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业主抱团发展 合股联营致富奔康
●本报记者 易立权
今年63岁的李大国,不再像往年那样面露难色,脸上多了些自信笑容。“以前过了雨水节气,我就为春耕物资发愁,因为没钱。现在不一样了,我加入了村里的合作社,有了稳定收入,手头资金比过去宽裕了,也不愁了。”站在油菜花盛开的田埂上,李大国面带微笑,满含感激地说,这一切都得益于党的脱贫好政策。
李大国是蓬安县河舒镇黄花村村民,因为缺技术,日子曾过得窘迫。为了养家糊口,他在村子周边打零工。“哪里有活干,我就往哪里跑,搬砖、拌灰浆、干杂活。”李大国说,有活干时,还能挣一些钱,勉强保证一家人花销;没活干时,他闲在家里,常常为没有稳定收入发愁。
近年来,李大国的烦恼没了。他从一个四处奔波的打工仔变成黄花村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股东,在家门口上班,一天能挣四五十元。“通过农村危房改造,家人从破旧老屋搬进新房,生活有了更多盼头。”李大国说。
李大国的变化,源于蓬安县按照“村集体经济+建档立卡贫困户身份股”方式,成立产业扶贫合作社,对全县贫困户做到产业全覆盖、推动脱贫奔康的系列举措。
黄花村党支部书记黄杰文介绍,黄花村共4个村民小组、农户258户769人,曾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5户120人。2013年7月,黄花村遭遇一场洪水袭击,不少村民受灾,来救灾慰问的领导建议村上转变思路,搞合作社共谋发展。
“这个建议触动了我。村民们在自家一亩三分地里刨食,勉强解决温饱;很多村民又外出打工,导致土地撂荒。”黄杰文说,全村出去打工的村民最多时近300多人,撂荒土地一度占全村土地面积三分之一。
黄杰文想把零散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经营。“黄花村没有大户,最好将土地集中在村集体手中,建立合理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村民脱贫致富。”黄杰文说。
黄杰文根据“村社一体、合股联营”思路,建立村党支部引领、村集体所有的合作社,鼓励村民通过产业扶持基金参与村集体合股联营。黄花村村主任陈金贵说,黄杰文召开村两委会议,得到认同后,又召开村民大会,还一家一户上门宣传。
“我想入股合作社。”村民李树生把申请的5000元产业扶持基金主动送到村主任兼合作社理事长陈金贵手里。
“我也要加入。”熊和朋,这个在镇村干部帮助下,日子越过越红火的脱贫户态度积极。
……
集体入股合作社,让这个小山村热闹了起来。如今,村里90%的农户成了合作社社员。村里陆续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房屋所有权、集体产权、小型水利产权、集体土地所有权等“七权同确”改革,集中全村土地发展蔬菜、柑橘、莲藕、山鸡、鱼塘、羊场等种养业。
市扶贫开发局干部、黄花村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罗小兵说,黄花村打出一套以“感恩教育”“政策宣传”“扶贫帮扶”“矛盾调处”和“扶志”“扶技”“扶业”“扶差”“扶弱”为内容的“四进五扶”组合拳,如今黄花村旧貌换新颜,田塘交错,道路干净,房屋崭新,产业兴旺,呈现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奎眼神透露康复的喜悦,戴口罩迈着轻快的步子……3月11日上午10时30分,南充又一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在市中...
蓬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蓬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