务。截至目前,全县共申报科技专利600余件,获得专利140件。 西充记者站 赵荣

新闻推荐

南充市“工匠杯”五大百亿战略性新兴产业百万产业工人技能大赛获奖名单

5节能环保序号1类别电子信息参赛单位四川德华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比赛工种变压器线圈绕线一等奖:邓彩霞;二等奖:李梅、姜文秀;三...

西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充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