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法院村建法官工作室 化解矛盾促和谐

南充日报 2020-06-16 03:04 大字

2019年,蓬安县人民法院以民需为导向、以民利为归依,积极探索完善乡村治理创新举措,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中心向基层下移,先后在16个社区、乡村设立“诉调对接”法官工作室,加强基层的调解与诉讼对接工作,让法官全面融入网格社区,发挥司法专长,了解社情民意,更好地提供精准化、精细化司法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取得了良好效果。

打造“家门口的小法庭”

2019年7月,蓬安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无讼乡村(社区)”共建,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县人民法院迅速抓住这个契机,决定在乡村、社区逐步设立“诉调对接”法官工作室,力求从源头上解决矛盾纠纷。

该院成立“法官工作室”活动领导小组,确定人员和制度,明确五大任务,致力于打造百姓“家门口的小法庭”,努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2019年10月24日,蓬安县人民法院“诉调对接”法官工作室在相如镇玉龙山村揭牌成立,这标志着村民们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免费的法律服务。“村里有了这个法官工作室,服务送到了家门口,足不出户就可以免费得到法官专业详尽的解答,真的是太方便了。”工作室成立当天,玉龙山村村民郭继云前来咨询有关土地流转政策的问题后赞叹道。

“法官工作室的设立,旨在从源头上化解基层农村矛盾纠纷,加强普法宣传,收集社情民意,架起人民法院与老百姓沟通的桥梁,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通道。”蓬安县人民法院副院长杨彬,在揭牌仪式上道出了设立法官工作室的初衷及意义。

“随传随到”上门服务

随后,蓬安县人民法院依托6个人民法庭,相继在相如镇古楼沟村、利溪镇花房子村、锦屏镇黄桷树社区等15个村(社区)建立了法官工作室,共派驻法官9名,书记员8名。

“刘法官,我们村有个建房纠纷,麻烦你们帮忙调解一下嘛。”2019年12月10日上午,速裁团队法官刘仕泽接到派驻村村主任打来的“求救”电话。处理完手上的事情,刘仕泽下午带领书记员赶往村里的法官工作室。

了解案件详情后,刘仕泽组织双方当事人到法官工作室进行调解。两人见面后,各说各的,一度争吵起来,刘仕泽见状,随即安抚当事人情绪,并采用背对背调解的方式,从法理和情理上分别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最终双方各让一步,达成和解。

村民如有法律服务需求,只要一个电话,不管是调解矛盾纠纷还是咨询法律问题,派驻法官就会立即安排时间进村,耐心倾听、详细解答,提供相应的法律服务,同时联系村委会或其他相关部门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1+N”模式织密调解网络

法官工作室除了法院工作人员,还有很多“外援”,村组干部和人民调解员,律师、退休干部、热心公益人员逐渐加入进来,调解网络越织越密,调解工作更加有序进行。

对于苗头性的纠纷,法官工作室会就地化解,对于诉讼纠纷,则会采取诉前调解方式,力争让纠纷化解在基层。面对当事人,法官和基层调解组织相互配合,一方面讲法理,一方面讲情理,通过劝说、分清是非,当事人互谅互让,纠纷就自然解决了。

通过法官工作室这个联系点,基层调解与诉讼调解建立对接机制,让法官全面融入网格社区,发挥“调解员讲情,法官讲法理”、法官与基层工作者共同治理的调解模式,逐步形成“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各方联动、齐抓共建”的调解网络,努力使大量的民间纠纷消化在基层,力促矛盾不出村、不出镇,从源头上最大程度化解纠纷、减少诉讼。

除了参与社会治理,蓬安县人民法院还深化以案普法的宣传作用,不断提升乡村法治氛围和乡风文明。

为提高返岗农民工的法治意识,今年3月下旬,该院还组织法官深入各个法官工作室开展返岗农民工法治宣传工作,为返岗复工农民工提供免费高效的法律服务。 (张勤)

新闻推荐

男子被电锯锯伤 民警秒变“急救医生”

本报讯6月4日上午,蓬安县一名男子在家用电锯锯树桩时,不慎锯伤了右腿,流血不止,情况十分危急。此时,蓬安县公安局罗家派出...

蓬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蓬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