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医护有哪些新挑战?

四川农村日报 2020-02-11 06:01 大字

□本报记者 吴平

全民抗疫之下,四川各地基层医护工作者纷纷请战支援发热科或到隔离病房工作。不同于其他传染性疾病,诊断治疗新冠肺炎病人,医务人员有哪些新挑战?了解这些,有助于理解疫情防控和诊断技术的动态进展;也能够作为科普,提高广大群众防疫的主动性和敏感性。

同影不同病CT图像看到头晕眼花

按计划,乐山市中医医院放射科主治医师项晔本该在二月初被派往北京进修,但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了。

大年初一,在电视里看到疫情的严峻形势后,项晔决定“不走了,留下来”。他的行为也感动了同事,大家纷纷放弃休假,主动请缨返岗,备战一线。

放射科作为重要的医学 辅 助 诊 断 科 室 ,胸 部CT 检查对于此次新冠肺炎病情诊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放射科医生每天需要面对大量发热患者的胸部 CT 图像,而且扫描全是高分辨率薄层扫描,一个病例就几百上千张图像。由于“同病不同影,同影不同病”的复杂性,放射科医生要根据影像表现和流行病史,为临床提供最可靠的肺部影像学证据,指导后续治疗。一天下来,项晔经常看得“头晕眼花”。

此外,要随时关注新冠肺炎诊疗指南的更新版本,要对新发病例影像进行整理 和 学 习 ,提 高 诊 断 水平。

护目镜有干扰防雾喷剂是必需

为支援发热门诊,遂宁市中心医院向各科室征集志愿者,护士贺玉楼报名后入选。

完成过无数次护理工作的她,还是第一次穿着防护衣、戴着护目镜工作。穿上防护衣30分钟后,护目镜上全是雾气,什么也看不见,视野里只有白茫茫的一片。

贺玉楼在日记中写道:“进入隔离病房时都没有出现过的慌乱在此时涌现:什么也看不见,我要怎么开展工作?想到我可能会拖大家的后腿,心里就满是愧疚。”“每当隔离病房里有小朋友来时,我 的 心 总 会 紧 紧 揪 着 。204 床的小妹妹针掉了,需要重新穿刺;213 床的小朋友需要抽动脉血……我的目光在护目镜片上艰难地寻找着出口,由于眼前视线模糊,针怎么也落不下去。”

直到防雾喷剂到来后,这一情况才有所缓解。

避免交叉感染穿戴隔离衣要多练习

为了保护病人和医务人员,避免交叉感染,避免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感染,隔离衣的脱穿、处理,有着严格的程序。

蓬安县人民医院90后护士陈静,为了能上抗疫一线,连续第四年未能和家人过年。

自1月24日进入医院感染病房,她每天迅速吃完早餐,利用休息的空隙,按照消毒隔离标准,练习穿脱隔离衣、穿脱手套。穿的顺序是,先洗手,后口罩,再后隔离衣;脱的时候,却要先露出双手洗刷后,再解开领扣。

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7个小时,考虑到随时会有发热门诊的病人来做检查,而防护服又紧缺,为了避免浪费,她连续几个小时都不敢喝水和上厕所。

新闻推荐

蓬安县中医院推迟婚期 主动请战抗疫情

何纲家庭与生活报记者王厚军“等你战胜疫情归来,一定给你一场轰轰烈烈的婚礼。”蓬安县“95后”护士胡肖原定大年初四与男...

蓬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蓬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