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土地入股 现金入股 资产入股“小农户”变身产业链上“小股东”

南充日报 2017-09-20 04:29 大字

●本报记者 张蓉萍

9月18日,记者从市委改革办获悉,为充分发挥农业园区带动效应,助力脱贫攻坚,西充县探索形成了农民“土地入股、现金入股、资产入股产业园区”三种模式,把分散的“小农户”培育成产业链上增收致富的“小股民”,有效破解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实现了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华丽转身。

近日,西充县双凤镇跳蹬河村兴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10多名村民正在柑橘产业园里忙碌。该村党支部书记胡江介绍,为解决土地撂荒问题,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提高土地经营效益,村民们自发成立该合作社,以土地、劳动力和现金等入股,将撂荒地变为丰收的果园。

曾经的跳蹬河村果蔬种植零散、管理粗放,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小孩,劳动力不足40人,土地撂荒严重。2013年,该村人均纯收入仅5000余元,低于全县平均水平。近年来,该村集中1150亩土地统一规划产业,在全县建成第一个土地股份合作社,同时吸纳农户分散资金150万元、劳务股金16万元以及部分贫困户所持的“扶贫特惠资金”入社发展,按照“供种、供肥、供药、指导、销售”五统一模式,实行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经营,规模发展大雅柑等特色产业,新建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农家乐,联动发展乡村旅游业。“村民们自建合作社,不仅有保底的土地租金收入,还可以在合作社上班挣钱,盈利后还能分红。”胡江介绍,村民现金入股的农户按“利息保底、持股分红”的方式获得收益,2016年,全村实现人均经营性增收563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630元,超过全县平均水平26%。

西充县古楼镇以脱贫奔康产业园区为载体,以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方向,依托龙头企业、专合组织、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由村党支部牵头,在不改变入股土地农业用途的基础上,将土地入股盈利部分进行分红,现已建成高家沟、金子山、富松等土地股份合作社17个,将该镇土地的承包经营权,采取当年行情议价、动态调整土地租金的方式,按程序规范流转到合作社,建成以发展“充国香桃”为主要产业的脱贫奔康产业园1.5万亩。产业园区组织入园群众共同生产、合股经营、统一营销,以不低于7%的收益进行保底分红,入园入社入企群众户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2016年全镇实现土地年租金收入400余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2万元,超过全县平均水平32%。

紫岩乡观音庙村则以放活承包土地经营权、组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主攻方向,探索创新“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户(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全村规模发展青见、春见、爱媛38、沃柑等优质柑橘1100亩,已经挂果300亩。村集体以“集体所有基础设施+集体闲置资产”折资入股合作社,有效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村集体和农民以“资产价值保底+入股分红”方式按股分享收益,实现壮大集体经济与农民增收。去年,该村实现产值4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8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万元。

截至目前,西充县建成57家村级土地托管合作社、20个万亩亿元示范园区,带动2.5万户群众入股经营,年可实现人均增收8000元。

新闻推荐

家人寄语 敲响廉政警钟

本报讯(曾明辉郎小禹)9月13日,西充县纪委、县妇联联合开展了“争当廉内助·涵养好家风”家庭助廉活动,该县科级干部配偶,女干部代表,市、县“最美家庭”代表等100余人参加。活动中,与会人员观看...

西充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西充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