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坝萝卜的自述:沿着“一带一路” 走向国际市场

南充晚报 2020-03-11 00:45 大字

3月3日,还未欣赏大好的春光, 我就被主人黄冬春从河滩地里拔出、 洗净、装车, 成为了蓬安今年第一批出口日本的32吨萝卜之一。

我的家在蓬安县锦屏镇中坝村,也许你对我的家乡还有些陌生, 那我来告诉你,西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就出生在我的家乡。

当下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我今天也时尚一把,跟大家分享这些年我的奋斗故事。

改革春风中 我助村民脱了困

说起来, 我们还是有点历史的。资料显示,我被称为世界最古老蔬菜之一, 民间叫我们“小人参”。中坝村种植萝卜具体有多少年历史,我不得而知。不过,我们真正走出家乡, 为千家万户的餐桌增添一道美味,还得从4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说起。

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 风 吹 到 中 坝村, 头脑灵活的村民就想着把美味可口的我们送到城里卖。

那时候进城卖萝卜大军好壮观哦!中坝村紧邻嘉陵江, 水路交通十分发达,每天早上停靠码头的船排起长长的队伍。 勤劳的村民用箩筐挑着我和同伴们赶船进城, 在周子古镇码头下船后走街串巷叫卖。尽管辛苦,但中坝村人逐渐摆脱了贫困, 养大了孩子, 建起了新房, 培育了产业。为了感谢党的恩情,当地群众还在村中央自发树立一座无字碑。

供给侧改革 我出口到了俄罗斯

时间过得很快,我的“朋友圈” 也渐渐扩大到大半个中国。但我却不开心:既然大家那么喜欢我, 为什么我连个名字都没有, 一件漂亮的外衣也没有?

2012年,村里种植萝卜的年轻人多了起来, 黄冬春就是其中一人。 看着父辈们辛苦种萝卜、卖萝卜,一年也赚不了几个钱, 他决定不走以前的老路。

传统农业如何向现代农业 转 变 ?2016 年 以 来 ,中、省、市作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安排部署。 蓬安县鼓励农业企业重点打 造 一 批 品 质好、叫得响、市场占有率高的知名品牌。 中坝村的萝卜先锋便开启了品牌发展之路。

为维护基地的良好形象, 菜农们严格按有机标准种植我们。在当地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黄冬春联合村里的萝卜种植大户,注册成立了冬春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坝村506户加入合作社。黄冬春和社员们改进生产工艺、提升质量产量,丰富产品类型、改进包装方式,还申请了注册商标。终于,我有了名字———“春俊农业”萝卜。来自俄罗斯的订单也飞到了中坝村。乡村振兴我要闯国际市场

在黄冬春的拖拉机驾驶室,挂着一本小册子, 里面详细记录着我们每茬何时播种、何时定植、何时施肥、施什么肥等内容,就像一个孩子的成长纪念册。 出口到俄罗斯的主要是冬季这茬, 因为北方冬季寒冷,蔬菜产量下降,而俄罗斯需求旺盛, 我们就赢得了这个难得的海外市场。

今年,我的命运发生了转折。乡村振兴战略在蓬安落地生根,我又搭上了“互联网+”快车。年初,合作社与一些电商达成合作,一大群懂网络科技、 互联网营销的年轻人为我出国积极想办法。他 们 借 助 云 计 算 、 大 数 据 、VR/AR等技术,以大数据精准营销为手段,重新为我定位品控、质量标准与产品包装等品牌元素,让乡土味十足的我们成为了特色农业品牌。

为了将我更好地端上外国人的餐桌, 蓬安的进出口蔬菜公司聘请营销人员和市场观察员,设置了近10个国际营销网点,借助蓉欧快铁, 将我们端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餐桌。

“朝为中坝萝卜,暮登外域厨房。”目前,我的“版图”正在不断扩大, 辐射带动沿江的三坝乡和正源镇,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0万亩。在我们的影响下,蓬安县正在启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打造“一区五线十乡百村”,以此来引领带动全县乡村振兴工作。

蓬安记者站 郭安平 文/图

新闻推荐

“云上法庭”“隔空”庭审

本报讯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蓬安县人民法院启用“云上法庭”网络服务功能,在线审理案件,将线下的司法服务全面转向线上...

蓬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蓬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