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文学梦在这里启航

南充日报 2017-10-01 01:38 大字

□陈慧玉

与《南充日报》的渊源, 可以追溯到学生时代。上世纪八十年代,家里并没有多少书报可读, 父亲便在中学传达室收集些旧报纸让我读,如《人民日报》《四川日报》《南充日报》等。因为自己是南充人, 每每阅读《南充日报》便倍感亲切。

那个时候读报,主要是翻看副刊, 如饥似渴地读, 读那些散文与故事, 羡慕能把文章发表到报纸上的作者。读完副刊, 再回头看图片新闻, 然后看看有什么大事。 当然这些旧报纸已经没有时效性了,但报纸上报道的大事对我这个农村女孩来说仍是新鲜的。

上师范校的时候,我可以每天在学校阅览室读新报纸了, 对我来说真是一件大好事。我仍然喜欢阅读副刊上的文章, 一篇一篇读得如醉如痴。 然后自己悄悄在日记本里写副刊那样的文章, 却一直没有勇气投稿。 于是那些文字成了我青春的梦呓,留在发黄的日记本里,最后消失不见。

后来, 我尝试把自己博客里像样一点的文字,整理后投进《南充日报》副刊邮箱。当我的第一篇小散文《走近摩西,走进云中的雪山》 变成铅字见报后, 那种欢呼雀跃的心情至今记忆犹新。 虽然这篇文章的内容几乎被砍去一半,只留下最精炼的千余字,但对我来说却是巨大的鼓励。在作者QQ群里,编辑多次就副刊散文提出要求, 提出许多中肯的建议, 我的写作也进益不少。

副刊与其他新闻版面不一样,更强调文学性。为了写出好散文, 我常常利用节假日或周末时间,徜徉在南充的山水之间,寻找素材,构思文章,琢磨写作意义。后来陆续在《南充日报》 副刊发表了 《探秘“河舒豆腐”》《仁和古柏》《五月 “忙假”》《蓬安小乐山》《蓬安女儿节》《春天的黄金海》《周子古镇漫游》《燕山寨秋行》《绸都新绿》《清清青山湖》《漫滩,最美的风景》等稿件,稿件见报率高了, 我的写作劲头也更大了。

有一次发表在 《南充日报》 副刊的散文又被蓬安门户网转发了, 引起蓬安作协秘书长曹老师的关注。 热心的曹老师把我引进了更高的文学殿堂。由于在市级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文章, 我陆续被吸纳为“蓬安县作协会员”“南充市作协会员”“南充散文学会会员”等,认识了更多的文朋诗友, 写作眼界也不断提高。在心里,我非常感谢《南充日报》副刊几位编辑老师的栽培, 心中始终牢记着各位编辑老师的谆谆教导。

近年来, 在 《南充日报》 副刊发表的散文大概有三四十篇。 虽然不像以前那样发表了就要兴高采烈发个微博庆祝一番,但也是默默地收集归纳,作为自己业余爱好的成果保存起来, 内心因为文学爱好而丰盈。

感谢 《南充日报》,让我的文学梦想在这里启航。感谢《南充日报》副刊,她让我从一名普通读者走向了作者。 她就像一名导师, 见证了我的青涩到成熟, 陪伴我走过文学路上最初的坎坷。

新闻推荐

深入帮扶村 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8月20日,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李会全带领机关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帮扶村蓬安县龙蚕镇一碗水村开展脱贫攻坚巩固发展工作。当天,李会全深入贫困户家中走访调研,详细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的具体情况,...

蓬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蓬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