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充有苏轼后裔定居?实物佐证 牌匾揭秘 苏学专家鉴别后称真实度极高
●本报记者 杨晓江
“唐宋八大家” 中的“三苏” 父子闻名天下,千百年来,人们为“三苏”故事津津乐道,他们的文学名篇被争相传诵,至今四川省眉山市仍建有“三苏”纪念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每读到这些诗词,我们总会想起一代文豪苏轼。有专家学者通过长期考证发现,在西充县鸣龙镇有苏轼后裔定居于此。3月6日,带着这一线索,记者深入西充县鸣龙镇宫子山村一探究竟。
A 百年“苏氏宗祠” 坐落偏远山村
西充县鸣龙镇位于西充县西北部,与南部、盐亭两县交界,地理位置偏远。日前,一则有关苏轼后裔定居鸣龙镇的消息传出,这个偏远乡镇顿时多了几分热闹。
传出消息的地方名为宫子山村。宫子山村6组、7组、9组、10组、12组的村民中,苏姓占到了70%。当地苏姓村民一致认为,他们是苏轼后裔。之所以这样肯定,是因为他们这里保存着具有百年历史的“苏氏宗祠”。
苏式宗祠坐落在小山丘上,四周青山环绕、翠柏簇拥。祠堂呈三合院结构形式,保存有堂屋一间和左右耳房、左右偏房、左右侧房各一间,共七间房屋。祠堂柱子、门窗重新上漆,屋顶部分檩条经过更换,但是古老的格局依然可见。尤其是正堂挑梁下的镂空雕垂花柱,技艺精湛,引人注目。
鸣龙镇的苏正怀老人告诉记者,据祖辈口耳相传,清光绪三年(1877年),鸣龙镇苏姓人曾在任甘肃省隆德县县令苏国泰的倡议下,于鸣龙镇李桑坝建立了祠堂,在光绪六年(1880年)建成。此后,每年清明节,苏氏族人和迁居外地者均派代表,在苏氏宗祠举行祭祖仪式。
2017年6月,苏氏后裔在对祠堂进行修缮时,发现堂屋内脊梁有“大清光绪六年庚辰孟冬月廿九日穀旦,四房共建宗祠世代荣顯科第緜長者矣謹題”的文字。同时,托梁上存有家族分为四房共计166人的姓名、族人分居地和迁居地等文字记载,从而更加确定该建筑是苏氏家族祠堂的地位。
这些文字记录与祖辈的讲述不谋而合。鸣龙镇苏氏后裔、西北工业大学教授苏克和介绍,该祠堂修缮前,在祠堂正厅的房梁上,还存有清晰的楷书文字,记录了建祠堂的总领、督工和书写记录之人24人的姓名,主要人员都能在苏氏族谱中查到。
B 一块清代牌匾 揭秘“苏氏史迹”
仅一座清代修建的宗祠,还不能说明鸣龙镇的苏氏后裔与大名鼎鼎的苏轼有直接关系。“这块牌匾是证明我们是苏轼后裔的重要证据。”在深入采访中,双凤镇苏氏后裔苏敬业向记者展示了一块清代牌匾。
苏式宗祠保存着一块篆刻着“眉山一脉”四个大字的牌匾,“脉”字大部分丢失,仅存最后一笔末梢。“这块牌匾因改作门扇而丢失了‘脉\’字,但是也因此幸存下来。”苏敬业说。
仔细观察牌匾,除了幸存的三个大字外,周围还刻有若干小字。小字记载:“我祖三苏,昔居成都眉州,自宋由元及明,迁居川北白马铺鹁鹄嘴李桑坝;远祖凤山公后裔嘉祯,子仕英,孙正还偕胞弟正权、正元、正林,自圣朝康熙二十二年卜居於西乡万张沟,至今传十一世矣,而合族建祠于兹。恐代远年湮,数典忘祖,特竖匾额,以溯其本源云”。
祠堂管理者之一的苏典海介绍,李桑坝即现在的宫子山村,西乡万张沟即现在的西充县双凤镇龙台院村。“这段文字记载,说明我们为‘三苏\’后裔,在历史上族人首先迁移到宫子山村,在康熙年间其中部分苏氏族人分迁到双凤,两地族人共同修建了这个祠堂,作为纪念。”苏典海说。
苏敬业告诉记者,在上个世纪40年代前,他的祖辈每年都要到李桑坝来“吃清明会”,从双凤镇走路到鸣龙镇,要花近两天的时间。
苏克和分析,虽然匾额有破损,但是根据留存匾额序文的书写格式和文字内容,可以首先确定树匾时间在清代,从匾额木材的老化程度、磨蚀、裂痕等判断,此匾额已有百余年历史。
原西充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何凡曾带领鉴定小组对苏氏宗祠、牌匾进行鉴定。其鉴定结果为:均为清代文物。何凡认为,苏氏宗祠毁损严重但牌匾保存较好,上面记载有苏轼后裔迁居当地的历史,是“三苏”后裔迁居于此很好的历史实物佐证。
C 苏学专家考证 判定牌匾非旁人所立
“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父子闻名天下,成为不少历史学家长期研究的对象。长期以来,关于苏轼子孙最后的居住聚集地大致在哪些地方,确实难以分清楚,但形成了眉山派、毗陵派、四明派等比较公认的说法。之前历史界一直有“三苏”四川无后人的说法,但前些年眉山市发掘的文物《苏符行状》碑让此说法得以改变。
苏符为苏轼的孙子,他的生平在《宋史》中没有更多的记载,其他书籍记载也很少。20世纪70年代眉山市城南修文乡出土的《苏符行状》墓碑中记录,苏轼之嫡孙苏符(苏轼长子苏迈之次子)晚年归蜀,他生有六子。同时,绵阳市梓潼县苏家湾保存的“苏家支派碑”,也记载有“三苏”后裔早在明朝就已在当地定居。
著名苏学专家、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兼古籍所所长、教授舒大刚,对祠堂相关资料和图片进行鉴别后认为,西充发现的苏氏祠堂牌匾与“三苏”故里眉山市发掘文物《苏符行状》碑中记载苏符晚年归蜀,形成了历史连贯。
“从牌匾记录来看,早在清朝康熙年间当地就有苏氏族人定居并迁徙他乡。苏氏后裔所题写的祖籍牌匾表明,当地苏姓为苏轼后裔的真实度极高。”舒大刚表示,对这块清代牌匾进行分析,其题写内容为自书传世体例,基本可判定非旁人所立。同时,西充县鸣龙镇“苏氏宗祠”为进一步证实“三苏”后裔归蜀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文献资料。
明末清初,鸣龙镇苏氏第四房后裔苏鸣龙在当地栽桑养蚕,缫丝织绸,使得当地丝绸业颇为繁盛,并在鸣龙场镇所在地建立集市。后人为纪念苏鸣龙的功绩,便以“鸣龙”为集市命名,这也是后来鸣龙镇的由来。苏敬业说,在眉山当地苏氏祖茔墓志上记载有“金、银、凤、集四祖(‘三苏\’后裔)迁入梓潼城,再迁川北跑马坪,以滤布纺织为业”,也证实了“三苏”后裔迁居川北的事实。
对于苏轼后裔多次迁移各地,苏敬业分析,主要是与战乱有关。“尤其是明末清初,四川战乱,苏氏族人分别迁居西充罐垭、青狮、双凤、古楼等多个地方。”苏敬业说,从现在的角度来看,祖辈采取的迁移居住是英明的决策,使得大量苏氏族人在战乱年代得以保全性命,繁衍生息。
苏克和称,为传承“三苏”家族历史文化,鸣龙镇苏氏族人自筹18万余元将残破不堪的古苏氏祠堂主体按“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了初步修缮,对发现的房梁文字原样保留,祠堂内按古法恢复了布局、摆设、陈列和祭祀场所,悬挂了相关牌匾、完善了“家规家训”等,以缅怀先祖、敦亲睦族、倡导孝道文化、激励后人。
◆相关链接
“三苏”与南充的缘分 深于草木浓于亲情
“三苏”与南充有着诸多缘分,苏轼曾与果州知州李修孺交好,与阆中蒲宗孟有着姻亲关系, 都有诗文为证。同时,在蓬安县银汉镇与广安市接壤的地方还有座山,名叫“来苏山”。山上有座寺,唤作“来苏寺”。因为苏轼曾游此山,流寓山寺,因此得名。
苏轼一生辗转,为地方官时几乎走遍大江南北, 远至 “天涯海角”。他走一处爱一处,南充的好山好水吸引苏轼,也在情理之中。
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刘清泉称,“三苏” 与南充的渊源颇深, 苏轼的伯父苏涣就曾在阆中为官。“苏轼、 苏辙兄弟受伯父苏涣的影响很大。”刘清泉说,苏涣聪慧过人,宋初中进士,他人品好、尊敬父兄、谦虚礼让,苏轼和苏辙兄弟两人视苏涣为偶像。 苏涣在阆中为官期间,苏洵曾到阆中探望兄长,后来苏洵带着苏轼、 苏辙赴开封考试时也途经阆中。
“苏轼前往开封必经阆中,后来苏轼三次经陆路往返开封与眉山, 水路有可能会走嘉陵江。”刘清泉说,有关苏轼赴京赶考一事, 清代学者王文诰著有 《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据他考证,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三月,苏洵带着苏轼、 苏辙兄弟俩前往开封应试,他们从眉山出发至成都,又“自阆中出褒斜,发横渠镇,入凤翔,过长安,五月抵京师。”
刘清泉分析, 苏氏父子两人当年赶考途经阆中, 其线路应该是精心选择的。 苏涣当时在阆中为官,无论出于兄弟情、 还是叔侄情,苏洵与儿子顺道看望他乡亲人, 都属情理之中的事。
由此可见,“三苏” 与南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些故事和诗文是我们今天对“三苏”的一种牵挂,这份情感深于草木浓于亲情, 永远值得怀念。
新闻推荐
“‘三苏\’四川无后人”的说法或将改写 川东北发现苏东坡后裔? “苏学”专家鉴别后认为真实度极高,为“三苏”后裔归蜀提供了重要文献
已复原的古匾春节期间,四川西充县鸣龙镇“苏氏宗祠”修缮工程竣工,根据重修的苏氏《族谱》发现,当地苏姓是“唐宋八大家”中“三苏”(苏洵、苏轼和苏辙,其中苏轼,即苏东坡)一支后裔。2月27日,著名“...
西充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西充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