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伍非百走近大家的人文世界

南充晚报 2018-06-21 08:20 大字

□ 朱涛(南充)

蓬安利溪水美山青, 是建于南朝的千年老场。其青衣山麓,南瞰金城而北望嘉水,群峰争秀,一径当空,委实一派仙家妙境。我寻访的利溪伍氏宗族祠堂,就掩映在山脚环境幽僻的林木深处。

依山而构的建筑群, 粉墙青瓦古色古香,雕梁画栋风格典雅。斑驳的墙体,隐隐透出岁月的留痕,令人一望,顿生一种时光荏苒的无限感慨。伍非百,中国学术史所无法回避的一代大家, 就自幼生活在这官宦之门的余荫之中。

传承家学 苦读成才

伍非百本名伍程骥,1890年出生,家族是当地名门望族。伍氏一脉世代书香,举家入川后,文人学士及朝廷命官,代不乏人。 建于清同治至光绪年间的伍氏宗族祠堂,人称“伍家大夫第”。清嘉庆皇帝曾赐白银20万两,并挥笔亲书“大夫第”匾额,以彰伍门为官之德。据当地人讲,因有当朝皇上御批, 各级官员到利溪公干,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伍氏家族,门第显赫可见一斑。

受书香世家的族风影响, 伍非百勤学苦读, 四书五经烂熟于胸, 对诸子之学,则尤重墨家。十三岁时,通览经典的伍非百考中秀才,成为邻里称赞的神童。其实,伍非百出生之际,已家道中落。为了看书,他往往要跑数十里路,往返大户人家借阅,借回即抄、抄完又借,从而积淀了十分深厚的旧学功底。

1905年,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画上句号。在此背景下,伍非百进入合川实业学校, 学习育蚕栽桑技术。其间,受新思潮影响,他加入同盟会,投身推翻清廷的狂澜。辛亥革命获得成功,四川省临时议会成立, 伍非百当选第一届议员。为护国护法,他相继出任熊克武部、石青阳部的秘书长, 运筹帷幄而驰骋沙场。熊克武兵败,伍非百亦遭受通缉而逃往上海,与同盟会失去联系,因此又回到利溪老家, 在青衣山下桥亭子老宅潜心治学,以整理国故,唤醒民众的良知与觉悟。

潜心学术 洛阳纸贵

1925年, 伍非百任成都大学教授;1928年, 任国立中央大学教授;1935年,兼任负责国家高级文官人才考选、 任用的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典试委员。 这一时期,他著书立说心无旁骛,与墨学名家栾调甫、张纯一及经学大师廖季平等,书信往来相与论学,还专程赴苏州,拜望正在闲居讲学的章太炎。

上世纪初叶至三十年代, 是伍非百学术研究的高峰, 在此期间, 他完成了《中国古名家言》这一大型校释著作的主体内容。其石印线装本,于1949年由他自费付印。 耗时长达四十九年才得以问世的皇皇巨著,融八书一体,博大精深,是伍非百对古代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巨大贡献。正如老友蒙文通之子蒙默所言:“自‘五四\’而后,治古名辩之学者渐盛,蔚成大国,其有著述可得而称者数十家。虽然,其获大家之令闻美誉则未有过于此书者。” 其中,作为《中国古名家言》核心和典范的《墨经解故》,于1923年出版,廖季平、谢无量等均为之作序,梁启超见此更大加赞赏,以“颇信其为斯学一大创作”的溢美之词,给予了一代学术领袖的高度评价。

创办学堂 造福桑梓

抗战爆发, 国民政府西迁重庆。1938年,伍非百弃职退隐故里,在西山租房修改旧稿。1943年,得地方贤达鼎力相助,他按照白鹿洞和鹅湖书院的办学模式, 并结合时代现实需求, 在嘉水之滨创建了南充西山书院,繁衍传统的文化学术。对此,王白与在其任总编、 西充人鲜英所办的《新蜀报》上详尽介绍了西山书院。

书院于当年春季开学, 设有博习及精修两班。两班入学均免于考试,不限名额,浅者只需识字三千,深者不妨下笔万言,兼收并蓄,由浅入深。从课程设置看,博习班内容为群经大意,有历朝史实、诸子概论、各体文选及拟作、现代应用文科目,还特地开设了书法课程; 精修班以自研高深文学及学术为旨,有经学、史学、诸子学、历代文学、学术名著、各体文、中国文学史及中国哲学史,并参习西洋文学史、哲学史、伦理学、印度哲学等。

西山书院的具体位置, 从蒙默的文章中可知,应在今天的洋人湾一带,半山之腰的本笃修道院。1948年,西山书院又迁至金泉山赛云台办学。

书院最初门生不多,仅十余学子,但只数年,便迅速达到百人之众。弘一弟子丰子恺、经学大师蒙文通、楚辞学家汤炳正,还有李源澄、徐澄宇、黄道庸诸师,均曾在此传道讲学。其时,李源澄授《论语》及《经学通论》,伍非百则主讲诸子。作为海内的墨学大家,他讲的《墨经》大受欢迎,然微言深奥,真能领会其间精髓者,恐寥寥无几。

1949年5月,地处三台的川北大学迁往南充。西山书院并入该校,扩充为私立川北文学院,成为了这所近代大学的组成部分。文学院经费及人事独立,伍非百任院长。在他的主持下,川北文学院校风开明,民主思想和革命思潮,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

1952年9月, 川北大学成立校务委员会,伍非百任副主任委员。校址则迁入原私立成达中学校舍, 即今天的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内。1953年,他又出任省图书馆馆长,并先后担任了省政府委员、省人民代表、省政协委员及民革四川省委常委,获聘省文史馆馆员。

1965年3月,精通墨学和先秦名学的一代大家因病辞世, 走完了他为弘扬国故办学兴教的心路历程。伍非百去世后,留有遗稿《墨子大义述》、《东维子文集校注》和《铁崖古乐府校注》,以及数十万字的诗文。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伍非百老家的青衣山, 山顶有寺即青衣寺,寺中有院即福禅院。据传,伍非百曾避暑其间, 并兴笔写下诗作《青衣山寺题壁》:“故园归去桑柘稀, 说剑羞夸短后衣。壮叟寓言多孟浪,杜陵秋兴惜朝晖。著书早蓄墨千梃,得句多从山四围。岭上白云无着系,于今识得道心微。”而这,就是伍非百为桑梓留下的一笔财富。 对此承载着人文历史和情怀的景点,当地各级政府应当将其,连同有关的其他遗迹, 予以保护和精心打造,让更多的外地客人,认识这位从南充走出的文化名家。

此外,就能查到的资料来看,关于伍非百的专门论文尚不足十篇, 反映其生平的原创性文章更寥寥无几。 目前学界对伍非百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这不能不引起相关部门和驻市高校的足够重视。一代学人,当如何通过我们的推广而走得更远, 这无疑是南充文化人士的历史责任。

新闻推荐

“三个关口”严把中级职称评审

本报讯日前,记者从西充县人社局职改办获悉,在中级职称评审中,该县有效承接中级职称评审权下放,做到既“不越位”更“不缺...

西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充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