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乡镇卫生院看病的人多了”“医联体”破解百姓看病难

南充日报 2018-12-13 03:30 大字

●彭圣洲

12月5日上午,蓬安县杨家镇卫生院中医服务区,该镇村民唐利民正在做推拿按摩和温针疗法。这两天他感觉腰酸背痛,浑身无力,来卫生院一检查,发现是风寒等外邪入侵造成的。做了中医针灸后,他感觉好多了。如今,该镇群众有个感冒发烧等小病和常见慢性病,直接到镇卫生院就能解决,不用去挤大医院挂号。

近年来,蓬安县大力实施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并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强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今年1至6月,全县基层医疗机构住院量同比上升29.48%。2017年,全县基层医疗机构门诊总量同比上升5.8%,为群众减轻就医负担1600余万元。

强基层: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标准化

已初步完成10家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建设

5日上午,笔者在杨家镇卫生院看到,敞亮洁净的卫生院按照临床治疗服务区、公共卫生综合服务区、中医药服务区“三区分离、标识明确”的标准进行布局,配备有独立的治疗室、药房、输液室、观察室等,卫生院医生的工作职责、工作制度等全部上墙。

“中西医都能看,还能做针灸理疗。”正在为患者做中医温针疗法的中医医师徐明月介绍,政府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力度,解决了以前卫生院条件有限、设备和药品不齐全等问题。

“2016年,政府投入200余万元用于杨家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及辅助设施建设。目前,该项目已通过验收。”该院负责人吴大军介绍,项目建成后,明显改善了卫生院的就医环境。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为切实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近年来,蓬安县通过改建、新建、整合等多种方式,按照“三区分离、标识明确”的标准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标准化建设。目前,该县已初步完成杨家镇、平头乡、新园乡等10家“三区合理布局、科室设置规范、医疗设施设备齐全、标识标牌醒目温馨、环境整洁”的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建设。

同时,该县持续巩固“乡聘村用”制度,努力解决基层医生老龄化问题,确保每个村卫生室有一名合格村医,配齐乡镇(中心)卫生院人员。推行“县招乡用”制度,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建立服务基层的激励机制。通过在农村免费开展定向医学生培养、学历提升、转岗培训、骨干医师培训、住院医师培训、西医人员学习中医知识项目等多种方式,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人才队伍建设。这些措施的推进,将使基层群众享受到更加方便、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促改革:加强“医联体”建设

县内“医联体”建设实现100%全覆盖,基本形成“首诊在基层、大病在县内、康复治疗回基层”的格局

大型医院“吃不下”,一床难求;乡镇医院“吃不饱”,资源浪费。如何解决这种结构性矛盾?能否将大部分病人留在基层,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一个地域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南充市2018年基层卫生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来自该市9个县(市、区)的医卫专家齐聚一堂。蓬安县分享探讨了托管乡镇卫生院探索医改新路的改革经验。

2017年6月,该县出台《蓬安县医疗联合体实施方案》,全面整合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探索建立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的分工协作模式。今年8月,蓬安首个“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成立,县中医医院成功托管金甲乡卫生院,挂牌“蓬安县中医医院金甲乡分院”。

“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名医。”刚从金甲乡卫生院看完病的唐尚丕说,每个逢场天,县中医医院的内外科专家到卫生院来坐诊、查房。如病人情况特殊需要会诊,中医医院的专家也会在最短时间内赶到,及时处理患者的病症。在基层医院无法处理的病症,可通过绿色转诊通道,直接送至县中医医院就诊。

“到乡镇卫生院看病的人多了。以前金甲乡卫生院月均住院人数50多人。托管后,每月住院人数在70多人。”县卫计局医政中医股相关负责人介绍,“医联体”建设就是使区域内“上下级医院”的人才、技术、管理等资源要素合理流动起来,才能有效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的运行效率。

目前,蓬安县“医联体”建设呈现出“外引内联”的特点。向上向外对接,依托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先后与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四川大学华西二院等医院组建眼科、疼痛康复科等4个跨区域专科联盟。向下向内联合,以县内公立医院为龙头,对县域实行划片分区负责,县级公立医院在所在片区内与一所乡镇(中心)卫生院建立以人员、资产、技术、服务、信息、管理为纽带的紧密型“医联体”,与片区内其余乡镇(中心)卫生院以技术、人才、管理、利益为纽带的松散型联合体。目前,县人民医院已与锦屏镇中心卫生院等22个乡镇卫生院组建了“医联体”;县中医医院与金甲乡卫生院等11个乡镇卫生院及社区组建了“医联体”;县妇幼保健院与罗家中心卫生院等6个乡镇卫生院组建了“医联体”。县内“医联体”建设实现100%全覆盖,基本形成“首诊在基层、大病在县内、康复治疗回基层”的就医格局。

惠民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

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115个,829名医生签约服务居民54.6万人,实现了城乡居民全覆盖

日前,杨家镇拱桥村村民罗方柱家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是由一名医生、一名护士、一名公共卫生人员和村医组成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

罗方柱家距离该镇卫生院比较远,其老伴患有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病。当天,杨家镇卫生院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来到罗方柱家,为他办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并对罗方柱及其爱人进行了健康检查,还根据其病情赠送部分药物。

蓬安县卫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要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象包括在本辖区居住半年以上的城乡居民,重点是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孕产妇、0至6岁儿童。签约服务内容包括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动态管理健康档案;开设健康咨询讲座,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全面评估签约服务对象的生活方式、健康状况等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每年进行家庭巡诊;根据慢性病患者病情,增加服务内容、随访服务次数等。

截至目前,该县共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115个,829名医生参与签约服务,签约居民达54.6万人,实现了城乡居民全覆盖。

“蓬安县通过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了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基层医疗机构的健康‘守门人’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蓬安县卫计局局长刘先福介绍,2017年,全县基层医疗机构门诊总量同比上升5.8%,为群众减轻就医负担1600余万元。

新闻推荐

偏远山村年行万里全力保障用电安全

本报讯(记者张霂语)日前,在游仙区徐家镇响水村的一个养殖场,国网绵阳游仙供电公司魏城供电所电管家李华正在给电子设备进行检...

蓬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蓬安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