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花房子村的荒山经过一系列绿化和改造,建成了生态示范园和占地5平方公里的动物园三年打造 荒山变景点 青山成“金山”

南充日报 2017-11-09 07:33 大字

●郭安平

10月29日,星期日,蓬安县利溪镇花房子村的花好月圆动物园里,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如图)。很难想象,3年前,这里还是荒山僻壤。2014年,四川宏标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宏标来到花房子村,联合149户农户,成立了蓬安花好月圆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荒山荒坡进行了一系列绿化和改造。如今,花好月圆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建成了生态示范园和动物园。

3年打造 荒山变成生态示范园

10月29日,记者在花好月圆动物园看到,虽然长假过去已有一段时间,但这里游客依然不少。在鸵鸟观赏区,饲养员谷志友推着一车黑莓草来到圈栏前,“鸵鸵鸵,鸵鸵鸵……”他用独特的声音呼唤着鸵鸟。很快,近百只鸵鸟“扑啦啦”飞奔过来,惹得游客一阵猛拍。

而在3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野岭。张宏标这样描述当时的景象:“山上光秃秃的,很是荒凉;道路坑坑洼洼的,农民说起来就叹气。”

2014年4月,张宏标联合该村刘兴友、颜成友等农户,以公司+农户的模式,注册资金2000万元,成立了花好月圆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从上百户农户那流转了3500余亩土地,开山造地,买土填田,打井灌溉,移花栽木,荒土地变成了建筑工地。

张宏标回忆说,由于当时施工条件较差,连一处办公的场地都没有。为了鼓舞大家的信心,张宏标带着公司数名干将吃住在施工现场,一双球鞋经常沾满泥巴,一条毛巾总是浸满汗水。就这样,他们日复一日地坚持了下来。

“这里自然条件太差了,投上钱未必能见成效。”面对一些朋友的好心劝阻,张宏标义无反顾,他带着团队多方考察论证,将整个工程分成3期建设,3年时间,硬是把这杂草丛生的荒野变为了四季见绿、三季见花、两季见果的农业生态示范园。

反哺农业 形成绿色循环产业链

如今,生态示范园已初具规模:植被覆盖率高达95%,建成有机果园10余个、种植珍稀树木2000余棵……

“南充目前没有一个成规模的动物园,要看动物,南充人只能跑到很远的地方去看。这是一块巨大的‘蛋糕\’。我们决定依托花房子村的地形和山势,建一个有规模的动物园。”张宏标介绍说,在完成造林绿化工程后,公司依托农业生态示范园建起了占地5平方公里的动物观赏区, 现已建成鸵鸟场、野猪散养场、孔雀场、爬行动物馆、水族馆等,养殖有狮子、猴子、鸵鸟、孔雀、梅花鹿等近百个品种的动物。

“5月1日试营业以来,游客络绎不绝,10月1日动物园正式开放以来,游客更是每天达到了上万人次。”动物园的火爆,让张宏标更加笃定自己的选择。他表示,还计划建设虎山、猴山、婚庆文化中心和健康养老中心等。

“我们计划以旅游反哺农业,形成一个长久的‘绿\’计划。”谈起未来,张宏标显得信心十足。

记者了解到,该动物园饲养有野猪、山羊、梅花鹿、骆驼等野生动物近百个品种1100余头(只),以及跑山鸡、土鸭等家禽5000余只,并形成了秸秆青贮,以禽畜粪便生产沼气,沼渣、沼液供应林、果、蔬、塘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

据张宏标介绍,动物园每年可消耗近万亩的农作物秸秆,公司与附近村民签订了秸秆收购协议,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避免了秸秆焚烧产生的空气污染。同时,公司投资上百万元,新建了沼气工程,利用禽畜粪便生产沼气用于生产,将沼渣和沼液转化为有机肥,形成一条绿色循环产业链。

对此,张宏标认为,做企业既要取得经济效益,更要考虑社会效益,才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新闻推荐

南充首家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蓬安开馆

学生在蓬安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参观、体验,接受法治教育本报讯(黄庆记者牟廷河文/图)10月26日上午10时许,蓬安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相如青春驿站开馆仪式在蓬安二中举行,正式宣告相如青春驿...

蓬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蓬安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