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讲述脱贫故事———身残志不残 勤劳能致富
●曾明辉
8月11日,是全国“肢残人活动日”。对于西充县的部分残疾人来说,这一天与往常并没有什么不同,依然忙于劳动。他们坚信,通过劳动,一样可以脱贫致富,把日子越过越好。当天,笔者走访了两名残疾人,了解他们脱贫致富的故事。
龚树超:精心养蚕把贫脱
当天,笔者在西充县永清乡大毛坪村的蚕业合作社里见到了今年70岁的龚树超。他正在蚕房里忙碌着,先用一支白色的禽类羽毛将簸箕中的白色粉末轻轻扫拢,再用筷子夹掉废弃物,最后均匀撒上新鲜桑叶。每当他需要走动时,左腿便一瘸一拐地配合着身体艰难而动。更引起笔者注意的是,天气炎热,他的左脚穿着厚厚的棉鞋,鼓鼓囊囊一大包,与穿着凉鞋的右脚形成鲜明对比。
“小时候就成了这样,好不了了。”龚树超介绍,在他还很小的时候,一次意外跌倒,造成左脚颠覆性翻转———脚背朝下,脚底朝上。因当时家庭条件及医疗条件有限,虽经医治,终未治愈,永久性地以脚背当脚底,大热天也觉得冷,除了穿棉鞋,还得套上厚厚的棉袜。
2014年,被村里确定为贫困户时,龚树超面子上过不去,他下定决心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脱贫致富。2016年,在帮扶单位的扶持下,大毛坪村建起了蚕业合作社,配套了小蚕消毒室、共育室、烘干房、库房、蚕茧烘干机等设施设备,规模化发展养蚕业。不到30岁就学习养蚕的龚树超,很快成为村里养蚕的典型代表和技术担当。
“村里有设备,我有技术,只要不偷懒,脱贫容易得很!”龚树超掰着手指自豪地说,每年养殖四季蚕,每季养五张。养一季蚕能收入7000余元,一年下来就近3万元,“刨除成本,我们老两口完全达到了脱贫标准!”
由于蚕养得好,龚树超还成为村里养蚕户的免费技术指导,谁家在养蚕上有不能解决的技术难题,他都热心地帮助解决。龚树超还跟妻子承担起在合作社里培育幼蚕的责任。“养蚕是村里的主要产业之一,许多贫困户都指望养蚕脱贫,我一定把幼蚕养好了再交给大家。”如今,村里每次育幼蚕的数量不低于60张,耗时10天,这期间,龚树超每天都在专合社里,随时观察幼蚕情况。幼蚕培育成功后,再交由贫困户带回家饲养。“每培育一季幼蚕,有3000元收入,脱贫更没得问题了。”龚树超说。
2016年,勤劳肯干的龚树超,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成为村里较早脱贫的贫困户之一。
何长江:150亩荒山变“金山”
何长江是西充县凤鸣镇双龙桥村人。2002年,45岁的何长江不顾左腿残疾,承包了凤鸣镇双龙桥村、北山寺村位于高山寨的150亩荒山,将荒山打造成为远近知名的“高山寨残疾人科普示范园”,安置了13名残疾人在此就业,其中有不少是贫困户。如今已年过六旬的何长江,还辛勤耕耘在山上,他说,他想让更多的残疾人有所依靠。
刚到高山寨,草长得比人还高。何长江开始了他的拓荒生活:拔草、修房、挖蓄水池、安装水电……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如今,高山寨已形成了“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桑园、养蚕、果园、药材园、种植养殖、酿酒等产业循环发展,年产值达40万元。
以微薄之力尽可能帮助同样有残疾的人,是何长江一直以来的心愿。他每天早起晚睡,既要张罗十多个人的一日三餐,又要与大家一同劳动。夜深人静时,高山寨的住房里还亮着灯光,他还在钻研种植养殖上需要作出的调整、市场行情等。
在这些在高山寨务工的残疾人眼中,何长江人好、善良、做事实在,跟着他干活,有奔头。“我在这做了11年,他把我们真的当亲戚一样看待,我自己已经存了几万块钱务工收入。”年过六旬的何富琼说,何长江与他们就像是一家人,工作上共同努力,生活上互相关心。哪个残疾人有了积蓄后想要创业,何长江也会极力支持,并帮他们销售产品。
“身残志不残,勤劳能致富,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双手,都能把日子越过越好。”何长江左手搓揉着酸痛的左脚,目光望向高山寨上充满生机的产业。
新闻推荐
□白水日前,西充县邀请12位民营企业家担任“名誉村主任”,这不失为创新之举。笔者认为,“名誉村主任”不能仅停留在“名誉”...
西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充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