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国乐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农村党员设岗定责工作模式“五员”先锋岗 让基层无职党员有为有位

南充日报 2017-08-24 03:20 大字

●周亮

如何加强对农村无职党员的教育管理?在蓬安县实施党的建设创新工程过程中,该县柳滩乡国乐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农村党员设岗定责“五员”工作模式,设置宣传员、农技员、安全员、调解员和环保员5个先锋岗位,让各有所长的农村无职党员有为又有位,从而有效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凝聚起脱贫攻坚的新合力。

A 无职党员上岗 村干部“松了绑”

“国乐村现在基础设施完善了,产业园也建起来了,大家的日子只会越过越红火。”国乐村老党员刘明弟说。村民经常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或走家串户宣讲政策,或察看该村“国乐花海”千亩玫瑰产业园内的玫瑰生长情况。

今年74的刘明弟是该村原党支部书记,2004年退职后,闲不下来的他依然为村子的发展奔波。在他的协助和参与下,2015年,该村引进业主建起了玫瑰产业园。

“刚开始,习惯种植传统农作物的村民,难以理解村里发展玫瑰产业的决心。”为了得到村民的支持,刘明弟扮起了“宣传员”的角色,走家串户向村民宣传建产业园的好处。最终全村56户村民同意将自家的土地流转,建起了如今占地1000余亩的玫瑰产业园。看着村里发生的巨大变化,刘明弟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自豪感。

“老党员刘明弟给了乡、村两级党组织很大的启发。”该乡党委书记卿小栋说,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村干部手中的工作应接不暇,如何才能让基层无职党员也能够发挥他们的先锋作用?在实施党的建设创新工程中,柳滩乡党委通过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探索出了一条为基层党员设置合理岗位,让基层党员变“无职”为“有责”的途径。

根据政策宣传、经济社会发展及乡风文明建设等要求,该村设立了宣传员、农技员、安全员、调解员、环保员5个先锋岗位,党员根据自己的特长申请相应的岗位,由村党支部审核后报乡党委批准通过,经公示无异后上岗。

“以前村里的事务不论大小,全部压在了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的头上。”卿小栋深有感触地说:“无职党员上岗,村干部‘松了绑\’。”

B 党员亮身份 服务村民零距离

“积极帮助发展玫瑰产业,处处起到带头作用。”“从我做起,爱护环境。”“紧跟政策,做好安全工作。”……今年5月10日,国乐村村委活动室内,第一批上岗的5名无职党员庄重承诺。

承诺虽然简洁,效果却十分明显。目前,国乐村的群众真切感受到村子的一系列变化。

老张是种植大户,每到田间管理关键时期,农技员吴利君就会及时给他作技术指导。“原来,我总是为种植技术发愁;如今,有了他的帮忙,我的信心更足了!”老张说。

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众多无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处于“沉睡”状态,以至于在一般人看来,他们除了按时交纳党费外,基本与普通群众没什么区别。“感觉被遗忘了,就连我们有时也忘了自己还是个党员。”吴利君说。

为避免“嘴上说说、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表面文章,国乐村制作了展板,上面张贴了党员的照片,注明其工作职责。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引导党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都能铭记党员身份,保持光荣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党员把承诺化为具体行动,给群众树立榜样,并主动接受监督,进一步拉近党群关系。

“因为有了更多人监督,党员们感到身上的压力和责任更大了。但同时,大家做事的热情和动力也更大了。”国乐村党支部书记杨丕银说,“我们就是要通过‘五员\’活动的开展,把党员身份亮出来,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先锋的形象树起来,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在采访过程中,不少村民告诉记者,无职党员上岗后,村里发生了明显变化。村民周世俊说,以往除村组干部外,她根本不知道谁是党员,现在有党员主动来帮她卖西瓜。“在他们的帮助下,家里4亩瓜不但及时采摘,还卖了个好价钱。”谈起村上的“五员”工作模式,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为党员零距离服务群众的精神点赞。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促进“五员”服务零距离,该村建立了集中培训、随机督察、定期汇报、定期考评四项制度,指定1名村“两委”干部专门负责联系指导和日常管理。切实加强履职考核,每季度进行一次述职评议和民主测评,对称职以上的进行公开表扬,年底从村级运行维护经费或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5000元进行奖励;对不称职的进行教育转化、提醒警示。

C “五员”先锋岗 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东家进、西家出,调解邻里纠纷。今年75岁的老党员周家安虽说没什么职务,但有时候却比村干部还忙。

“感谢老村主任,帮我们调解,我现在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呀!”村民周胜说,他与一村民因一块山地和10余棵梨子树的权属问题起了争执。在周家安的调解下,这场长达3年的纠纷得以化解,当事双方均表示没有异议。

周国安之前担任过村主任多年,对村上的情况十分了解。面对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有着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周国安主动申请了“调解员”先锋岗。他经常主动上门帮助有困难的村民,并经常上门调解矛盾纠纷,“我要感谢这个平台,让我能继续为村民做点事情。”

喜欢侍弄花草的吴利君平日里就很热心地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在花木病虫害严重的时节,她还会主动到田间地头,义务帮助村民“诊断”花木病情。如今,担任村里的农技员后,不光左邻右舍喜欢找她,连邻村人都慕名前来学艺取经。

“过去党员想做点事,别人说你没事找事,或是穷显摆。现在党员有了岗位,为群众做事也更有劲了。”吴利君坦言。

吴利君的另一个身份是国乐村花海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如何发展产业?如何带动村民致富?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她深感责任重大。经过深思熟虑后,她从城里回到村里,转型当起了农民,尝试种植花卉苗木并发展玫瑰产业,并采取“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建起了占地1000余亩的玫瑰产业园。

“要在村里做好一个产业非常不容易,修路、流转土地等问题接踵而至。幸好有‘五员\’先锋岗的党员来帮忙,我们才顺利地按计划实施。”吴利君说,“五员”先锋岗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

目前,该合作社主要以销售玫瑰苗木为主,下一步,计划利用玫瑰产业园的优美风光发展旅游业,并加工提炼玫瑰精油,发展下游产业。

在“五员”先锋岗的党员带领下,村民们正如火如荼地开辟致富新路。

新闻推荐

100台净水机赠给贫困群众

(彭圣洲)8月10日上午,四川省扶贫基金会和成都一家技术公司向蓬安捐赠了总价值约50万元的100台净水机,用于健康饮水扶贫工程。8月15日上午,四川省扶贫基金会蓬安联络处的工作人员和贫困干部带...

蓬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蓬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