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栖身之所”到“宜居之选”——老陈家的住房变迁记
●彭圣洲
10月28日傍晚, 凉风习习。蓬安县凤凰生态公园内, 孩子们正在嬉戏, 给凉爽的秋天增添了欢乐的气息。“以前, 我都不敢想象能在城里安个家。 现在一家人住在公园附近, 没事就可以和家人出来遛个弯。”家住蓬安县城凯莱瑞景小区的“60后”陈宇说起现在的生活,一脸满足。
住房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品质。40年间, 陈宇搬了3次家。回顾40年来全家人居住条件的变迁,老陈不禁感慨, 从 “栖身之所”到“宜居之选”,“家”的变化很大。
三代人挤在土坯房
“土坯房,泥巴墙,三代人挤一间房”,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部分农村群众居住条件的真实写照。
“在那个物质贫瘠的时代,修房子可是大事,要自己先设计好,再请来匠人师傅盖房子。”陈宇回忆,土坯房的墙体是用泥土和稻草或麦秸秆黏合而筑成。盖房的时候,用泥巴掺麦秸,一层一层地垛成,垛半米多高,就要歇上几天,等泥巴干硬成型后再进行下一层。“土坯房虽然原始,粗糙简陋,但住在里面冬暖夏凉,能遮风避雨,隔雪御寒,让一家人有一个栖身之所。”
但是当时的居住空间狭小,住宅具备的很多功能也大打折扣,比如做饭、取暖。“做饭除了烧木材,就是秸秆。煤球要凭票到指定地点排队买。那时挑煤走的多是山路,煤球从框里掉下来,即使摔坏的也要捡起来。回到家,基本都是满脸满手黑乎乎的,像个小丑。”
陈宇感慨过去生活的不易。1981年他结婚时,一个箱子、一个柜子,就是家里比较值钱的东西。
拥有首套“小洋楼”
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建房的材料,砖和石头当起了主角。
陈宇一直梦想着能改善全家人的住房条件。直到1987年,这个梦想才实现。“上世纪八十年代,盖房子的材料基本采用石头,砖在当时还比较贵。”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村建房开始大量使用砖,也有人用水泥抹墙。
“那个年代流行大瓦房,房屋设计也比以前好了很多。”陈宇说,当时的农房在正房左边或右边,建一间厨房,用来做饭或存放东西;另一边再建一间养家畜的偏房。“也算是实现了功能分区。”
陈宇告诉笔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先富裕起来的农民推倒了老房子,建起了红砖墙的大瓦房。2006年,他家也将老房子翻新,盖起了两层的小楼房,一家人终于住上了“小洋楼”。
搬进舒适宜居房
“我现在住的房子,是2017年搬进来的。”陈宇说,如今买房,要考虑舒适性,除了面积、户型,还要看房屋功能分区、采光通风、节能、防风、抗震、社区绿化、物业服务水平、周边交通情况,以及所处生活圈的商业、教育、医疗资源分布情况,甚至邻里的素质。
2017年,陈宇家双喜临门。元旦儿子结婚,“五一”父子两家人一起搬进现在的小区。老陈和老伴儿住三居室,隔壁就是儿子家。
这次搬新居,两套房子从装修设计到家具家电选购,陈宇和老伴儿都全权交给儿子陈强负责。
“过去二十年房地产和相关行业发展太快,年轻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知识面广、做事效率高,我落伍了,该‘让贤’了。”陈宇说。
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居住需求”向“舒适需求”转变,关注的不仅是住房面积,还有居住的智能、环保和安全。
陈强是热衷电子产品的“80后”。伴随电子产品快速发展长大的他,主张家务活儿能用机器完成的绝对不用人工。
老陈家现在的电器设备都很“聪明”:除了有会扫地、陪孩子学习的机器人,还有配有指纹密码锁的防盗门、净水系统等。
陈宇说,“想想40年前的住房条件,我觉得现在很幸福。住房的变迁,见证了我家生活的幸福变迁。”
新闻推荐
本报讯蓬安女子姚某在网络上投资,结果一不小心被人骗走9万元。昨(24)日,记者从蓬安县公安局刑侦大队获悉,经过民警缜密侦...
蓬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蓬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