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拐民警黄荣成:愿天下无拐
邓傲一案未结,这也成为黄荣成的一块心病本报记者蒋京洲文/图
2017年,四川省的4名刑警——资阳的黄荣成、凉山的骆敏、绵阳的王万涛、泸州的董治南当选全国公安“百佳刑警”。他们是侦办重大疑难案件的行家里手,是刑事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是打拐寻亲的基层优秀刑警……他们在刑侦工作中的杰出表现值得我们关注。
他是打拐民警,也是一名宝贝回家志愿者,还是央视《等着你》栏目的常客。近日获得“全国百佳刑警”称号的黄荣成从警20多年一半的时间都在打拐。
在黄荣成看来,打拐所需要的,就是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修补一份份档案,采集一份份血样,拨通一个个电话——也正是这不起眼的“一个个”,成就黄荣成和他背后30多个终得团圆的离散之家。
黄荣成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只要你们家长不放弃,我们公安机关就永不放弃。”
55岁的打拐民警黄荣成心中还有一案未结。1月4日,小寒将至。资阳市公安局雁江区分局刑侦大队民警黄荣成几天前刚从广东回到四川。此行广东本为放松,故地重游却再撩拨起他一桩心事。即使知道依然不可能,他也希望能在街头的擦身中找到多年前被拐卖到广东的孩子邓傲——这是他从事打拐工作期间发案而未破的最后一案。“打拐工作还要比普通刑事案件多一步。只抓到嫌疑人,孩子没有找回来,这不叫破案。”黄荣成告诉记者,“孩子没有回家,对不起翘首等待的家长。”在黄荣成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本雁江区失踪人口名录。从事打拐工作12年间,梳理积案40余件,新增案件50余件,破案寻回40多人。剩下未找回的57人,被一一记载于上。“我还有5年退休,但愿能把这数字再减点儿。”黄荣成说。
整理积案 等待将来有朝一日
10多年前的2006年,因为一场意外,雁江公安分局的打拐工作交到了黄荣成手里。“当时局里负责打拐工作的同志外出办案时牺牲了,打拐这份工作我就接了下来。”黄荣成向记者回忆起来。这份“工作”说的具体一点,就是一堆记载着历年丢失儿童立案信息的档案。“这案子根本没法儿做。”黄荣成向记者坦言,这就是他当年看过这些档案后心里的第一感觉。“好多案子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间久了很多东西都已佚失,再加上那个年代的技侦条件摆在那儿,原始证据也没多少。基本不具备任何的破案条件。”
案子没法破,工作还得做。当时的黄荣成觉得,既然接手了这份工作,就至少得做到对手里的案子心里有数。于是,黄荣成利用工作闲暇整理修复这些零碎档案。到2009年,他从这一堆故纸中梳理复原了近40件雁江当地儿童拐卖案件的原始材料。其中立案最早的案件可以追溯到1988年。“做完这些之后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了。我想就放在那儿吧,也许将来等破案技术先进了,这些往事可能还有重见天日的那么一天。”黄荣成说。
然而,他没想到的是,那一天来得如此之快。
抢救采血 DNA比对带来曙光
2009年5月6日7时45分,雁江区妇女肖翠花带着1岁多的孙女在雁江区人民医院看病时。仅仅2分钟时间,孙女就不见了。
通过调取监控,黄荣成和同事很快锁定了嫌疑人。6月17日,主犯曾某被抓获。通过审讯深挖、案件串并,历时半年辗转数省,11名犯罪嫌疑人先后归案。一个系列儿童拐卖案告破,被拐的3名儿童被解救。
此案侦破期间,一件影响中国打拐进程的大事正在发生。2009年5月19日,公安部启用了“全国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失踪儿童信息系统”和“全国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失踪儿童DNA数据库”,这意味着丢失的儿童可以通过DNA比对的方式寻回。案中的3名被拐儿童,就有利用此技术成功寻回亲人。
黄荣成收集整理的档案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按照档案上记载的联系方式,一一联络,对这些孩子家长进行采血入库。
黄荣成形容自己的采血工作是“抢救性”的,“有些案子案发已经过去20多年,可能家长有一方已不在人世。”2013年,黄荣成通知家住雁江区的罗椿森采血时,才得知他已经去世了。黄荣成告诉记者,如果只有父母一方的血样,只能确定亲属关系,而无法确定直系血缘。找回孩子的难度就倍增了。
打拐名片 公安机关永不放弃
多年以前,群众是这样批评公安机关的打拐工作的:报了案也破不了,不如不报。
对此,黄荣成有过委屈。然而群众的不满意却是实实在在的。于是,黄荣成给家长们挨个打电话,解释案件进展和办案难处,希望他们能理解。“坦诚地讲,最开始主要还是出于考核上的目的。群众抱怨多了,我们的工作也难以得到肯定。”黄荣成说。然而,通过与家长建立沟通,黄荣成发现,他们也并非总是无理取闹。在对话中,黄荣成能够听到家长真实的想法。黄荣成开始主动地经常和家长通话。
这些“看不见”的工作带来的改观也是实实在在的。他的工作极大地改观了群众对于雁江区公安分局打拐的看法。雁江区公安分局局长卢高峰这样评价黄荣成:自从黄荣成负责打拐工作以来,年年都有新起色,年年都有好消息。
2013年,黄荣成加入“宝贝回家”志愿组织。他的名字俨然成了资阳公安打拐的一张名片,常有群众跨区来找他报案。他帮助安徽的赵淮北代母寻亲,帮助自贡的张春华找到25年前走失的儿子李玉纯……他还成为了央视《等着我》栏目的常客。“就算找不到,你也要让他们知道,只要家长没有放弃,公安机关就永不放弃。”黄荣成说。
最后一案 愿天下再也无拐
在黄荣成的办公桌上,曾经堆着厚厚的一堆卷宗。理清一件,就放回去一件。如今,桌上只剩下一个薄薄泛黄的信封。信封里是一张有些模糊的儿童照片,背面写着“邓傲”。
信封虽轻,背后的故事却在黄荣成心里有千钧之重。2010年3月26日之后,雁江区再未发生一起拐卖案件。但这一天,却成了黄荣成永生难忘的日子。
这天下午4时,资阳城区的邓刚、刘敏夫妇报案,他们刚满3岁的儿子邓傲在小区内失踪,怀疑被拐。黄荣成调取监控后发现,拐走邓傲的是一名跛足男子。除此之外再无线索。
长达4年,犯罪嫌疑人的音讯如石沉大海。直到2014年,蓬安县、资中县先后发生儿童拐卖案。警方最终锁定犯罪嫌疑人,并于2014年4月26日将其抓获,解救出3名儿童,但其中并没有邓傲。此案牵涉积案11件,公安部特挂牌督办,命名为“4·26”案。
犯罪嫌疑人交代,邓傲几经转手已不知去向。最终确定的大致方向在广东汕头。2015年4月,黄荣成前往汕头,直到同年10月才从汕头返回。半年里,他和当地公安机关摸排了当地八九岁的儿童近23万人,依然没有找到邓傲的踪迹。这成了黄荣成的一块心病:邓傲一案,成为他从事打拐工作期间发案的唯一未破之案。“案子过去6年了。每年3月邓傲的生日,看着他的照片我就会想,他现在长成什么样子了呢?”2015年底,在医院住院的他对来采访的记者说,“我不想这个案子成为我一生的遗憾”。2016年,刘敏不知在哪儿看到这篇报道,给黄荣成打了一个电话。电话里,刘敏一言未发,只是哭,哭了很久。
谈起这件事,黄荣成这名从警20多年的汉子一时局促,不知道再说些什么。沉默半响,他长叹一口气。“愿天下无拐吧。”黄荣成说。(除黄荣成、卢高峰外,文中所涉人名均为化名)
新闻推荐
蓬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引入“互联网+”信息化模式,829名责任医生参与,为群众减轻就医负担1500余万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54.6万人的健康约定
●刘永红本报记者李奎为大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2017年7月以来,蓬安县委、县政府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引入“互联网+”信息化模式。该模式统一配备检测诊疗设备,并开发配套软件,搭建家庭医生签约服...
蓬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蓬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