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用爱书写明天———记西充县张澜学校教师罗利娟

南充日报 2017-09-07 03:21 大字

“我从来不知道,原来家长可以如此可爱!居然还能亲自参与学校的工作。”这是一位刚听完罗利娟关于创立家长委员会讲座的新老师发出的感慨。

2013年罗利娟老师加入了新成立的张澜学校,一个崭新的学校,一段重新启程的职业旅途,罗利娟从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变成了小学的班主任。面对家长担心一年级小朋友新入学的不适应,罗利娟创造性地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建立了学校与家长沟通的平台,使学校与家长建立了友好关系。这种模式推广后,张澜学校的工作得到了家长们的普遍认可,让更多家长主动参与到学校工作中来。

罗利娟在讲座上提到“并不是所有家长一开始都会信任学校,都会支持甚至是参与学校工作,家长也需要老师耐心的‘教\’。让家长信赖你、认可你的教学理念,和家长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让家长明白你和他一样,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除此之外,在生活中罗利娟也经常和家长们一起互动,偶尔爬爬山,喝喝茶,谈谈孩子们最近的表现等等。通过这些方式,罗利娟的教学工作得到了家长的支持,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家校共建教育。

从教17年里,罗利娟有不少可以转行获得更高工资的机会,但她却从未动过要离开教师行业的心。“除了教师再没有其它职业可以带给我这样的心灵满足。”罗利娟说道,正是出于对教育的真心热爱,她才能不忘初衷,始终站在教育事业的第一线。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育是细水长流的付出,罗利娟用愚公移山般的坚定意志以对教育的热爱,成为了一名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正是凭借着这分执着,罗利娟向着教育理想,不断前进。她以爱作矛,反思作盾,始终站教育改革的前沿,向教育理想进发。 (西充县教体科局 供稿)

新闻推荐

按照“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要求,开展海绵公园、城市新区、旧城环境改造、河道治理等15大项的海绵城市建设,实现雨水在城市中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

●本报记者李奎西充记者站赵荣8月26日,在西充县城北新区广场,道路一侧的人行道上已经铺设了透水混凝土,两名工人将一桶水浇在路面上,两三秒时间,水全部渗入地下,路面连一点积水也没有。这是西充县...

西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充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