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县杨家镇紧扣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打好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这张牌,促进了乡村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裕回乡创业谋发展 带领乡亲共致富
●本报记者 易立权
蓬安县杨家镇位于县城南部22公里处,辖13个村,2个社区,河罗公路穿镇而过,3条河流流经各村,全镇建成通村通组公路180余公里。现为“国家级卫生城镇”、全省“百镇建设”行动试点乡镇。
杨家镇立足镇情实际,紧扣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打好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这张牌,在产业上求突破、政策上寻支持、服务上下功夫,基本构建了以黑山羊、生猪、跑山鸡等养殖,花卉、草莓、花椒、莲藕等种植为主的产业化格局,形成了乡村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裕的“虹吸效应”。
“四个一”工作法 助返乡农民工建产业园
农民工是农村产业兴旺的主力军,是农村发展成果的享受主体。杨家镇坚持服务至上、服务为民,探索“四个一”工作法:成立一个返乡农民工创业协会、组建一支农民工服务志愿队、设立一批农民工就业政策咨询点、成立一个农民工网络党支部,让优秀农民工群体留得住、引得回。
48岁的农民工沈秀英便是在杨家镇大力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大背景下回到了乡乐村。
2019年对杨家镇乡乐村村民沈秀英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她完成了从农民工到创业者的身份转变,成了当地的青花椒种植大户,还带领本村村民一起致富增收。
今年48岁的沈秀英,从1991年开始就与丈夫常年漂泊在外务工。2018年,俩人带着多年的积蓄回乡创业,先后到成都、重庆等地考察天知椒种植项目,学习了栽培、生产和加工技术,并与村里60余户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流转土地200余亩。然而,创业初期并不是一帆风顺,刚开始村里大部分田地撂荒,地里还有很多大石头,沈秀英除了请来挖掘机清理,还和丈夫用手搬、用锄头挖。花椒树苗种进地里后,又遇到缺水的难题,沈秀英只能和丈夫用车去河边拉水,然后提着桶一株一株地灌溉。
通过1年多时间的努力,沈秀英和丈夫已投资200多万元建成青花椒种植产业园。种植业前期投资大、见效慢,花椒树一般要等3年后才有收成,但沈秀英仍带着一腔热情和感恩的心来回报家乡,聘用村里的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到产业园务工,向他们传授天知椒栽种管理技术,带动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自己走在致富增收的路上,沈秀英还投资改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说起沈秀英村民们都竖起大拇指:“希望她越干越好、越干越大。”他们相信,有像沈秀英这样的创业者回乡,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像沈秀英一样的返乡农民工创立产业园的在杨家镇还有很多。该镇由返乡农民工创建的规模以上产业种植养殖业达30余家,主要包括莲藕、花椒、牛羊、牛蛙、西瓜、草莓、生猪等产业,带动200余户贫困户入股,务工增收。
因村施策精准发力 带动村民脱贫增收
在抓好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的同时。近年来,杨家镇聚焦脱贫攻坚,坚持精准方略,扎实抓好“兴水、修路、建房、养羊”等重点工作,全镇3个贫困村、503个贫困户于2019年全部脱贫。
其中,伏岭村属典型的偏远村、高山村、旱山村,是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定点帮扶村。自脱贫攻坚工作实施以来,村组公路全线贯通,农田高标准建设,水利设施持续完善,是杨家镇脱贫攻坚成效的一个缩影。
特别是在脱贫产业上,伏岭村在省农业农村厅的帮扶下,注册了蓬安县兴农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种养循环、长短结合、融合发展的思路,布局了“黑山羊”产业。
依托省畜科院“专家服务站”,以合作社为载体,联合驻村农技员、县级农业技术专家服务团队,按照以强带弱、跨村联建、连片发展的思路,采用“农户+村集体+公司”和“大户联养+小户托养+缺劳户代养”的方式,着力擦亮“伏岭黑山羊”金字招牌。
该村90后第一书记谢茂盛告诉记者,2016年,伏岭村黑山羊养殖基地,成功创建为省级肉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并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注册了“伏岭黑山羊”商标。
目前,合作社已成功创建为国家级专合社,成为全县羊业“龙头”,年出栏黑山羊近5000头、生猪5000余头,开设餐饮直营店3家,长期解决100余名群众就业,带动双流村、圣合村2个贫困村村集体入股290万元,贫困户入股30万元,贫困户和村集体每年实现分红收益近20万元。
今年65岁的唐道辉便是伏岭村发了“羊财”的脱贫户。在省上专家的帮助下,老唐掌握了养殖大耳羊的技术,早在2016年,老唐养了20多只大耳羊,还有10来头土羊子。大耳羊卖到20元每公斤,一只大耳羊能长到70多斤,20头大耳羊一卖就是一万多元。
现在唐道辉的破土房变成了新修的砖瓦房,家里通了自来水,还装上了宽带,老唐说他打算把自己的养羊产业搞个“互联网+”。
除了伏岭村,杨家镇在发展脱贫产业上思路非常明晰。该镇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理念,通过引进业主、回引乡友创业,采取“企业+专合社+农户”模式,以现代产业园建设为重点,以农民增收、生活富裕为目标,深入挖掘种植养殖的巨大潜力。
重点建设了以拱桥村为代表的花卉种植产业。依托省级示范合作社———蓬安县宏远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106人,流转土地620亩,培育红叶红花紫薇、樱花、银杏等树苗59万余株。
重点发展了以吕家村为代表的生猪养殖产业、以七里村为代表的草莓种植产业、以乡乐村为代表的花椒种植产业。
产业带动,脱贫致富的老百姓发自内心感党恩,“我能有今天的变化,怎离得开共产党!”唐道辉以最朴实的方式表达对党的感激之情,他入住新房的那天,在自家大门手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回忆过去平平淡淡过日子”,下联是“喜看今朝和和顺顺换新貌”,横批是“共产党好”。不仅如此,唐道辉在自家的羊圈上也写上感恩标语“已脱贫迎小康,永远不忘共产党”。
新闻推荐
4月的蓬安,春潮涌动。在蓬安县多个重大项目建设工地上,塔吊林立,起升转动,场面壮观。建筑工人穿梭其中,忙碌不停。伴随着...
蓬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蓬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