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烈日下的坚守者

南充日报 2017-08-24 03:20 大字

●彭圣洲

三伏已过,高烧未退。8月20日以来,蓬安连续出现38.5摄氏度以上高温天气,最高气温达到40.3摄氏度。闷热笼罩着大地,城市如同置于“大蒸笼”之中。

然而,在炎炎烈日下,有一群人依然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不言苦、不言累,用汗水诠释着职责,用辛勤的劳作和付出推动这座城市的发展,让人肃然起敬。

建筑工人:挥汗如雨抢工期

8月22日8时过,记者走在路上,已感受到一股股热浪袭来。而在蓬安县相如湖国际大酒店建设工地上,只见塔吊不断地运送材料,林立的钢筋阵中,不时有“安全帽”在移动……

“相如湖国际大酒店建设工程是蓬安县相如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的重要配套设施。该工程于去年10月开工建设,目前即将完成主体封顶。现在每天保持几十名施工人员在项目现场抓紧施工。”项目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尽管天气炎热,但是工程进度丝毫没有落下。

“扎钢筋网是浇筑混凝土的前一步,虽然钢筋网藏在水泥里面看不见,但一点儿也不能马虎。”来到楼顶施工现场,一位皮肤黝黑、头戴安全帽、满脸汗水的“大胡子”师傅对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大胡子”叫邓小林,是一名普通的钢筋工。他和工友以蹲着的姿势绑扎钢筋,从一个钢筋网格挪步到另一个钢筋网格,织完近1000平方米的钢筋网,才能保证施工进度目标的实现。

谈话间,邓小林用左手将扎丝从两条钢筋交接处穿下去,右手握铁钩迅速勾出来,铁钩旋转3圈后顺势脱钩,两根钢筋便紧紧地绑在了一起,完成时间不超过两秒。记者注意到,邓小林的胳膊露在外面的部分已经变成了黑红色,豆大的汗珠正从额头上渗出来,顺着脸颊流至下巴。他一扭脸在右肩处擦拭一下汗水,又继续手里的工作。而他的上衣早已经湿透。

“这几天我们上午11点之前就下班,下午一般要近4点才来,做到晚上8点回家。”邓小林告诉记者,为了避开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施工方灵活调整了工作时间,避开高温时段施工。除此之外,施工方还采取了防暑降温措施,为工人们准备了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防暑药物,开水也是不间断供应,确保一线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交警:用汗水诠释执着

当天上午11时过,记者在县城相如大道路口看到,交警龙长虹正在路口执勤。烈日下,他汗流满面,后背的衣服也被汗水浸透。

尽管站在树荫下,可不到两分钟,腾起的阵阵热浪让记者满头大汗。而此时的龙长虹正全副武装,顶着烈日穿行在车流中指挥着交通。

临近中午,路口一辆白色轿车不小心追尾前面的红色轿车,就在当事车主下车交涉时,道路随即开始拥堵,车辆逐渐排起长龙。龙长虹迅速上前察看、拍照……在确定是一起轻微的刮擦事件后,他开始耐心劝导。很快,白色轿车车主主动致歉,红色轿车车主当即也表示不再追究。一起轻微刮擦事件在短短几分钟内得到了处理,拥堵的道路得到了疏通。

当记者来到凤凰大道二段和安汉大道北段的十字路口时,城区交警中队中队长许勋祥正和其他交警着力排查经过改装的车辆以及超速的摩托车,全然不顾湿透的衣服紧贴着后背、汗水从脖子上脸上汩汩冒出。

许勋祥、龙长虹只是该县所有交警中普普通通的一员,在这个夏天,正是他们顶着烈日,执着坚守一线,才让市民享受到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

环卫工人:热浪中保城市洁净

当天下午3时许,室外温度已超38度,然而在蓬安县城的各条街道上,一个个橙色的身影正在清扫着街道,正是他们不畏骄阳,不辞辛劳,才给了市民一座干净、整洁的城市。

记者见到环卫工人唐秀莲时,她头戴遮阳帽,身穿长衣长裤,戴着手套,套着橙色环卫背心,正在建设中路上清扫垃圾,汗水早已湿透了她厚实的工作服。

唐秀莲告诉记者,她负责的路段刚刚完成老县医院的拆迁,进出的车辆多,路面的垃圾也比以往多一些,所以她要随时盯着路面,一旦发现有垃圾,她就会快步上前清理掉。要是一些细小的垃圾,就只有一扫帚一扫帚地把垃圾扫拢,再进行清理。她说:“拾捡垃圾还好点,清扫垃圾的时候才是最热的,站在马路上,就能感觉到阵阵热流穿过裤管,从脚底冲上头顶,热气包裹着身体,汗水马上就出来了。即使有风,风里也带着一股灼热,往往是衣服还没有干透就又湿掉了。”

“希望天气能凉快点,更希望市民能够主动爱护环境,将垃圾扔进垃圾桶。”唐秀莲说,由于天气炎热,吃冰棍、喝饮料产生的塑料袋子、瓶子占路面垃圾中的大多数,她希望市民能够理解环卫工人的辛苦,将垃圾丢入垃圾桶。“我只希望市民行走在干净、整洁的路面上时,能想起我们环卫工人。”

新闻推荐

集中整治水上交通安全隐患

本报讯(周亮)8月15日,记者从蓬安县地方海事处获悉,结合一年一度河道主汛期禁采工作,该处开展的水上交通安全隐患集中大整治活动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据该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期停靠在蓬安大桥上...

蓬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蓬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