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政府建园区 业主兴产业大园区小业主 实现多方共赢

南充日报 2017-12-14 04:28 大字

●赵荣

走进西充县龙滩河流域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翠绿的柑橘树幼苗映入记者眼帘。一条条覆盖垄埂的黑色地布,就像农村大地上的“五线谱”,正奏出现代农业发展的致富乐章。

西充县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建成占地2.4万亩的龙滩河流域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当地政府甘于当好“服务者”,坚持“政府引导,协会、合作社主导,家庭农场、现代农庄示范”的思路,通过前期筹谋产业发展规划,政策上灵活土地流转方式,完善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等措施,走出“大园区+小业主”的新模式,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实现政府、业主、农民多方共赢。

优化环境 引来业主入驻

12月11日,记者来到地处龙滩河流域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的凤和乡蜞蚂山村,在800亩完成翻新调型的土地上,已栽植了“春见”“青见”“爱媛38”等柑橘品种近4万株。蜿蜒的生产便道连通每个地块,农用机械自由出入;高位蓄水池、灌溉渠系能满足柑橘树的自流灌溉……

“完善的基础设施、优惠的扶持政策、优良的发展环境,吸引了10多家业主争相前来洽谈合作事宜。”凤和乡副书记、包村干部孙伟介绍,蜞蚂山村搭上龙滩河流域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快车”,通过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今年,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蜞蚂山村将主要发展柑橘产业,形成规模种植,还将建柑橘初加工车间和冷冻车间,进而提高柑橘的附加值。”

据了解,为了加快引进业主、推进产业填充落实落地,凤和乡成立了园区产业发展协调办公室,专人对接园区业主,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证照办理,解决业主用工需求、化解群众纠纷等服务。该乡先后研究制定了《凤和乡园区发展细则》《凤和乡园区发展责任倒查制度》《业主满意度测评制度》等规章制度,规范乡、村干部行为;每个村设立了投诉箱、公示了举报电话,及时整改乡、村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每周收集园区发展动态、每月入户走访业主、每季度总结通报,把服务业主情况纳入乡、村干部的年终考核,作为评优评先的硬性条件。

2016年12月,来自新疆的一家果牧企业成功流转该村800余亩土地,发展柑橘产业。“地块按照我们的要求调型,灌溉设施根据我们的需求建设,还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业主李长珍告诉记者,该公司在新疆流转土地5万亩,发展果牧产业。准备在西部开发新基地时,西充县龙滩河流域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她。

“这100多亩地里的柑橘树是群众4年前栽植的,经过去年嫁接,今年已开始挂果了,预计要摘2万斤,保守估计有15万元的产值。”李长珍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今年的收益足够支付半年的用工工资,明年产值将会翻番。她说,当地乡、村干部和群众非常支持她的产业发展。不仅送给她100余亩地的柑橘树,还免费为她提供生产生活用房、接通安全饮水、保证电力供应以及安通了宽带网络等。

李长珍只是落户凤和乡发展柑橘产业的众多业主之一。“原来担心土地流转不出去,现在是‘一地难求\’。”孙伟说,还有业主前来联系租赁事宜,只好向别的乡镇推荐。

利益联结 实现多方共赢

顺着乡村马拉松道凤和乡段来到该乡荣坪村,展现在记者眼前的是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柑橘树,以及树上沉甸甸、黄澄澄的柑橘,一片丰收的美景甚是喜人。果园里三五成群的游客,正在忙着采摘柑橘。

“去年在这里买的,很好吃,今天带着朋友一起过来尝鲜。”来自成都的游客孙小琼吃着柑橘告诉记者,她还订购了3棵树的柑橘。“交了300元定金,如果没有时间来采摘,就让老板邮寄给我。”

随着柑橘的成熟,果园里的游客越来越多,业主付林这段时间一直驻守在果园。“今天大概要卖1000多斤,这几天前来采摘的游客逐渐多了起来。”付林说,“来的主要是去年的回头客,果子品种好了,销路不愁。”

“进园自由采摘,每公斤售价20元以上,批发价每公斤也不会低于15元。”据付林介绍,已有10多家来自重庆、成都等地的水果批发商和他洽谈采购事宜。付林告诉记者,他有成熟的销售市场和渠道,不急于销售,准备等到春节后再上市。

2015年,成都蒲江人付林带着资金和技术,来西充建设柑橘基地。最终选择落户凤和乡荣坪村,成片流转了该村3个组栽有柑橘树的地块100亩,通过嫁接改良,现已有“春见”“青见”“爱媛38”等品种。随着销售市场的扩大,他将种植规模扩大到500亩,3年后将全部挂果。

“现在凤和乡的土地太抢手了,租不到了,只能提高栽植密度来提高产量。”付林说,要达到预期产值,除了在新基地密植外,还将在老园子合理填补。除了密植,平时的管护还需跟上,这就需要提高管护人员的技术。付林的柑橘基地建成后,聘请了该村贫困户李万军等10多位村民帮忙管护柑橘。

“50元一天,去年挣了8000多元。”李万军告诉记者,他在付林的柑橘基地务工,每年的收入在1万元以上,还学到了柑橘树的管护技术,空闲时还可以到别的柑橘园挣工资。受益的不只李万军一人。该村60岁的贫困户李超收入更高。他原本在上海开车,2011年出了事故受了伤,只好回家休养。加之要赡养老人,只好待在家里。生活常常入不敷出。

“我每月领1500元的工资,收入有保障。”李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年年初土地租金一分不少揣进腰包;他与妻子务工一年收入有2万多元;还养了鸡鸭卖给游客,加之享受到的惠农政策,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业主入驻流转土地,发展柑橘产业,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农家乐也应运而生。凤和乡党委书记何成毅说,柑橘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多方共赢。通过引进业主推动产业发展,该乡人均增收1000多元。

“这种利益联结机制不仅实现了园区可持续发展,而且让农民增加了务工收入、土地租金收入、农家乐收入、设施租赁新增土地的流转收入等。”何成毅说,引进业主不仅解决产业发展的问题,同时让农民离土不离乡、就近就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走出了一条可持续致富的好路子,呈现出政府、业主、农民等多方共赢的可喜局面。

新闻推荐

路边钱包装万余现金 警民接力找到失主

本报讯(记者刘洋实习生李佳佳)西充县一对夫妇在逛公园时,捡到了一个装有16590元现金的钱包。12月1日,记者从西充县公安局获悉,警民爱心接力,连夜找到失主,并将钱包归还。几天前,家住西充县晋城镇的王...

西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充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