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通过“党建+”等举措,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脱贫路上党旗红

南充日报 2017-11-09 07:33 大字

●赵荣

今年以来,西充县基层党组织深入开展“红色党旗引领脱贫攻坚”行动,采取“党建+”等一系列务实举措,2.5万余名党员干部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始终让党旗高高飘扬在脱贫奔康的道路上。

“党建+管理” 筑牢基层党组织堡垒

眼下的金山乡桂花村,与半年前相比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崎岖的羊肠小道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零星水田变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的标准化农田;危房改造、“五改三建”等工程全面推进;2000多亩柑橘脱贫奔康产业园正加紧建设……这一切变化,村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村子变美了,村民变富了,靠的是各级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离不开村‘两委\’同志的无私付出。”该村第一书记范毅峰说,桂花村过去基础薄弱,主导产业缺乏,2014年被定为贫困村。如何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是该村亟待解决的问题。

“干部齐心,班子团结,群众认可,才能带领群众脱贫。”范毅峰说,增加班子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他到村后做的第一件事情,通过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等形式了解该村的问题;开展“民情大调研、大走访、大恳谈”活动,建立村干部目标责任制度,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采取“领导带头、党员带动、措施跟进”的方法,解决组织涣散的问题……短时间里,桂花村的村务公开了,村民办事能找到人了,群众的满意度提高了。

近年来,西充县以脱贫攻坚为契机,向部分“两委”班子思想涣散、观念陈旧、引领发展能力不强的贫困村,增派第一书记147人,一大批党员致富带头人、技术能手等被推选到了村“两委”,极大地提高了党组织在脱贫攻坚战中的战斗力。

为筑牢基层组织堡垒,打赢脱贫攻坚战,该县还相继出台了《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基础的意见》《关于在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领导及部门联村包户脱贫攻坚的意见》等文件,以制度的形式将脱贫攻坚成效与村干部培育成长牢牢“捆绑”在一起,频频出“大招”,建立起了选拔、培训、管理、激励、考核、退出的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制度体系,让党员干部和群众凝心聚力,携手攻坚克难,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

“党建+产业” 带领群众脱贫奔康

“趁阳光充足,赶紧把半夏拿出来晒晒,客商下周过来收货。”10月23日,仁和镇莲花台村的广播响起,该村第一书记任静提醒半夏种植户及时翻晒半夏。

“今年半夏可以多卖6000多元,明年如果天气好会卖更多的钱。”该村贫困户杜芝红擦拭着额头上的汗珠告诉记者,是任静鼓励他种半夏的,还帮他办理贷款、购买了种子。他说,种植半夏每年可采收两季,今年种的两亩半夏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据任静介绍,种植半夏投入小、见效快、技术难度低,很适合贫困户,该村像杜芝红一样从事半夏中药材特色种植的有60余人,同时该村还发展了其它中药材种植,如益母草、黄精、白芨、白芷等。通过“党建+特色产业”的模式,该村贫困户年户均增收3000元,村民年户均增加纯收入5000元以上。

莲花台村通过“党建+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只是西充县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西充县突出“强化党建引领、聚焦产业发展”着力点,坚持以“党建+产业”发展模式聚力脱贫攻坚,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党建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通过“党建+特色产业”“党建+6大主导产业”“党建+新型产业”等模式,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银杏、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辣椒、红薯、柑橘、香桃、有机禽蛋和有机粮油六大主导产业,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对接低收入人群就业脱贫,实现“扶持一个产业、脱贫一方百姓”。同时,乡、村两级党组织利用农副产品资源优势,牵头推动农产品深度触网,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培育涉农网商。

自西充县推行“党建+产业”模式以来,有力助推了基层党建工作,让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引领和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中创先进、争优秀,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致富的路子,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形成了“党支部+党员,党员+贫困户”的良好格局。

“党建+服务” 提高群众满意度

“身体好些了吗?按时吃药了吗?医药费报销得怎样了?”10月24日晚上8时,金泉乡板凳垭村第一书记赵威握着手电筒走进贫困户张永泽家中询问病情,并在民情日记本上详细做了记录,还在申请大病救助处标上了重点符号。

“赵书记经常来看望我们,还告诉我们惠农政策。”张永泽的妻子感激地说,赵威对该村的群众很了解,尤其是贫困户家里的情况,哪家生病了、哪家需要什么、哪家该做什么,他都了如指掌。赵威告诉记者,沟通是服务的前提,沟通好了才能帮助群众解决所需。他一次次、一家家地入户走访,不仅能掌握群众的动态情况,准确知道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同时还拉近了干群关系。

板凳垭村只是该县构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一个代表。该县高院镇三溪口村开通了党建微信群,创新基层党组织服务形式,丰富其服务内涵。“这个党建微信群创建之后,大家都积极加入。”该村第一书记张亮说,目前该村做的各项工作都可通过这个群进行发布,包括最近召开的脱贫攻坚会议的内容、图片以及工作安排等。现在加入该群的村民有300余人。

西充县各级党建微信平台通过微信直报联动模式,构建起了党建运行立体体系。通过微信中的地理位置共享功能,反应基层工作动态,定期提醒督促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有序开展工作,推动各项工作及时贯彻落实。

据了解,党建微信平台的创建既激发了党员参与党建活动的热情,又破解了党员交流互动难的问题,还可以发布法律法规、产业发展、种植养殖技术等内容,提升贫困群众自我“造血”能力,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新闻推荐

西充:在新时代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

四川经济日报南充讯(李同周记者李国富)11月1日,在西充县委中心组会议室,中共西充县委委员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入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现场气氛热烈。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西充县委精心组织、迅速...

西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充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