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农村经济庄园化、农业产品有机化、农业生产规模化、利益联接合作化、农业经营专业化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蓬安探索
●刘永红 周亮 彭圣洲
蓬安的中坝萝卜,早上8时从村里出发,72小时后,抵达内蒙古满洲里。次日,出现在俄罗斯的超市,走上俄罗斯人的餐桌……这是中坝萝卜搭上农业供给侧改革“快车”销往国际市场的新速度。
近年来,蓬安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农民增收”的发展目标,坚持农村经济庄园化、农业产品有机化、农业生产规模化、利益联接合作化、农业经营专业化,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活资源要素、促进三产融合、努力实现农业转型升级,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优化产业布局 建国家农业公园
11月27日,暖阳高照。蓬安县新园乡油坊坝村老党员尹正高脚穿胶鞋、手拿镰刀,正和几名村民在桑田里除草去杂。身旁,绿油油的桑树长势喜人。
“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零碎的耕地和撂荒地,如今路网、水系四通八达,大片大片的桑树像一片绿海,望不到边。”尹正高说,“桑海”一天天变大,一天天变美,“我们看到了无限‘钱景\’。”
“目前,已栽植叶桑、蛋白桑、果桑万余亩。”该村第一书记杨常春介绍,正连片发展的“蜀北桑海”,是蓬安县脱贫攻坚“万千百十”产业发展工程中5个“万字号”农业产业项目之一,也是全省首个集桑树规模化种植、蚕桑综合加工、循环养殖、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农业开发综合示范区。其核心区位于新园乡油坊坝村,辐射邻近的面坊垭村、渔房村以及利溪镇挖龙坳村、量金头村和龙蚕镇金家沟村、冯家坡村,带动137户贫困群众脱贫。
记者在现场看到,万亩桑树种植基地已初具规模,数十名村民正在采摘桑叶为茶厂提供原材料。位于腹心地带的蚕桑文化博览馆、嫘祖广场、桑博园、生态停车场已基本建成,相关配套及沿途美化提升工程正加快推进。
桑园外,一条崭新的沥青路,一头连接位于该县碧溪乡的麦伦产业园,一头连通南大梁高速公路利溪出口的花好月圆动物园,路的两旁以红心蜜柚为行道树,与行间的格桑花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产村相融的生态田园美景。
蓬安县农工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蓬安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县委提出了加快实施“1135”工程,培育“100亿元现代农业产业”的目标,围绕目标确立了“一园四带”农业产业布局,即加快建设100平方公里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沿江柑橘蔬菜产业带、城郊观光农业产业带、平坝优质粮油产业带、山区草食牲畜和经济林果产业带,连线成片、整体推进,壮大农业特色产业。
在加快建设100平方公里现代农业示范园方面,以脱贫攻坚“万千百十”产业发展工程为统揽,按照“依托大企业、建设大园区、发展大产业、实现大脱贫”的思路,启动实施了万亩花椒、万亩桑海、万亩有机稻等“五万工程”,着力构建流域化分布、区域化种植、全域化推进的扶贫产业发展格局。目前,招引农业龙头企业8户,成立专业合作社16个,栽植花椒1.1万亩、桑树1.5万亩、优质粮油1万亩,种植优质柑橘和有机蔬菜1.3万亩、苗木花卉1.7万亩,建成了花好月圆动物园。新建村组道路30.8公里,同步完善基础设施,建成小微水利15处,打造美丽新村12个。
“接下来,我们将按照‘大美公园,生态田园,绿色家园\’的形象定位和‘一轴\’‘两翼\’‘三带\’‘四区\’的空间布局,突出产业支撑,集传统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智慧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为一体,体现成果展示、交易平台、旅游观光、休闲康养、游乐体验、科教培训等功能,实现三产互动,多业共融,将蓬安农业公园打造成国家农业公园。”蓬安县农工委相关负责人说。
推进三产融合 打造生态庄园
“我们不仅能在农庄近距离观看鸵鸟、野猪、梅花鹿、骆驼、驼羊等野生动物,还能在农庄吃到有机肥种的蔬菜、瓜果,以及跑山鸡、香猪肉等绿色食品。”11月26日,来自成都的张勇和家人在蓬安县花好月圆农庄游玩了一番后,还在农庄购买了土鸡蛋等土特产。
今年10月1日,位于利溪镇花房子村的花好月圆农庄正式营业,花好月圆动物园也正式开园。曾经,这里还是一片荒山野岭,如今,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停车场内停放着各地牌照的车辆。
“城里人到山里来休闲,就是看中这里的绿水青山。这些年我们想方设法保护环境,振兴乡村。”花好月圆农庄董事长张宏标介绍说,他准备加大投入力度,经营好生态农庄,让城里人来了就舍不得回去。谈起今后的发展,张宏标充满了信心。
产业发展起来了,如何进一步整合资源,延伸产业链,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2016年10月,蓬安县提出发展“庄园经济”的新思路,将产业庄园建设作为突破口,着力解决供给载体的问题,促进农村经济振兴发展。
该县的做法是,将田园变庄园、园区变景区、农民变工人,采取提升与新建两种方式,建设生态休闲农庄,努力实现生产要素在庄园聚集、消费市场在庄园培育、三次产业在庄园融合,形成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引爆点。坚持一园一业、一步一景,丰富园区业态,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同时,随着园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园区土地实现全流转,在家劳动力实现全务工,丧失劳动力的农民实现全保障,让农民摆脱土地的束缚,成为自由劳动者。
该县农牧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发展农业的新型载体,每个庄园占地500亩以上,最大上万亩。每个庄园都有一个主题,通过“农业+旅游”的方式,实现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县上有专门机构指导各庄园的发展,力争每个月都有一个庄园活动,吸引市民参加。“农庄一定要建在产业链上。”蓬安县委书记蒲国形象地表述道,“农庄建设外表要土气,里面要洋气,吃的要接地气,相关产品既有看相、又有卖相、还要有赚相。”
目前,该县已建成锦屏镇西拱桥村果蔬采摘园、新园乡油坊坝村农耕体验园、相如镇杨家桥村花卉观赏园、利溪镇花好月圆珍稀动物观赏园等,形成园园有特色、园园有景色的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大格局。
“当前,我们正在加快新园乡油坊坝村‘蜀北桑海\’桑拓农庄、相如镇杨家桥村花千骨农庄等建设,计划3至5年在全县建10个以上生态休闲农庄。”该县农牧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培育特优品牌 丰富产品供给
“老板,再来一份‘糟香豆腐\’。”“来了,来了。”11月29日,刚过11时,蓬安县河舒镇一家餐饮店已是食客满座,老板亲自上阵,一边帮着端菜一边笑着招呼客人。
今年3月,该店厨师陈海波在第二届蓬安河舒豆腐美食月的厨艺大赛上荣获“厨神”称号。厨艺大赛后,河舒镇大大小小的豆腐店客人大增,食客中不仅有蓬安本地的“好吃嘴”,还有不少来蓬安旅游的游客。
优质水加上上等黄豆,蒸、煮、炒、炸、煎、凉拌,小小一块豆腐,200年的传承,已做成188种不同风味的菜品,河舒豆腐声名远扬。如今,荣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河舒豆腐,不仅成为最能代表蓬安优秀文化的一道美食,还成为了一个民俗文化符号。
品牌对于农业发展意义重大,能提升农业产业和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今年初,蓬安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发展100亿元现代农业的意见》。《意见》指出,到2020年,培育特色产业,创建品牌农业,特色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重点打造“中坝萝卜”“锦橙100号”“石孔贡米”“锦橙100号”“正源血橙”“河舒豆腐”“福寿核桃”等优质农产品品牌。
同时,作为“锦橙100号”原产地,蓬安县大力发展柑橘产业。目前,该县柑橘栽培面积20万亩,年产量20余万吨,年总产值达4亿多元。柑橘已成为该县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主导产业。此外,该县还围绕“绿色生态农业”品牌标准,依托全国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认证,力争到2020年,实现农产品种植绿色认证12万亩、认证品种20个以上。
目前,全县已有地方品牌16个、“中国驰名商标”品牌1个。
新闻推荐
本报讯(郭安平)日前,记者从蓬安县交警大队获悉,为进一步规范交通秩序,提高道路通行效率,蓬安交警部门根据实际道路交通情况,决定于12月1日起对蓬安县15个地点启用交通技术监控摄录。记者了解到,本次...
蓬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蓬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