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家人失散27年一缕发丝找到亲生父母

南充日报 2019-10-24 04:29 大字

●本报记者 李奎 见习记者 罗熠实习生 刘颜滔

日前,与家人失散27年的黄某,终于凭借自己的一缕发丝,找到亲生父母。

黄某是蓬安人,27年前,两岁的她被丢弃在蓬安县一个场镇上。去年,已经当上妈妈的她尝试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

在蓬安热心志愿者韦锡洪的帮助下,黄某成功找到亲生父母。她这时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与养父母家相距不足50公里。黄某告诉记者:“我不怪他们(亲生父母),他们毕竟给了我生命,当年丢弃我,也有他们的苦衷。”

寻亲:看着孩子,忍不住想起自己的身世

1992年冬天,蓬安人蒋先生在蓬当地一个场镇上打工,他经过一饭馆,看到围了一大堆人,人群里有一名哭泣的小女孩。围观者说,女孩是被人遗弃的,已经哭了很久。说来也奇怪,女孩见到蒋先生后竟停止了哭泣。

大伙都觉得这是缘分,都劝说蒋先生将女孩抱回家。

虽然已经有了两个孩子,蒋先生最终决定接受众人劝说,将女孩带回家。回家后,他发现女孩内衣袋放有一张信签纸,上写有女婴的出生日期(1990年9月23日)。

这个女孩就是黄某。

后来,蒋先生将黄某送到姐姐家由姐姐抚养,蒋先生姐姐、姐夫成为黄某的养父母。养父母对黄某照顾有加,视如己出。

相认:“不怨恨他们,他们当年也有苦衷”

黄某说,她小时就知道自己是捡来的孩子。

前些年,黄某结婚了,跟丈夫定居在河南,并成为了一名母亲,看着自己逐渐长大的孩子,她有时候忍不住流泪,想起自己的身世:“哪一个当妈的会忍心把孩子丢弃到街上……我想她当年应该有苦衷的。”

黄某于是决定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去年,她加了一个蓬安当地的微信群,希望有人帮她寻找亲生父母。这条信息,被同在微信群的热心志愿者韦锡洪注意到了,韦锡洪在蓬安当了十余年志愿者,他此前已成功帮助4位寻亲人士成功找到亲人。

韦锡洪将黄某的情况发到本地微信公众号和网络论坛上。今年春节期间,一位网友联系上黄某,称她可能是自己姐姐蔡女士当年丢弃的那个女孩。

在韦锡洪建议下,黄某将自己的一缕发丝寄给蔡女士作DNA比对。没过多久,DNA比对结果出炉,确定了她们的母女关系。

“当年生下二女儿后,因为‘养不起’,家里人决定将她送人。20多年里,我日思夜想,如今终于找到了!”蔡女士说,目前已跟女儿通过视频电话,明年春节前准备去河南看望女儿。

黄女士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也不怨恨他们,他们当年也有苦衷。”

新闻推荐

柚子丰收引客来

本报讯(周亮廖秋)时下正是红心蜜柚成熟的季节。蓬安县两路乡新庙子村天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柚子基地的400余亩红心蜜柚...

蓬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蓬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