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建立“八位一体”等创业扶持机制,今年已有513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通过劳务输出品牌培训和劳务输出基地建设,输出劳动力19.11万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

南充日报 2017-11-23 11:46 大字

●赵荣

近年来,西充县着力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发起了全民创业的号召。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贫困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截至目前,该县已为215名自主创业大学生发放创业补贴215万元;对3800余人进行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11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8.72亿元。

“八位一体” 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

“在就业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才获了这个全省大奖,谢谢他们的辛苦付出。”近日,在四川省第一届“天府杯”创业大赛上,西充选手张丽萍的创业项目代表南充创业大学生参赛,获得了全省第六名的好成绩,她被授予“创业典型”称号。

张丽萍出生于义兴镇喻家垭村,今年27岁。大学毕业后,张丽萍到北京短暂打过工。2015年7月,她回到家乡创办了白门寺桃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现已形成了春有桃花芬芳吐艳、夏有桃果满园、冬有腊味飘香的生态农庄。目前,该合作社拥有500多亩桃树的桃园、年出栏生猪1000余头的养殖场、沼气池3口、鱼塘4口,员工达20多人,5个农产品正在申请有机认证。

“多亏了就业局的扶持,不然我的创业梦可能就破灭了。”张丽萍创业初期,因资金缺乏、不懂技术,合作社一度亏损20多万元,举步维艰。在西充县就业局的帮助下,实现扭亏为盈,今年盈利达120万元。

张丽萍只是该县大学生成功就业创业的一个缩影。据西充县就业局局长范雪君介绍,西充县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不断完善创业服务组织体系,建立政策咨询、创业培训、专家评析、项目推介、创业孵化、融资服务、开业指导和后续服务“八位一体”创业扶持机制,还相继出台了“十六项举措”“二十条新政”等扶持政策,今年以来,实现了513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范雪君介绍,在促进就业上,西充县实施就业促进计划、就业见习补贴、一次性求职补贴等政策;在扶持创业方面,提供创业引领计划、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扶持项目等支持。在实施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方面,对初次在县内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一次性提供10000元创业补贴,已为215名自主创业大学生发放创业补贴215万元。此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良好的大学生创业项目还可申请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通过评审后可享资金扶持。

搭建平台 输出劳动力19.11万人次

“以前没有技术,我在广东打工时只能干体力活、挣辛苦钱,还只能住简易工棚。”西充县华光乡水磨庙村村民文永成说。今年6月,乡上就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推荐他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他选择了技术性较强的木制品油漆培训。通过学习,文永成掌握了油漆喷涂技术,现在在成都的一家家具厂做油漆工,月收入7000元左右。

“目前劳动力就业结构呈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就业领域逐步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地域逐步由本地向外地扩展。”据范雪君介绍,通过靶向培训,该县劳动力素质有明显提高,很受用工单位欢迎。截至目前,已转移输出劳动力19.11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8.72亿元。

据了解,为提高劳务输出质量,扩大输出劳动力的就业率,该县积极搭建平台,多渠道促进就业,在民工技能培训上加大投入力度。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培训学校的师资条件、实习场所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培训的专业课程。今年已经培训劳动力3800余人次,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参加培训的人员基本实现了就业。

西充县在做大做强劳务输出品牌的同时,还加强劳务输出基地建设。在全县44个乡镇、623个行政村建立了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和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劳务输转网络和体系,实现管理信息化、网络化,提高就业信息的传送速度,推动更高质量就业,并与多个大城市的用人单位建立用人关系网络,开拓“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带”等沿海劳务输出基地和以成都、重庆等为主的周边劳务基地近百处。

通过劳务输出品牌培训和劳务输出基地建设,该县劳动力输出市场成为一大产业,走出了一条市场化运作、一体化服务、有序化输出的劳务品牌新路。

就业援助 开发公益性岗位931个

“真没想到,今年我都50多岁了,政府还能帮我找到一份工作。”金泉乡板凳垭村村民张良纯说,他和老伴身体多病,过去只能靠种庄稼维持生计。现在,在就业局的帮助下,他被安置到了公益性岗位上班。“现在每个月都可以按时领工资,日子比以前宽裕多了。”

为了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西充县充分开发公益性岗位,在不断拓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渠道的同时,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范围。西充县就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公益性岗位开发主要面向城乡辅助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具体包括道路交通、治安巡防、市政管理、公共环境卫生等岗位;基层非营利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具体包括街道(乡镇)、社区(村)的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救助、社区矫正、群团工作、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服务等岗位;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单位临时设置的工勤服务岗位。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发公益性岗位931个,补贴资金937.8万元。

“掌握就业困难人员实际情况,建立援助台账。”西充县就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优化就业环境,帮助就业困难人员等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再就业,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帮扶力度,确保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稳定就业,西充县采取调查摸底、动态援助的模式,该县基层就业窗口工作人员对辖区内就业困难人员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精准掌握一手信息,包括就业需求、培训需求以及生活上存在的困难,对相关信息进行汇总上报,县就业局建立就业困难人员援助台账,积极为就业困难人员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免费提供职业培训、职业介绍服务,并建立就业困难人员申报制度和定期回访制度。

新闻推荐

自主管理 学生全面成长———西充县育英中学自主管理纪实

优秀班级评选、清洁打分、校园文体活动筹备……在很多人印象中,这些事基本上是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老师负责组织的,但是在西充县育英中学,这里“流行”学生自主管理,学生“挑大梁”的才能在校园管理...

西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充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