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揭秘运山古城的“前世今生”有近800年历史,是南宋防蒙“八柱”之中坚、巴蜀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军事遗址之一
●郭安平
蓬安县河舒镇燕山村,山峦起伏,绿满山野。群山之间,燕山寨格外显眼。运山古城便坐落于山之巅。2014年以来,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先后12次登上燕山寨,他们所为何事?
“运山古城是南宋防蒙‘八柱\’之中坚,系蓬安乃至整个巴蜀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军事遗址之一。对其遗存进行考察研究,既有利于后人了解宋蒙山城攻防体系建立和运作,也进一步扩大了运山古城遗址的学术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12月12日,一本关于运山古城的文史书籍样稿摆放在蓬安县政协会议室,数位参与编辑的工作人员正在逐字校对,县政协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运山古城遗址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A 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军事遗址之一 运山古城引社会关注
运山古城遗址是蓬安乃至整个巴蜀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军事遗址之一,历来备受关注。记者了解到,《宋史》《元史》等正史文献对运山古城多有言及,其后的明清方志也多有传载。历史上文人学士登临游览者甚多,颇多吟咏之作。但详细、专业的田野考察却始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其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胡昭曦、邹重华,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陈世松等人考察过巴蜀地区多个宋蒙城寨并有相关论著发表,其间不乏涉及运山古城者。蓬安本地学者更是多次实地考察运山古城。这些成果不但推进了宋蒙城寨的研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运山古城遗址的关注。
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2010年后,随着宋蒙城寨研究的进一步推进,运山古城遗址吸引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和科研机构的目光,运山古城相关史实整理和研究不断深入,城址内更多遗迹遗物被不断发现。2014年以来,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先后12次实地调研运山古城遗址,获取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并在多场合对运山古城遗址进行宣传,进一步扩大了运山古城遗址的学术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B 40年不懈调查 蓬安学者为研究提供文史参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蓬安县大批文史学者将研究目光投向了具有近800年历史的运山古城。其中有5位学者的研究工作值得一述。
蓬安县志办的蒋明善是最早对运山古城遗址进行详细调查,并且著有专题性研究文章的学者。蒋明善于1985年对运山古城遗址做过较为翔实的实地调查,其所著《古蓬州———运山古城的历史作用》一文,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运山古城所处的地理位置、修建背景及修建过程,以及其在宋蒙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等。据悉,此文是目前所见第一篇专论运山古城的文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文侧重于文献梳理和运山古城历史作用的分析,未对城内现存遗迹遗物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和介绍,稍有遗憾。”蓬安县委宣传部干部唐晓零介绍说,上世纪90年代,蒋明善又在《蓬安县文史资料选辑》上发表了《红军在蓬安》一文,详细梳理了红军解放蓬安的经过、红军在蓬安地区的主要革命活动等重要史实。
1989年,蓬安县文管所的陈言昌实地调查了运山古城遗址,并于当年在《四川文物》上发表了《南宋运山古城遗址》一文。此文着重梳理了运山古城的历史,但对古城遗址几乎没有介绍,只简单提及城内至今存有“宝祐纪功碑”“南宋移治碑”等。但不可否认,此文对运山古城文献的梳理及重要碑刻信息记录仍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上世纪90年代,蓬安学者潘学茂在《蓬安县文史资料》发表了《名山燕山寨》一文,较系统地梳理了运山古城历史。值得一提的是,此文对明清之际、清代中后期乃至民国时期的运山古城历史皆有梳理,这是在以往研究基础之上的进一步拓展。此外,潘学茂还探讨了运山古城所处的地理形势、自然条件及其与周边寨堡的关系等,这是研究深度和视角上的又一次延伸。
蓬安县知名学者邓郁章曾实地考察运山古城遗址,并在《运山古城:一部精彩的历史》一文中第一次详细介绍了运山古城在民国时期的历史,对“南宋移治碑”和“宝祐纪功碑”等重要碑刻有所提及,但所涉遗迹遗物仍不多。
2007年,蓬安本地学者唐树柏整理完成了《运山古战场》一文,并收录于《相如故里文化旅游丛书》中。此文文史结合,既有历史文献的引证,亦有文学语言的创作,洋洋洒洒数千言,将运山古城的修建背景、相关历史等生动呈现,其间偶有涉及运山古城城墙及纪功碑等遗迹。但此文创作意味远大于学术。
“蓬安本地实地调查过运山古城并撰写文章的远不止上述几位学者。”县政协副主席陈国胜认为,大量本地学者和文史爱好者选择以游记或散文等形式记录调查、游览运山古城的过程及所思所想,虽大多未在学术刊物公开发表,但其中蕴含不少可用信息,为后来调查研究提供了宝贵线索。
“蓬安学者对运山古城遗址的调查研究侧重文献梳理,探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运山古城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对遗址本身关注较少。”蓬安县政协主席刘晓林认为,“但不可否认,他们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为后来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C 古城为巴蜀宋蒙古城堡 应以整体视觉探讨
巴蜀宋蒙古城堡的调查和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并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出现了研究热潮。其后逐步发展,学界开始将研究视角转向整个宋蒙山城攻防体系。大批宋元史专家逐渐走出文献,越来越重视由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材料,并且逐步摆脱孤立研究某一城寨的研究范式,开始以整体视角探讨宋蒙山城攻防体系的建立和运作等问题。而运山古城作为南宋防蒙“八柱”之中坚,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研究,都是无法回避的重点。
上世纪70年代末,胡昭曦在整理宋蒙战争史料的同时,先后对今四川、重庆境内的15座山城、2处水碛、1处铁锁关的地理位置、城防设施、战斗地点、交兵路线等进行过考察,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1985年以来,胡昭曦在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基础上先后出版了《宋末四川战争史料选编》《宋蒙(元)关系史》《巴蜀历史考察研究》等论著,推动了巴蜀宋蒙山城遗址的调查与研究工作。这些论著虽非运山古城专论,但也有部分章节涉及运山古城,极大方便了后来的研究者。
与胡昭曦同时期,陈世松也开展了宋蒙城堡的调查研究工作。陈世松最初对南宋名将余玠颇为关注,其《余玠传》对包括运山古城在内的巴蜀山城防御体系有翔实论述。1986年,陈世松又出版《蒙古定蜀史稿》一书,其中专题论述余玠治蜀及修筑了包括运山古城在内的20座城寨。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运山古城遗址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2015年,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古城堡文化研究中心教授蒋晓春等人在多次实地考察运山古城后,发表了《四川省蓬安县运山古城遗址调查简报》,第一次详细介绍了运山古城遗址的地理形态、现存遗迹、相关史实等,文中对运山古城现存遗迹进行了全面普查和科学的数据测量、文字记录、图像采集工作,并对东门等重要遗迹进行了考古测绘,而且依据考古类型学方法对城内现存遗迹作出了初步的形制分析和时代判断,真正意义上将运山古城遗址纳入考古学研究视野。其后发表的《四川蓬安运山古城遗址的调查与初步研究》对运山古城修建、扩建经过,运山古城防御体系特点,宋蒙战争期间及其后的运山古城史实进行了初步探讨,基本理清了运山古城的发展历史。虽然此文还有不少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地方,但确为目前关于运山古城遗址资料最翔实、研究最深入、图照最丰富、结论最科学的研究成果。
文史作家马恒健实地调查过巴蜀地区大量古城堡,其中包括运山古城遗址。2010年,马恒健曾在《家庭生活报》上刊登了《运山古城:横亘半空护川东》一文,介绍并探讨了运山古城历史和遗迹,后收入其《蜀地最后的秘境》一书。
◆相关链接
宋末, 蒙古铁骑践踏神州大地, 烽火烧到蓬州(今蓬安)一带。为救危卵于覆巢, 公元1243年,湖北蕲州人、四川制置使余玠采取守点不守线的办法抵抗蒙古军。 他深知燕山寨处于利州(今广元)、阆中、巴州南下的要冲, 为兵家必争之地, 遂将蓬州署以及蓬池县、朗池县、相如县署全部迁往燕山寨(燕山寨当时名为运山城)。 余玠亲临运山城,指挥修建防御工事。
公元1250年, 蒙古大军穿汉中,克阆中,进逼运山城。 运山城军民利用四壁陡峭的地理优势固守,迫退蒙古军。
公元1253年, 随着利州失守, 川北各州宋军皆退守运山, 在官兵顽强抵抗下, 蒙古军始终未能攻克运山城,且屡屡被守军击溃。 为表彰运山城抗蒙官兵,公元1256年, 余玠命人在运山城东门刻碑, 述军民同心抗敌之事迹,是为“宝佑纪功碑”。
据说, 运山城共建有12座寨门,与“宝佑纪功碑”紧邻的,就是东寨门, 这也是保存尚好的一道寨门。 它高约2米、宽约1米, 顶为一石拱,内有宝瓶盛花图案,一块清嘉庆年间雕刻的“天外一峰”石碑,静静地躺在寨门下面。 拱下两边各立一石柱,拱、柱之间, 垫有古木作为支撑。古木历时700多年而不朽,令人称奇。
据史料记载,余玠死后,他的继任者又增修了一大批山城。这些山城建筑在要冲之地, 彼呼此应,构成了阻遏蒙古骑兵的有效防线。当时最大的山城有8座,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抗蒙 “四川八柱”。这“八柱”是:金堂的云顶城, 蓬安的运山城,苍溪的大获城,通江的得汉城, 奉节的白帝城,合川的钓鱼城,高坪的青居城和剑阁的苦竹城。
新闻推荐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蓬安实践
蓬安的中坝萝卜,早上8点从村里出发,72小时后,抵达内蒙古满洲里,次日,出现在俄罗斯的超市,走上俄罗斯人的餐桌……这是中坝萝卜搭上农业供给侧改革快车销往国际市场的新速度。昔日名不见经传、因市场价...
蓬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蓬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