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第一书记”牵线 贫困学生学费有着落

南充日报 2017-09-07 03:21 大字

本报讯(曾明辉)“何书记,太谢谢你了,多亏你们捐助了两万元生活费,我家小霞才能继续学业,她现在已经顺利办理好入学手续了。”9月4日,西充县祥龙乡昭阁庙村贫困群众李树基握着该村“第一书记”何岸青的手,不停地道谢。

李树基患有肺病,不能做重活,因病致贫。为助李树基脱贫,该村将村老年活动室交由他打理,由他负责打扫卫生,给前来休闲娱乐的村民烧开水,并给需要在活动室吃饭的村民做饭。加上打零工收入,李树基每月收入约1000余元,预计年底可脱贫。然而,女儿小霞今年考上张澜职业技术学校,学费和生活费成了压在他心头的一块大石头。

“脱贫攻坚的最终目标,就是不让一户贫困户‘掉队\’。”何岸青说,扶贫先扶智,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小霞必须上学,“我有义务、有责任解决好小霞的读书问题。”为此,他向派出单位西充农商银行汇报了李树基家的具体困难。该行了解情况后,决定出资两万元,作为小霞就读期间的生活费。同时,何岸青还联系了学校对小霞进行学费减免。

新闻推荐

西充方言如同“孤岛” 漂亮称为“江湖”费思量

●本报记者张蓉萍实习生罗虹“有种潇洒叫打甩手,有种筷子叫箸子,有种木耙叫‘搅锅耙\’,有种江湖叫漂亮……”这些生动形象的词汇、句子,读来是不是觉得有一阵亲切感觉?这是来自南充西充片区的方...

西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充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